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胃苓汤治疗慢性泄泻效果分析

2019-10-21严钜鹏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激素水平胃肠统计学

严钜鹏

【摘  要】目的:研究加味胃苓汤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泄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对观察组32例患者予以加味胃苓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及胃肠激素水平非常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总症状积分(1.23±0.28)分,胃肠肽水平(23.57±2.49)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酪神经肽水平(82.53±10.46)pg/ml,治疗总有效率(96.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胃苓汤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可以改善各种症状及胃肠激素水平,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加味胃苓汤;慢性泄泻;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73-01

慢性泄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一般泄泻超过2个月或每隔2-4周反复出现泄泻症状则被定义为慢性泄泻。中医认为泄泻主要由两大因素引起,一方面是外邪入侵、饮食所伤等,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脾胃虚弱(阳虚)、情志失调等。临床数据显示[1-2],慢性泄泻多发于小儿及老年人群体,典型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性状稀薄,伴发腹胀、腹痛等症状。由于慢性泄泻病程较长,可能引起患者营养水平失衡,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泄泻主要是通过止泻药结合营养支持,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存在远期效果不佳、病情反复、不良反应较多等局限性[3]。蒙脱石散及胃苓汤均为常用治疗慢性泄泻的药物,本次研究将重点探讨加味胃苓汤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70-90岁,平均年龄(79.38±6.4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3.12±0.89)年;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70-90岁,平均年龄(79.51±6.36)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27±1.02)年。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非常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64例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伴发腹胀、腹痛症状均超过2个月,且无器质性病变,确诊为慢性泄泻;②所有患者均在自愿、知情前提下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各种感染引起泄泻者;④患重度慢性泄泻者。

1.2方法 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蒙脱石散治疗,蒙脱石散(生产厂家: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210)用药方法:成人每次1袋,加入50ml温水,充分摇匀后口服,每日3袋。对观察组32例患者予以加味胃苓汤治疗,加味胃苓汤(苍术8钱,厚朴5钱,陈皮5钱,泽泻2钱5分,甘草3钱,赤茯苓1钱半,猪苓1钱半,肉桂1钱,白术1钱半。)用药方法:中药房代煎,服用前加热,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胀、腹痛等症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治疗效果。总症状积分:根据各种症状严重程度评分,0分=症状不存在;1分=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3分=症状严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胃肠激素水平:胃肠肽及酪神经肽两项指标。治疗效果:根据治疗后患者恢复进展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成形;有效=症状有所缓解,大便稀薄程度减轻;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大便性状无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数据均录入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型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型数据用(±s)表示,行t檢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 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非常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症状积分(1.23±0.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59±0.46),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 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非常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肽水平(23.57±2.4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6.75±3.38)pg/ml;酪神经肽水平(82.53±10.4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1.45±9.98)pg/m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数据显示,观察组显效多达17例,无效仅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无效多达7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采用加味胃苓汤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蒙脱石散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慢性泄泻是一系列以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出现此病症的患者长期存在大便次数较多且不成形的困扰,并可能伴发腹胀、腹痛症状,对患者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均造成不同程度负面影响。目前对于该病症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對引起该病症的原因并无定论,一般认为与各种病原体感染、胃肠激素水平以及患者自身精神状态具有相关性。蒙脱石散在临床上常被应用于治疗慢性泄泻,该药针对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泄泻症状止泻效果较好,既可以抑制病原体繁殖,同时可以修复胃肠黏膜,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好[4]。但有研究表明[5],蒙脱石散虽然可以对症治疗部分慢性泄泻患者,但不能兼顾所有此类患者,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而脾胃虚弱(阳虚、湿浊不化)是引发慢性泄泻的最主要原因,一旦出现泄泻长期、反复发作,易造成患者脾胃失和,气虚血弱,而根据五脏相生相克,脾虚则肝气旺盛,肝气犯胃又进一步加重了脾胃虚弱的症状,从而逐渐形成恶性循环[6-7]。因此,治疗慢性泄泻必须从温补脾胃,止泻祛湿入手,胃苓汤的主要功效为健脾祛湿,利水止泻,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消除慢性泄泻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胃苓汤进行治疗,该药方中的白术、苍术、茯苓、猪苓均具有益脾化湿的功效;厚朴、陈皮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的功效,可缓解慢性泄泻伴发的腹胀、腹痛症状;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功效,避免积湿化热;肉桂具有温补散寒、止泻止痛的功效;甘草既可以止泻化湿,同时可以调和药性。

综上所述,加味胃苓汤具有温补脾胃、止泻化湿的功效,治疗慢性泄泻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显著改善各种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恢复胃肠激素正常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商寅.胃苓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45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8,14(2):58-60.

[2]赖日斌.新加胃苓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2):83-85.

[3]王文余,赵云龙.胃苓汤治疗胆囊摘除术后腹泻6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7):154-155.

[4]王毓敏,王尊钙.新加胃苓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1):142-144.

[5]陈勇华.胃苓汤治疗功能性腹泻4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6):43-44.

[6]游龙,王凤丽.芩连胃苓汤治疗糖尿病性腹泻5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9):1323-1323.

[7]聂伟,丁金玲,陶明.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滞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02):100-102.

猜你喜欢

激素水平胃肠统计学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