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2019-10-21陈水岳
陈水岳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对学生培养更加趋向于全方面、高素质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才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特有优势,结合学生自主能力的特点,积极沟通联系家长,运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落实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管理权利。
【关键词】 小学 班级管理 策略
一、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的构成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的质量:
1. 好的班级管理环境,在有效防止学生产生各种不良行为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2. 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注重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实现班级正常的运转,还能够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坚实的保障;
3. 高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能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片面化
当前,一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中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独揽管理大权,实行片面的班主任管理,包揽班内的所有事务,忽略了科任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还有一些班主任将所有权利下放到学生身上,这似乎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但往往因为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指导,使得班级管理水平低下。在当前班级管理的形势下,主要原因是教师在班级管理的概念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上,加上学生的主动性又低,使小学班级中学生的自我管理难以准确反映学生应有的自主权。
(二)班级管理模式陈旧化
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包揽了班级管理任何事务,班级管理的工作方式往往又受班主任的个人认知、情绪和性格的影响,这就导致班级管理工作缺乏民主性。而且班主任对管理知识的理解并不够彻底,管理的方法需要改进。这就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一)强化班主任的直接管理作用
班级管理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直接作用,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中表现的尤其明显。班主任应该从道德、智力和身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做学生的表率,发挥榜样作用。班主任还应当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全面安排班级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强化对班级的直接管理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发挥班级科任教师的管理职能
科任教师是小学校园内除了班主任以外与学生联系最多的人了,科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动态。所以,科任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寓思想教育于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真执行课堂教学常规和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并及时主动地与班主任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三)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培养和充分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管理潜力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值日班长制和班干部轮换制等制度,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为了让小学生更乐于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应当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学生在小组内制定定期要求和纪律要求,量化学生的课堂内外各方面的表现,让学生自我管理,从而实现班级高效化管理。
(四)寻求家长合作和探索家校联系的新方法
家庭是小学生的个性诞生地。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文化品味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将家长视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总结和推广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良好做法和成功经验。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访电访、家长会议、开放日活动等活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对于班级事务的管理更是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家长与学校各方面、多途径的联系方式,加强家校合作模式的探究,最终实现班级高效化管理。
三、小结
总之,班级管理是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质量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和健全班级的日常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对学生的熟识了解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将班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班级管理研究[D].內蒙古师范大学,2012.
[2] 吕兴祥.论作为教育性组织的班级——基于社会学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4,15.
[3] 杨乾运.初中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初探[J].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