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砚琢桃纹祝长寿

2019-10-21瑞霖

东方收藏 2019年5期
关键词:桃叶砚池端砚

瑞霖

砚琢桃纹,祝愿长寿。宋、元、明、清留下的古砚,雕饰桃纹的常可见到,这是与我们祖先对桃枝、桃花、桃果的喜爱和不断颂扬有关。“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有一首贺姑娘出嫁的诗《周南·桃夭》,反复咏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以桃花的灿烂来衬托新娘的美貌;以桃果的丰满来寓意婚后的美满幸福;以桃叶的繁茂来比喻子孙兴旺。历代赞美桃花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由于喜爱、崇拜以至对桃木、桃果神化了。桃木在古代被认为有驱妖逐邪的功能。《淮南子·诠言训》云“羿死于桃棓”,高诱注曰:“棓,大杖,以桃木为之,由是以来鬼畏桃也。”据说古代巫师也以“桃弧棘矢”驱邪,就是以桃木制弓,枣木作箭,分射四方以除妖邪。宋代以降,大户人家门挂对联,要用桃木板刻制,所以年关总要“新桃换旧符”。桃果被称为寿桃,成祝寿必用之物。这与传说中西王母向汉武帝赠桃延寿有关。民间传说汉武帝崇尚仙道,以求长生。西王母便派人告知汉武帝,七月七日夜漏七刻她會来到汉武帝宫殿。果然,那日那夜,西王母乘云驾雾来到,赐给汉武帝五个桃,告诉他,这是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果,暗示赠桃就是赠寿。《西游记》中也有西王母办蟠桃会的故事,说吃了西王母栽培的仙桃,能延年益寿。汉时东方朔在《神异经》中也说:“东方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三寸,和核食之,令人益寿。”由此送寿桃成为中国传统民俗之一,象征着晚辈对老前辈的孝敬和祝福。现代植物学也证明,桃作为水果,具有甜、鲜、纤维素含量高、含维生素E等特点,这些是抗氧化抗衰老的,尤其是纤维素对老人的常见病如动脉硬化、便秘都有防治作用。《神农木草》上也有“玉桃服之,长生不老”之说。民间还有“百寿桃”的习俗。说是周文王有百子,文王寿辰时,御厨精心制作一个大寿桃,内装九十九个小寿桃。祝寿时,将大寿桃抬起,就会有九十九个精致的小寿桃滚落出来,寓意多子多孙,百子百寿,福寿无疆。老人寿辰送寿桃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寿桃一般用面粉制成,也有用鲜桃的。送寿桃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刻制寿桃成为一门艺术,在玉、石、竹木、瓷器、建筑构件上、刺绣上以及其他工艺品上都可见到,同样也常出现在砚台上。以下展示十二方旧砚,桃纹图案不同,但美好寓意却是一样的。

(一)沈廷芳铭桃纹端砚(图1、2、3、4),清代。长19、宽12.5、厚2.5厘米。全砚由10个桃果构成,大小不一,前后有序。砚额上面镂空雕一苍劲桃干,下伸多个分枝,结出6个桃子。垂下的大桃成砚堂、砚池,砚堂起边,中间下凹;砚岗饱满;砚池偃月形,颇深。上边框有几片桃叶,分布自然。四边侧弧状内敛。背面上部桃枝上有3个桃子(有的前后同一个),多片枝叶。背中间平,阴刻行书“沈廷芳藏”,字体流畅俊秀。全砚以桃为形,设计巧妙,布局紧凑,雕工上乘,惟妙惟肖,寓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磨墨观赏两不误。砚色青里泛紫,细腻润泽,墨痕包浆交融。沈廷芳(1692—1762),清学者,藏书家。字畹叔,一字萩林,号椒园。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后改巡江南道,转任登莱青道,为官清正,曾开仓赈济灾民;将被官府圈占湖地分给贫民耕种;招集流民,给予资金,让其垦荒种粮以自给;发动民工疏浚河道,增筑堤堰,防患水灾,深得百姓拥护。沈廷芳能诗善文,著有诗文集《隐拙斋诗集》30卷、《隐拙斋文集》20卷、《监古录》16卷、《舆蒙杂著》4卷、《古文指授》4卷、《下学渊源》10卷、《十三经注疏正字》80卷、《读经义考》40卷等。

(二)桃形端砚(图5、6),清代。长14.5、宽10.8、厚1.2厘米。砚额浮雕桃枝、多片桃叶,两个桃子。其中一个下挖成砚池,另有一粒大桃下垂成砚堂,大且平展,围有边框。边侧内敛。背平。砚琢桃叶桃果,形象逼真,构图巧妙,既显秀雅可供观赏,又利磨墨运笔不碍实用。砚色青紫,质地细腻,墨痕遍体。

(三)椭圆福寿端砚(图7、8),清代。长15、宽10.5、厚1.8厘米。砚面前部桃枝上长出几片桃叶,分向两边;两个桃果,靠前边桃子只露出一半,另一个大桃下垂成椭圆形砚堂砚池,外围宽边,边内侧起棱线。堂、池相连,砚堂趋圆,中间微凹;砚池月芽形,细长。一只蝙蝠从桃叶丛中飞出。蝙蝠和桃果相连,寓意福寿双全。边侧内敛,后边为石皮。背中间稍凹。全砚色青黑泛紫,质地十分细润。构图杂而不乱,线条准确灵动,形象活泼生动。墨痕包浆厚重。

(四)长方桃梅纹端砚(图9、10),清代。长14、宽9.6、厚2.2厘米。面起边线。砚前部右边长出一桃树,果丰叶茂,向中间长出一大桃果,下挖成砚池;左边浅刻一株梅树,梅花盛开。梅花凌霜怒放,报告新春到来;梅花过后桃花开,桃花华美艳丽,春满大地;桃果硕大丰满。图案预兆万物生长季节即将来临。这是一幅线条简洁而意涵丰富的白描画。砚堂中间微凹,背平,砚色青紫,墨痕斑驳。

(五)长方双桃端砚(图11、12),明代。长17、宽11.5、厚2.5厘米。砚面起边线,前部枝叶下挂两个桃果,分向左右两边,深挖作砚池。砚堂大而平展。背有浅复手。砚饰线条简洁,寓意吉祥。池作桃形,分布两边,既显美观,又祝双寿。全砚紫红色,磨损多处,墨汁渗入,古朴旧气。

(六)长方桃形池端砚(图13、14),清代。长13、宽8.5、厚1.8厘米。面起阳线边,砚额偏右浮雕两片桃叶,中间下垂一桃果,下挖为砚池。砚堂因长期磨损而下凹。背平。砚体虽小而形制规整,色红紫,质温润,包浆开门。

(七)寿桃鹦鹉纹端砚(图15、16、17),清代。长23.5、宽17、厚3厘米。砚呈鹦鹉抱桃状,砚额高浮雕一鹦鹉,首前伸,长眼勾喙;两羽翅向两边舒展下垂,与砚堂边相连。鹦鹉下是颇深砚池,下接桃形砚堂,右、后边缘由多片桃叶围成边框。边侧弧形内敛,背中间稍凹,有“光绪乙酉年制”行书铭文。砚色青紫为猪肝色,质地极细嫩滋润,摸之似小儿肌肤。全砚设计巧妙,精雕细刻,敦厚温和。图像寓意英武长寿。

(八)桃盒石榴纹端砚(图18、19),清代。长13.5、宽11.6、厚1.4厘米。砚面浮雕两个石榴,小的横向,中间下挖为砚池;大的为砚堂,有宽边框,框内侧起棱。四周内敛,背平。砚面、背均有多条金黄色斜带与青花、火捺、金银线、翡翠斑相互辉映,美轮美奂。石质细润。配有精致龙眼木盒,盒面呈桃子形,上有桃枝桃叶,形象而有生气。砚、盒虽小,但设计高超,雕刻细腻,仿物逼真,不啻一件可用可赏可玩藝术品。石榴多籽,桃俗称寿桃,两者相配,寓意多子多寿多福。

(九)三足双桃池圆青石砚(图20、21),明代。面径12.5、高4厘米。砚面平展光素,前额下挖两个桃形砚池,中间以沟相通。边侧直下,伸三梯形足。底留凿痕。砚以青石琢就,坚硬厚重,砚面青黑滑腻,墨汁复盖,为实用砚。

(十)三足桃形青石砚(图22),宋代(或更前),长21.5、最宽处18、高8厘米。砚面呈桃子形,围有边框,前部上突,靠前边框浮雕两片桃叶,分向两边,中间下挖三角形砚池,池底浮雕果蒂,下接桃状砚堂,砚堂大且平坦。四边侧围一弦纹,下伸三足,宽大稳重;前足方形框内剔地浮雕楷书“正”字,加框也似“国”字。底粗糙,留凿痕。砚材为坚硬青石,灰白色,厚重古朴粗犷。

(十一)桃鹤纹椭圆寿山石砚(图23、24),清代。长12.5、宽8、厚3.5厘米。砚带盖,盖上部从左边伸出一桃枝,上果硕叶茂。下部右边一仙鹤站立岩石上,回首向上眺望,神情自若。构图巧妙,取得左右平衡。砚面起边框,为子母扣与盖相接。砚堂砚池相连,淌池,稍大。砚岗处高浮雕一桃枝,上有双叶双果。底平,阴刻行书“西山道人道光年制”。仙鹤桃果寓意长寿。全砚白中微青,似脂如玉,通灵剔透,石质优良,雕工上乘。石里偶见小黑点,为寿山石中高山石。砚上无墨痕,似作艺术品摆设赏玩。西山道人何许人待查。

(十二)桃形小端砚(图25、26、27、28),当代。长11、宽9.8、厚1.4厘米。整砚如一粒桃子,砚额一截桃干,长出两片桃叶,分向左右两边;下伸桃果,成砚堂,围边线,中间微凹。上部中间靠桃叶下挖一椭圆小砚池。边侧弧形内敛。背平,阴刻篆书“桃李芬芳”,行书小字“君可先生旅居柬国数十年,从事国画工作,可谓桃李遍天下”,后落款“石知己刻于辛亥”。这里“辛亥”应该是1971年,因为一百年前辛亥年兵荒马乱不可能有此活动。这方砚大概是福州一位篆刻家赠送给柬埔寨华人君可先生以作表彰和纪念的,表扬他培养了许多绘画人才。以桃形砚相赠恰与“桃李芬芳”相辅相承,可谓匠心独到。砚虽小,但构思巧妙,雕工精到,寓意丰富,展现了福建省做好侨务工作、不忘爱国华侨华人的一片深情厚谊。砚色青紫,墨痕斑驳,可见砚主人经常使用它。

猜你喜欢

桃叶砚池端砚
过梅林
端砚:润色先生 文房珍宝
转亲
专注
专注
端砚,古老产业的传承与重生
传承端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桃叶渡
金峡桃叶橙品比试验研究
桃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