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来源的个案研究

2019-10-21王亚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性知识教育学学科知识

王亚萍

一、教师知识来源状况

(一)条件性知识的来源

职前培训对于教师来说,仅仅能获取教育学、心理学一般理论性知识,对于如何高效的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教学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师范生并未意识到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学习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意识。相反,在职培训是教师获取条件性知识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作为一个支撑点,去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教师有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就会有意识的去学习。

(二)文化性知识的来源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其对文化性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语文教师的文化性知识即跨学科的知识(基本的哲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学科的一般理论与观点)。

现在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我刚刚入职那几年,经常会被学生的各种问题难倒。当时网络还不是很流行,我就针对学生的问题去翻阅相关的书籍,或者去找相关学科的老师请教。现在网络很方便,很多问题去网上一搜就可以轻松的解决了。

書籍、报刊、网络、同行教师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是教师获取跨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知识获取的途径是必然的要求。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语文应该是个“大杂烩”,语文教师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杂家”,这便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性知识。但是,农村语文教师主动获取文化性知识的意识并不强,其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只有学生提出问题时才会针对学生问题去获取特定的知识。

(三)实践性知识的来源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对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融合自身教学经验,将教学知识不断进行内化而形成的缄默知识 。

每当我接收一个班时,就先开始整顿纪律。我认为一个班级的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纪律不好,课堂中就会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弄的你“措手不及”。就在前几天,在我上课期间,班级就有两个小孩子打了起来,这要是前几年我肯定就停止讲课来处理这件事情。但是,现在我不会这样做了,我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采取冷处理的原则,这也是我们学校优秀教师李老师教给我方法。

教师情境性知识的获得一方面要依靠教师机智,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优秀教师的指导。师徒制的建立可以很好的帮助新手教师获得情境性知识,帮助教师处理课堂突发状况。同事之间非正式的交谈,也可以使教师相互交流彼此经验,获得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更好的内化情境性知识。

(四)学科知识的来源

在我刚刚任教的那几年,我经常会用一些“土办法”来教学。因为大学的时候并没有认真的去学习关于语文的学科知识,所以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经常用一些以前我小学老师交给我的方法。但是,渐渐地我发现那些“土方法”根本不能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后来,我参加了本科学历的进修,在课堂上老师讲述了新的教学法方法,通过直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改善。

“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是教师获取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受到老师耳濡目染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式会自然而然的转换成学习者的内在知识,从而影响学习者将来的教学 。但是,“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当此类经验被用于新的教学活动当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历进修是语文教师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另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学历进修一方面可以改变以前的错误概念,另一方面可以接触到最新的语文学科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来源途径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职前教育导致条件性知识的缺失

职前教育是教师获取条件性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师范生认为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根本用不到,并没有主动,认真学习条件性知识的意识。师范生应提高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师范生只有系统,熟练的掌握条件性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繁重教学任务阻碍文化性知识的获取

教师在职前通过阅读报纸,书刊等来获得广博的文化知识。语文是一个“杂家”,其学科特点要求教师要有较深的文化积淀。但是,当其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之教师没有主动获取文化性知识的意识,导致教师文化性知识的缺乏。再者,教师会把从网络,电视上得来的知识直接应用于教学,并没有辨别知识的正确性与准确性,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师文化性知识的质量。

(三)教学反思的缺失导致实践性知识的缺乏

教师实践性知识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日记,教学随笔等方式来获得实践性知识。但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的知识,在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研究理论的学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将课堂上的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作为自己的反思对象,对各种学生问题进行总结与思考,不断的积累实践性知识,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

(四)“作为学习者经验”影响学科知识质量

“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是教师获取语文学科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作为学习者的经验”的正确性有待检验,导致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的水平的不确定。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职前培训,提高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意识。通过职前培训和职后的学历进修,不断充实语文学科知识。更具体一点,也可以自己制定一个语文学科知识学习计划。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学科知识的目的与目标,其次,老师要列出自己可以运用的学习资源(远程学习等等),最后,教师应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月,每周,每天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一种日积月累的方式,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的水平。

猜你喜欢

性知识教育学学科知识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学开展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论大学生性伦理与高校性教育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学开展性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