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0-21姚佳燕

健康护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安宁疗护生活质量

姚佳燕

摘要:目的:探討对肿瘤晚期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2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7)与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患者行减痛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安宁疗护,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是实验组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各方面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晚期患者,予以安宁疗护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提高患者临床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安宁疗护;肿瘤晚期;临床期;生活质量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因其早期无典型的症状,常使的患者忽略各项检查,因为多数恶性肿瘤患者一旦确诊常处在肿瘤晚期[1]。晚期肿瘤患者已无彻底治愈的可能,且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可预期,为此此类患者常会因对死亡恐惧及肿瘤带来的疼痛产生焦虑及不安的心理情绪,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疗护也成为临床中关注的重点[2]。近年来,本院针对接受的肿瘤晚期患者,在对患者行减痛治疗的同时,予以安宁疗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8月到2019年5月收入42例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的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3]。(2)患者预期生存时间<1年。(2)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早期或中期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2)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者45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61.5±2.4)岁;肿瘤类型:胃癌5例,肺癌3例,乳腺癌4例,肝癌4例,其他5例。对照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9±2.6)岁;肿瘤类型:胃癌6例,肺癌4例,乳腺癌5例,肝癌2例,其他4例。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患者行化疗治疗,期间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同时根据患者的癌痛情况予以合适的镇痛护理等。

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提供安宁疗护,具体如下:(1)构建家庭般的居住环境。良好的治疗环境可以让患者的身心感觉到舒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此护理人员可控制病房温湿度在合适水平,保证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及摆放鲜花,为患者创造舒适环境;将对患者有特殊意义的物件比如照片、慰问卡、夫妻纪念品等置于患者看见的地方,让患者可感受家庭版的温暖,提高临终期患者的生活质量[4]。(2)强化基础护理。肿瘤晚期患者身体状况差,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而需他人的协作及关心。因而护理人员针对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可予以翻身拍背、按摩,为患者清洁口腔、剃胡须及擦浴等;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注意加强引流管防护及管理,避免管道脱落、折叠及扭曲。(3)死亡教育。晚期肿瘤临终期患者常合并程度不一的焦虑及恐惧的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可提供给患者精神支持,如交流沟通的时候需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主动关心病体贴患者,倾听患者的讲述及掌握患者心理需求;对存在特定宗教信仰的患者,采取人生回顾及转换生命价值观等方式,让患者可从宗教信仰中获取力量。此外还可借助图片、媒体或典型故事等方式进行个性化死亡教育,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启发,让患者可认识到死亡属于生命的一部分。(4)镇痛护理。绝大多数的肿瘤晚期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疼痛,剧烈疼痛容易使患者失去生存勇气,因为有效控制疼痛为安宁疗护的关键。在镇痛方法上,护士可借助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合疼痛程度为患者使用合适的镇痛药物,必要时予以非药物止痛如暗示、注意力转移及物理止痛等。

1.3 观察指标

(1)使用NRS对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入院后8h首次进行疼痛评估,之后每天上午8点评估1次,连续评估1个月。(2)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4个方面,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治疗越高,于1个月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护理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实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护理后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上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生活与饮食方式的不断变化,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因此大多数的患者肿瘤一旦确诊常处在肿瘤晚期阶段,此类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内[5]。对可预期生存时间的肿瘤晚期患者,其常会因癌症所致疼痛及对死亡的恐惧而产生焦虑及不安的心理,因此对肿瘤晚期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化疗治疗外还需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安宁疗护属于一种临终关怀护理,研究显示该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疼痛。安宁疗护同传统针对肿瘤晚期的护理方式不同,该护理模式更佳强调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提倡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及保证患者身心舒适度,同时维护患者临终尊严,让患者可感受到护士的关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死亡[6]。此外安宁疗护中也强调对肿瘤晚期患者实施合理的镇痛,让患者在生存期间感受到的疼痛反应降低,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安详的离开世界。本次研究中,探讨对肿瘤晚期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较护理前的降低幅度上,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而在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上,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显示安宁疗护的实施对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肿瘤晚期的患者,在给予患者行化疗治疗的同时,予以患者安宁疗护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安详离去,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黑维琛, 王辉, 张恒, 等. 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v.25(05):63-66.

[2]华美锦. 安宁疗护在癌症临终期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v.15(13):116-118.

[3]王晓华, 孟伟康, 梁晓慧, 等.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7,4(22):87-90.

[4]安宁疗护中老年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特征分析与心理干预效果[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7,19(3):558.

[5]张漪. 安宁疗护联合希望理论干预对肿瘤晚期患者不适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19):112-113.

[6]Tsai H Y, Chung K P, Kuo R N. Impact of Targeted Therapy on the Quality of End-of-Lif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Taiwan[J].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17,6(29):112-114.

猜你喜欢

安宁疗护生活质量
社区中对老年人终末期安宁疗护工作的研究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开展志愿者服务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影响
探索与困境: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分析
“安宁疗护”呵护人最后的尊严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