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激趣,变“被”为“主”
2019-10-21潘晓霞
潘晓霞
【摘 要】 写作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使低年级的学生们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喜欢上写作文,让习作、写话在教学中不再成为搅扰我们的难题呢?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学生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写话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作者在尊重低年龄的学生在写作开始时降低写作难度的原则,以至于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写作时的兴趣和自信心,力求为以后更好的习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提高兴趣 以说促写 观察学习
引言:“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组新提出了一个“说话写话”的教育研究理论,这一理论是针对研究6—8岁儿童口语和书面强化训练的。小学初始阶段要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孩子们的束搏,从简单的方面进行引导,引导孩子先培养好写作的兴趣,不过高地要求儿童。注重教学方法的巧妙应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按部就班,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进行练习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工作,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兴趣是开启写话之门的钥匙
(一) 俗话说,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做成功一件事的关键就是培养一个好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学生则是一看到作文就感到非常“头疼”,对写作充满了恐惧,更谈不上兴趣了,所以他们所写出的作文,更多的是写流水账,比如说写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等等;而且,他们写出的作文也有着数不尽的毛病,什么错别字啊,语病啊等等。这样下来,随着孩子们对写作的信心消失,对写作的兴趣也渐渐没有了。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在他们刚开始写话时,教学者应该学会循序渐进,不宜在一开始就提出高的要求,设立一个高的门槛。
(二) 写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所以,让孩子们去关注生活,联系生活是培养孩子们写作兴趣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学者就应该围绕着生活去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只有孩子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不再惧怕写作。比如说,在六一儿童节过后,教学者可以问他们“在六一儿童节发生过什么新鲜事啊?”,“六一晚会好看吗,你们喜欢哪个节目啊?”等类似的问题,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们在脑海里形成对六一儿童节一天的概述,并且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 在引导者努力培养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兴趣的同时,也要对孩子们进行鼓励,不打击孩子的写作信心。在低年级的学生当中,大多数都渴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赞扬,在其中体验喜悦,所以,我们教学者一定要关注到所有的学生,对有进步的孩子们进行赞扬,对写作水平略低的孩子们也不要进行批判,要进行更多的关注与引导。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让每一个孩子们都能够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渐渐对写作充满了信心,由此,学生对写作充满了兴趣,不再惧怕写作,写作也就变成了一件孩子乐意积极去做的事。
二、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一) 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作文与说话率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讲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发,”所以,只要孩子们能够清楚地说出代表种种意思的语音,那么孩子们也一定能用手下的笔把这些包含的意思清楚地写出来。
(二) 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模块,在一个教室里,并不是每个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很强,有些孩子可能说话毫无逻辑,一些胆小的甚至还可能出现结巴、语无伦次等现象。这就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去引导训练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学者应多为孩子们创造积极发言的机会,并且给予恰当的引导,让孩子们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所想。对于那些胆小的孩子们,这就需要教学者多进行表扬和肯定,增加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善于观察,喜闻乐见
(一) 善于观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最重要的事情,一篇好的作文一定经过了细致准确的观察。同时,人并不是天生就有好的观察力,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得到的。所以要想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先开始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二) 要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入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观察。例如:今天的学校与昨天的学校哪里发生了变化,公狮子和母狮子有什么不同,新来的老师有哪些特征等等。并且在孩子们观察的同时,要引导孩子们根据观察事物的特点来展开联想,使观察更加细致通透。
(三) 在教学中,要让孩子多阅读优秀作品以及课外读物,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观察优秀作品和自己所写的文章存在的不同,从而认识自己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而且阅读还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词汇量和高级语式的运用,让儿童的读写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 作为教学者要引导孩子们运用良好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在孩子们的观察过程中他们的观察是否有条理有顺序地进行,直接影响在写作的过程中条理是否清晰,因此教学者一定要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观察。
(五) 在观察的过程中,未必只运用眼睛,其他感官器官也可以用到。出生在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经提出观察要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所以,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引导孩子们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效果。
结论: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写作能力发展的黄金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里,教学者的引导尤其重要。作为一名引导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打击孩子写作的信心,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观察效力,增加阅读量。我相信这样孩子就能爱上写作,写作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參考文献
[1] 黄晓霞.巧妙激趣 变“被”为“主”——浅谈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92-93.
[2] 李香.低年级写话教学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8(28):93-94.
[3] 刘红秀.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8(2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