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21邹巍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
关键词:记忆力注意力语文教学

邹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儿童对汉文化的初步认知与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的重担,在小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只包括文学知识,它还涉及政治、哲学、历史、社会、生活、道德修养、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诸方面,这些方面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也就是说与学生心理教育有着莫大联系。就比如小学的很多课文都掺杂着人物心理描写,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味人物的心理,同时也会对自己的心理发展起到影响。总的来说,小学心理学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多课文中都被应用。本文着重从“注意力”、“记忆力”两个方面谈小学心理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心理学; 注意力 ;记忆力 ;语文教学

前言: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障碍。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应从注意力和记忆力这两方面入手,将小学心理学运用在小学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两方面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小学心理学方法进行施教。扬长补短,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心理学,让小学生的记忆力更好,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培养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

二、小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特点

1、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儿童阶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在发展初期,所以对于事物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对于一件事物只能集中注意几分钟在课堂上更不可能整节课都注意听讲,一堂课的 效率很低。并且小学生的注意力还与兴趣有很大关系,对一件事物感兴趣,就会集中注意力,且注意时间持久。

2,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阶段,儿童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对于需要记住的字词,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将所学的字词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使之成为活动可思考的直接对象 。如,识字教学中“数笔画游戏”,将新学的字词进行组合,看谁数得快又准确,在做游戏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字词的写法,整个教学气氛又轻松愉快;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以“噩”字为例,要求学生看“噩”字像是几个房间?这些房间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编出了“二楼四间一栋房,左右无墙却有窗”的顺口溜。又如:在区别“辨、辩、瓣、辫”字时,引导学生根据形旁编出以下顺口溜:“中间有点仔细辨, 中间有言來争辩,中间丝绒扎成辫。”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有意识记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般来说,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意识记效果赶上无意识记效果,最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的效果,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从记忆方法上说,小学生意义识记正在逐步发展乃至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直脑。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1、科学性

根据小学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重视在课堂上前三分钟,可以以形象生动的故事开头,巧妙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感兴趣的教学重点、难点赋予无意注意的特征,利用新异性的刺激、对比关系的刺激、运动变化的刺激等等吸引小学生产生无意注意。例如,讲《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导入时出示课件,“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大家都夸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这会使小学生对整节课都充满好奇和期待,从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小学生可以说是语文的初学者,对于语文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小学语文有儿童对于语文基本素养养成当中占主要地位,所以,语文教学必须科学严谨。语文教学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语言的明确和规范性上。语言的明确和规范主要是指符合思维逻辑、词汇语法的准确、读音语调的标准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词汇使用的准确性、普通话的规范。由于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对象,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口语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接受,要尽星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2,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必须教学语言与行为语言的规范,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 的语言和行为造成影响。如果说教师的语言是无形的模范、有声的行为,那么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言语、有形的示范。尤其是在小学这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学生的学习基本依靠模仿进行,典范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3,生动趣味性

语言的生动性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在这里, 我们认为不仅教师的教学要具备语言的生动性,同时教学内容、肢体语言都需要生动形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记忆力。

四,小学心理学在小学语文课的运用

1小学学生注意能力与语文教育

小学学生的注意能力与语文教学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小学学生的认知活动通常都是依赖无意注意的,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但无意注意难以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

根据小学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特 点,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有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的关系。教师视在课堂上前三分钟,可以用有趣的肢体语言有感情的朗读教学内容,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上课前几分钟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或者放一个小短片,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个好的课堂开头远远不够,老师需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尽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感兴趣的教学重点、难点赋予无意注意的特征,但无意注意难以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

例如,讲《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导入时出示课件,“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大家都夸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这会使小学生对整节课都充满好奇和期待,从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些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避免课间下发给学生的新教材,在本节课程正式开始前,教师应首先提醒学生将新教材从桌面放入书包,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翻阅而分散注意力。减少课堂中与语文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无意注意的特征,从而减少刺激作用,降低小学生学习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性。

2、小学学生记忆力与语文教育

小学学生正处于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阶段,对于需要记住的字词,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将所学的字词安排在l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使之成为活动可思考的直接对象。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需要被培养,以便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对于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如,背诵诗词,背诵前先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结合着理解进行记忆。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巩固记忆最好的方法就是复习,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复习分量的安排要适当,既要避免过渡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

下面举几个例子解释上面提到的方法。

如,識字教学中“数笔画游戏”,将新学的字词进行组合,看谁数得快又准确,在做游戏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字词的写法,整个教学气氛又轻松愉快;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以“噩”字为例,要求学生看“噩”字像是几个房间?这些房间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编出了“二楼四间-栋房,左右无墙却有窗”的顺口溜。又如:在区别“辨、辩、瓣、辫”字时,引导学生根据形旁编出以下顺口溜:“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丝绒扎成辫。”如,采用直观形象记忆法,讲《小蝌蚪找妈妈》时,多数小学生会产生疑问:青蛙怎么会是蝌蚪的妈妈呢?教师可以提供一段关于青蛙成长的科普影像,以让学习直观地理解其成长过程

结论语:

小学心理学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小学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对象的研究,积极的将小学心理学运用其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留意小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姜琳琳.《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7期.

猜你喜欢

记忆力注意力语文教学
让注意力“飞”回来
你的记忆力好吗
非凡的记忆力等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超强记忆力
测测你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