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路径探讨

2019-10-21刘雯清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2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有效性中职

刘雯清

【摘  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素质全面的技术型人才的重大职责。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在近些年来的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其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职业技术型人才,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转型与发展。但我们也必须关注到这样一种现象:德育教学在中职院校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教学有效性亟待提高。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路径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是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着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职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成熟度不足,同时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所以中职院校应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意义

中职德育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促进作用。现阶段,高等教育普遍扩大招生,普通高中有充足的生源,这也使得中职院校招生面临一定挑战,同时在生源质量上也存在下降现象。为使学校生存和发展,有些中職院校以降低招生要求为代价来获得生源,甚至取消入学考试,此种现象导致的生源质量下降在所难免,且多数中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使德育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的观念得到一定程度转变,不仅使学生道德水准提高,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提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第二,培养学习意识,使学生主动学习。中职院校教学的目标在于就业,为一线工作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但从客观层面来看,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态度较差的现象,学生起点低、态度差,但中职院校所有教师不能因学生学习水平差而放弃教学目标,而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心理状态,使学生走出认知上的误区,使学生失落感以及厌学情绪得到消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意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问题

(一)未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些中职院校教师的德育教学指导思想不科学,无法对德育教学的内涵予以正确把握。不同中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涉及到就业率、升学率等方面,所以大部分中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予以过分重视,却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予以忽视。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德育教学的关键在思想教育或纪律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教育以及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所以在德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等意识的培养。

(二)德育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物质生活丰富,不同思想与认知并存且又相互冲击,在中职院校中,要想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则需要结合社会现实,将社会现象本质揭示出来,对学生生活认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现阶段,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以灌输式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很难对学生的思想和观念进行积极引导,也很难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存在照本宣读现象,过分注重理论层面的说教,并未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并未达到指导现实的效果,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不利。

(三)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

中职院校德育教学中理论化过强,教学方式相对落后,与学生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多数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學仅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学生实际生活,这也使得德育教学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并未得到充分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很难提升,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

三、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强化对德育教学的重视

加强对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可以使单一学校价值观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因此需要强化教师和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在教学工作中,应将中职院校教学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予以重点培养,使学生就业观念得到积极转变,引导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对社会问题予以正确看待,进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中职院校还需要强调德育教学中的职教体系,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等,使德育教学工作全面落实,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二)转变德育教学思想

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正确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这一工作则需要教师完成,主要是因为教师传授是学生获取德育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对德育教学工作的真正内涵予以充分把握,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积极转变,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中,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思想品质。

(三)创新教学形式

要想达到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则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在中职院校德育教学中,课堂是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开始之前,应精心备课,将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实际生活相互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德育教育得到强化。同时,教育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愈加广泛,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起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网络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同时选择与中职院校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得到扩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思想素质得到强化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政治素养。另外,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考虑形象化、生活化原则,利用现代教学理念提倡的案例带入法、情景带入法、问题导向法等,使教学趣味性提高,吸引学生,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

(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德育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学校环境有直接关系,因此中职院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个积极、和谐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德育教学工作中。在中职院校内部,可以利用广播、杂志、网络等多种方式传播德育知识,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播德育理论知识,或利用社会实践、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到道德的影响力,使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得到充分激发,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中职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开展非常重要。德育教学工作的积极、顺利开展,不仅是学生思想素养提高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学生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因此中职院校及教师应对德育教学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深入践行素质教育,对德育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予以充分认识和了解,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实现优质化教育的目的,使德育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提升,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蒙.提升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措施[J].好家长,2017(71).

[2]崔岩.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J].考试周刊,2016(33).

[3]张洪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长江丛刊,2017(18).

(作者单位:衡阳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有效性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