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房地产报道研究综述

2019-10-21任超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报道房地产综述

任超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报道不断发展和成熟,对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经济新闻报道中的热门领域,大众传媒的报道有哪些特点,体现出哪些趋势,是如何构建房地产报道的媒介现实,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概括,试图全方位把握房地产报道的发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房地产;报道;综述

一、我国房地产报道发展脉络

(一)概念界定

狭义的房地产是指住宅和住宅所占用的土地,广义即房地产是房地产与房地产的结合,纯粹的上层土地也可以称为房地产。房地产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分类。例如,按所有权和管理的形式、具体用途等。房地产报道是指与房地产有关的事实的报道,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一些学者趋向于认为房地产报道是与房地产产业相关,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与具体化的房地产行业相关。本文采取“行业论”观点,行业的重点是企业或组织生产产品的微观领域,是对产业的具化,且更加凸显领域竞争性,同时,房地产报道还应包括关于相关产业发展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报道讨论。

(二)房地产报道的起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1978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出现关于关于房地产业的讨论,一些媒体陆续推出房地产专刊。二是探索阶段:1995年我国第一部房地产法律实施,为房地产产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管理奠定了基础,房地产报道的初步探索取得成果。三是发展阶段:1998年至 21世纪初,住房分配货币化全面实行,房地产专著和专栏在许多媒体平台上层出不穷。四成熟阶段:进入21世纪,房地产报道也与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同步,参与房地产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样化,网络媒体已成为房地产覆盖中的另一个重要力量。

二、房地产报道研究现状

笔者于2017年6月30日在中国知网以“房地产报道”为主题词搜索出文献共2051篇,其中大多数学者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有宏观政策,中观产业,也有微观消费,占到了86.42%,新闻传媒角度仅占8.87%。2000年以后进入我国学者房地产报道研究的黄金时期,2014年达到顶峰,研究方法方面,以文献研究、文本分析质化研究为主,针对具体几家媒体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或对比研究。通过分析整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业务层面探讨类文献。媒体业界结合自身经历社会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对房地产报道进行经验总结,对房地产报道质量的提升给予思考。

(二)媒介立场与社会责任探讨类文献。主要关注当前房地产报道的现状,媒体在其中的社会位置及社会责任。

(三)理论论述类文献。通过分析房地产报道的文本内容,采用一定理论框架作为分析工具。

(四)媒介角色类文献。房地产报道的特殊性在于媒体的角色定位与社会利益相关存在博弈关系。媒体成为媒传播媒介的主要利益之一。

(五)文本内容分析类文献。这些研究者通常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媒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适当的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分析和调查,对参与房地产报道的媒体载体进行比较研究。

我国在房地产的报道中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商业层面,没有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基于广义理论視野下的房地产报道的表现规律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来说,研究范围大于深度。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特定的媒体上,但很少关注中国房地产报道的总体情况。研究样本的类型是单一的,绝大多数的研究是在报纸和报纸上进行的。目前,对不同类型媒体的房地产报道缺乏比较研究。这一领域的一般文献取样时间相对较短。截止几个月或一两年作为研究期,不能反映中国房地产报道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受众分析的内容较少。受众视角缺乏,只有加入了受众分析的内容,研究才会更加有说服力。

三、我国房地产报道优化策略

在房地产报道领域,各方利益关系微妙,媒体夹杂于政府、开发商、大众之间,举步维艰。为了平衡利益关系,除了强调新闻专业对房地产报道的指导意义外,还必须直接将理念应用到新闻实践中去。

(一)关注民生问题

房地产媒体具有社会责任和舆论导向功能,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剧烈调整的时期,造成了许多民生问题。媒体要认真对待,及时报道,向老百姓发声。同时,对民生的关注要符合“三要”的原则,在民生报道之间找到平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以反映他们的实际生活条件和需要。目前,国家已加紧建设经济适用房,媒体报道应更加深入,不要停留在事件的表面。媒体在报道房价时,应当合理分析房价现象,避免片面作出主观判断或引用意见。

(二)正确处理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

媒体应正确处理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避免仅仅作为发声筒。事实上,媒体公信力的提升是房地产公司关注的焦点。他们依靠高质量的媒体。他们需要投资于高覆盖率、高可信度的媒体广告。媒体遵循新闻职业化的原则,为保证高质量,成为众多房地产企业关注的焦点。媒体对房地产的报道,应该是不那么漂亮的话,不要给某一房地产授予一些奖章,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财产等信息。

(三)加强舆论监督

在由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整个监督体系中,作为媒体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报道,实现有效的监督,呼吁加强土地批租过程的透明度,使深藏在房地产市场背后的土地交易纳入舆论监督的阳光下,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因此,房地产报道要想获得普通大众的认可,必须树立起“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的角色,增强自律意识,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乐缨.为房地产报道把方向[J].新闻记者,2005 (4):43-45.

[2]盛继红.对房地产报道的反思[J].新闻实践,2007 (7):45-45.

猜你喜欢

报道房地产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关于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辨析
化解我国房地产库存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的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白银时代”房企转型,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