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隐性途径分析
2019-10-21蒋兴旺
蒋兴旺
摘 要:随着教育扶贫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各高校各项资助已全覆盖所有在校贫困生。但是,部分贫困生对受助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受助理所当然,对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缺乏感恩之情。高职生作为一个有别于普通本科生的群体,其大部分来至农村,且贫困生比例较大,可以说,高职院校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关系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对此,加强高职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力图使学生将感恩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学校和社会。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显性教育措施上,针对受助学生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更应强调隐性教育,即采取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将感恩融合到其它教育因素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开展感恩教育。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感恩教育;隐性途径
近年,为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实现2020年同步小康的目标,各省教育管理部门纷纷印发“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实施办法”,明确各项精准扶贫举措,各项资助政策较“十二五”时期力度大大加强。各高校严格执行教育扶贫有关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行“两助一免”,加之学校通过其他途径创立的各项扶贫专项助学金,受助学生人数已覆盖所有在校贫困学生,“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已实现。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生认为国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争相“比穷”,为获得助学金,不惜“拉票贿选”,“哭穷买穷”,在获得助学金后,没有心存感激,珍惜来之不易的资助,将资助金用于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各种挥霍助学金的现象时有出现。面对这些,各高校开始认真思考并实践各项资助育人举措,尤其是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措施,更是摆在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
1 高校学生感恩价值观现状调查
感恩是指当我们在接受别人美好的恩惠之后,需要表达报答之情,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亚里士多德说: “以善报善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1]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首孝悌,次谨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学者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认为要对父母感恩的大学生占93.2%,认为要对老师感恩的大学生占89.6%的,认为要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的大学生占91.5%。但是,只有55.6%的大学生认为要为党和国家培养了自己而感恩。”[2]认为对大学生感恩品质进行培养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占42.3%,认为比较重要的有 36.4% ,认为一般必要的占12.9% ,认为这项品质的培养可有可无的占4.5% ,认为这项培养完全没有必要的占3.9% 。同时,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感恩品质对自己的心理品质有较大的改善,但参与过感恩实践体验的不到三成。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普遍对父母、老师等身边具体的人有较强的感恩意识,对国家和社会等抽象主体的感恩意识相对不足,认为感恩品质对改善自己心理品质有较大价值但同时对感恩教育认同度不够,感恩实践参与不多。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的要求所在。
2 感恩教育的途径
2.1 把感恩教育融入环境建设
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传递和体验活动。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教育,同时要重视情感渗透。既要重视显性教育,更要重视隐性教育。在知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高职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选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就业实际的教育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简单便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增强感恩意识,强化感恩信念,外化感恩行为;同时,还应注重创设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相融洽的感恩教育环境,激发大学生感恩情感,增强他们感恩体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需要首先把感恩教育融入环境建设,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如广播站,宣传栏等,积极挖掘和宣传周边优秀学生的感恩事迹,宣传身边容易打动学生的感恩事件和感恩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和激励其他学生;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环境建设特点,打造感恩教育人文景观;同时,恰当运用教学走廊等设施和环境书写名言警句,塑立名人雕像等,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寸空间都会说话,积极地向大学生传递感恩思想和感恩文化,激发学生感恩情感;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对党、对国家、社会和学校所持有的感恩之情感染和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实现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作用。
2.2 把感恩教育融入课堂和学科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感恩品质作为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毫无疑问要将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首先,将感恩教育内容纳入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思修课堂深入浅出地培养高职学生知恩识恩的人生觀和价值观;其次,将感恩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启发学生带着一颗包含感恩的心去认知世界的一切,激发学生以感恩之心善待亲情、友情和各种恩情,教会学生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品德。”[3]更要利用专业课堂、选修课堂来挖掘教材中、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感恩思想和案例。第三,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思想工作质量考核,建立完善的制度鼓励教师开发感恩教育校本课程,使学生把责任、感恩、敬畏、进取成为自觉思维意识、个人内在品质和自觉行为习惯,让贫困生把学校、社会等对自己的关爱化为学习动力,努力学习,感恩奋进,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从而实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期待。
2.3 把感恩教育融入实践活动
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均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强调先知后行、知行统一、知行并重。感恩要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品质,需要通过紧密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学习和思想实际的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认识和体验,形成坚定的意识和信念,进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提高认识,增强体验,内化品质。高职院校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如在新生入学创造性地融入感恩教育;在一些重要的的节日,如建党节、国庆节融入感党爱国教育,开展主题演讲,引导学生建立“以国为傲,感恩国家”的思想信念,认识到只有祖国强盛稳定,人民方能安居乐业,自己才能获得更多更广的发展空间,“热爱祖国”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个大学生心中所念,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是本职所在;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生实习结束开展对师傅的感恩答谢活动;毕业生典礼上,融入感恩教育,感谢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教师节,组织对老师表达感激之情;定期组织举办感恩晚会、感恩征文比赛、感恩教育活动月等,还可邀请一些校内外感恩励志的典型人物到校院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恩励志讲座,邀请优秀的企业家、知名校友等来校现身说法,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3 感恩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要要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加强监管是关键,因此,高校应加强监控,通过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充分掌握和全面了解受助学生的经济现状,对于自身有能力承担学习生活费用,以及将助学金用于高档消费的受助学生,要及时停止资助并按有关规定撤销资助资格。同时,通过调查了解,若有偿还能力但是恶意拖欠不予归还助学贷款的行为要实时付诸法律手段。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物质贫困往往与精神贫困有很大的正相关。造成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经济困境,其次是由于自卑、自我封闭、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等,其容易形成敏感脆弱的人格特征,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护学生自尊不受伤害,避免活动过多贴“貧困生标签”,虽然“贫困生”这种铭牌的本意是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实际关注,但是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间接强化了其弱势标签,这种弱势位置的强化更不利于受助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对此,建议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他教育活动中,并多创设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建立“不等、不靠、不要”的自立品质和通过劳动换取酬劳的尊严感,同时加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予更多人文关怀和心理援助。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2] 白圣豪.大学生感恩品质与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9.
[3] 武红阵.精准资助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