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保障机制研究
2019-10-21赵飞
赵飞
摘要:梳理美、欧、俄等国家高校国防教育保障机制情况,拓展探索高校国防教育机制和内容,对比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保障机制现状,得出有益见解。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机制
国内外有关“国防教育”的称谓不是很统一,有的称“国家情感教育”、有的称“爱国主义教育”,有的称“爱国情感教育”,还有的称“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但无论称谓如何,其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军事基本技能训练、军事思想理论等。从保障机制上看,一般包含立法、组织结构、宣教途径、经费层面等。
一、国外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保障机制状况
(一)美国
在国防教育保障机制上,美国普通高校是整个体系的重要组成。如哈弗大学国际事务中心、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所、乔治墩大学有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主导国防教育宣讲和军事技术研究。国防部和陆海空军种部统一属理后备军官训练团,负责高校军训,培养未来军官。训练团总计531个,其中陆军315个,空军153个,海军63个。国防部由主要负责人与预备役事务助理部长领导。课程设置,高校学制为四年。一二年级以仪表、法纪、地形学等基本素养和轻武器操练为主;三四年级涉猎战斗、战术指挥协同及行管等。假期,辅以集训和专题教育。
除此,美国有军地两用校,称为“民间军事学院”,学生毕业时可军地双向选择。如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美国很早就用“法”来保障国防教育。如1958年制定《国防教育法》,被认为是“美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同时,美国注重媒体宣传。如在重要仪式上唱国歌;行政机构和多数私人家庭悬挂国旗;手工制品体现美国元素;好莱坞电影展现爱国主义;针对青年人,通过活动免费派送国旗;规定11月11日为爱国日等。
社会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三的美国人会对国家感到自豪。50%的美国家庭会用国旗装饰房屋。15%-20%的司机会在私家车上装饰小国旗。而90%的人在国歌唱响时有自豪感。
总体来说,美国的国防教育保障机制完整严密,机制灵活,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二)欧洲国家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欧洲国家国防教育自始至终是以“隐”形式展开的。比如,学校开设历史课,书中所持立场表明:历史认知与国防教育之间密切相关。
事实上,欧洲各国国防教育均有“法”可依。如法国教育大纲中明确法定使用官方语言、进行民族文化保护等。
在德国,除直接在军中服役外,还有多种机制开展国防教育,最普遍的是选择服务项目,类似我们在学校中给学生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比如通过社会志愿者、生态志愿者、健康服務平台等,招募学生自由选择,时间跨度一般为一年,比在军中服役多2个月,有的可带工薪,然后国家根据考评在上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这些机制能帮助学生成功进入社会化,自觉地关注社会问题,并在自身情感中培育责任和观念。欧洲的国防教育保障机制体现的是法外“融”情。
(三)俄罗斯
国防教育是俄罗斯人民生活当中的最重要力量源泉。俄人认为,很难评估其在保家卫国中的价值。其国防教育保障机制处在国家教育的中心,体现在对国忠诚、牺牲奉献、履职尽责等行为和认知当中,展现着国家发展中人民的精神气质等。
俄罗斯的国防教育保障机制起源于17世纪的步兵协同作战条令中,经过18世纪彼得一世《步兵团指挥法令》改进,明确了军官教育职责、榜样激励作用和各级作战的奖惩办法。除高校外,俄很早就开创少年军校制,培养优秀人才。不可否认,二战时期,苏联取得决定性战役的胜利,其国防教育保障是重要因素。
进入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人们认为这与国防教育保障机制不无关联。所以之后,从2001年起俄罗斯更加重视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基本任务之一。
研究认为,俄罗斯的国防教育保障机制是培育英雄式的。如有战斗的,有文学的,有科技的,还有英雄母亲。不仅如此,在城乡街道,学校、工厂等,很多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广场、公园、景点、博物馆等标致性地方树立英雄雕塑;在重大节日、节目活动中,俄罗斯的英雄们会佩戴功勋章出席。甚至青年人结婚,都要到英雄墓碑前敬献花篮、朗读赞诗等。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能用1000年时间创造了最大国土面积版图;为什么俄罗斯会在经济十分脆弱的情况下,还能勇斗美国!
俄罗斯的国防教育保障机制不仅是制造英雄式的,而且也能制造耐力式的。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就是依靠坚韧耐力,最后让德军折戟沉沙。生活中,我们常见俄罗斯人会排长队等候购物,仿佛不是在等候,而是在享受!更神奇的是――有的俄罗斯人会用一辈子时间盖自己的房子!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未来的俄罗斯走向衰败,一定不是死于外族入侵,而是死于内部分裂。而如果俄罗斯走向成功,一定是英雄式的回归和国防教育保障机制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保障机制现状
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行国防教育,经过30年的实践,取得一些成效。一是基本框架上有“法”可依。如《兵役法》、《国防法》的出台。二是形成了基本教学保障模式。既军事理论课与军事技能训练相辅相成。三是形成基本组织架构和专业骨干队伍保障。但是,我国普通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备、科学的国防教育保障机制。并且实际操作中,这些保障机制也有很多问题。如长期缺乏统一的管教机构,有些是挂靠在保卫处或学生处,有的与体育教研部门合署办公,有的被马列教研部门合并。甚至有些有名无实。这些充分说明: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保障机制名存实弱。
表现一,课时设置边缘化
《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军事理论课一般为36学时,包含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五大板块。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几与课程设置无关,且军事课与政治课混淆。实际上,36学时也未必完全落实;时间段安排也基本边缘化。除此,国防教育课只限大一,二年级及之后全无。
表现二,高校机构改革使国防教学部门弱化
普通高校国防教学部门独特而尴尬。没有战争,没有显绩,评估很难,所以近些年,每一次高校机构改革,国防教学部门基本是整编一次弱化一次。从过去的独立部门到现在的被合编收编,几近名存实亡。
表现三,国防教学师资力量急剧变弱
在高校,国防教学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失衡,没有形成完善的评聘制度。专职教师队伍没有相对应的评估体系,自身教学素质也难提升。经费保障更是难比其它基础课、专业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高校国防教育功能发挥,潜在危害巨大。同时,教学设备落后,观念滞后。如,最先进的武器研制出来以后最先列装到部队,而不是院校,包括军事院校。二十年前是这样,现在仍是这样。学生们在校技能操作使用的是落后的、被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等到部队或实际应用又得重新学。与此相反,国外是先保障教学,再列装到部队。
表现四,国富偏安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是国富偏安。比如,院校决策层重视程度与未来国防需要相去甚远。还有出国热、留学热,官员、商贾把子女、家资转到国外等,国防教育保障面临诸多新课题!况且,中国几十年没有实战,缺乏厉兵秣马。国防需要强大,需要储备!不能等到战争来临,才想起军人。不能等到战斗打响,才想起院校培养!
表现五,长使英雄泪满襟
几年前,战斗英雄墓碑前鲜有花圈,英雄的栖息地荒草丛生,为民族、国家牺牲的英雄们不断被抹黑与侮辱,还有的因伤病而末路坎坷,流落街头。科学家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之前,不知道为啥评不上院士?!或许我们在争论老人倒在马路上扶不扶!或许我们在看段子手在网络上热炒戏子的新闻!
表现六,自古英雄难出少年
当前,我国青少年不知道国防教育是什么,也鲜有国防意识。有的是斩不断、理还乱的各种课外班。同时,他们极其缺乏军事国防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而俄罗斯的中小学生很早就能接触和学习AK-47的拆解。我们的大学生也难说能实操56式步枪。各级有着强烈的“安全观”,国防教育保障机制确实难以培养狼性战斗力!
三、几点启示
比对美、俄、德等国防教育保障機制,吸收有益经验,我们应从如下方面努力:
1.完善国防教育保障立法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保障,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除《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外,还应有更多的“法”助力。如俄罗斯颁布《俄联邦兵役义务与服役法》、《俄联邦预备役军事集训条例》等法规,确定了包括大学生军训在内的预备役军事训练等一整套制度。此外,美、俄、英等国大学生军训完全纳入国家动员体制,正式作为军队训练现役和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防教育保障,不仅高校,全社会都是“法力”不足,甚或游离法外,难以适应未来快反战争、全面信息战争之需。
2.完善国防教育教学单元机制
一是健全教学机构。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军事部门和参训学校应设有国防教育教学职能的相对独立的组织单元。二是健全师资队伍。院校专职教员不足时,由军地双方院校协商增派,现役、预备役军官,有履历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优先选择。同时,高校应引入国防教育的教学评估体系,把成绩作为基础课配套列单。三是要保障经费。建议列国防部专项,按需直接划拨院校。如美国后备军官训练团经费,全部由国防部专项承担,列预算由国会单独审核批准,专款专用。四是科学合理安排课时、课程。无论国防生还是非国防生,整个就学期间设有国防教育课,与其他课同步要求。除此外,国防教育协会或其它单元,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进行国防教育,举办各种军体活动,利用媒体等进行宣传。五是正规国防生入出审批,择优录取并签订三方合同。在日常教管训学中,被编入国防生的,参照军事院校的培育方式方法灵活组合,建立教学计划、学籍管理、训练管理、教学保障、考核、奖励与淘汰等系列制度。
3.建立青少年国防教育保障基本体系,做好与高校的对接
支持国家主导、融合社会力量创设青少年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将小学至大学院校国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理顺并常态化、规范化。
4.社会辅助唱好英雄赞歌
作为高校国防教育保障机制的有益补充,全社会应重点树立英雄、著名科学家等事迹雕塑,酌情命名街道。清明节组织社会各届对英雄纪念。对为国争光、为国家带来巨大荣誉的各类伤病残人士应保障好其日常生活,落实好优惠政策,并照顾其子女的成长等。
参考文献:
[1]吴开军.总体力量政策下的美国高校国防教育及其对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3 (11): 151-152.
[2] https://studbooks.net/1784178/pedagogika/zarubezhnyy_opyt_privitiya_patrioticheskih_chuvstv_podrastayuschim_pokoleniy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