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嘉定竹刻传承人生存状态

2019-10-21展千雯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传承

展千雯

摘  要:走进嘉定竹刻之乡,通过田野调查四位不同年龄、不同流派、不同经营模式、不同竹刻传承理念的竹人,窥探嘉定竹刻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并从传承人的生存状态中摸索出非遗文化传承的突破口。

关键词:嘉定竹刻;传承;竹人

一、嘉定竹人田野调查的意义

嘉定竹刻起源于明代正德年间的江南古城嘉定,由朱鹤创始,至今已近五百年历史。嘉定竹刻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文、印诸类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作品有淡淡的书卷气和金石味,风雅绝俗,是历代文人的雅玩。

而嘉定竹刻作为海派文化的非遗艺术,正如燕小明在其著作《嘉定竹刻》中所说:“非遗文化遗产在我们身边,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注视、可以惊叹、可以赞美,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会永远存在下去。”面临全球经济迅速发展,非遗面临的挑战严峻而复杂,我们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意识、有态度、有方法、有行动得去保护,从而扎实奠定文化自信的基石。而如何传承,首先要去挖掘真正的传承问题所在。

市场数据和民间报道对于目前嘉定竹刻的传承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笔者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通过采访竹人,了解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从而多角度还原和剖析问题。于是笔者于2018年11月17日与同学奚静采访了其中四位嘉定竹刻艺人,他们分别是:博竹斋-庄龙、竹汀斋-丁黎良、曹竹轩-张旦秋、竹筠斋-周铿。

二、嘉定竹刻的经营模式

1.庄龙——对外门店经营

笔者首先在上海嘉定区中下塘街16号“博竹斋”的门店中找到了庄龙老师。庄龙88年先后师从王威、范勋元,其尤其擅长竹刻浮雕、浅浮雕、留青等技艺,潜心钻研技艺并授徒育人。其先后在嘉定南苑公园、南大街孔庙、法华塔下塘街开设门店用于经营竹刻。其经营模式是门店经营的代表。

庄老师在我们的采访中表示其目前对于竹刻的经营渠道主要分两类:企业订制礼物与圈内人收藏购买。对于这样的经营模式,长期通过私人渠道经营竹刻的周铿老师认为:“竹刻光靠礼品店的售卖肯定是进退两难的,面对大众的市场是难做的,因为大众能欣赏的不多,可能会导致销路受阻,影响生计。”而庄老师则表示:“公司订购的作品批量生产,没有经过精雕细琢,算不上什么精品。但这种模式化的生产也有好的一方面,至少保证了竹刻不会因此消失,并且还能为我带来一笔收入。”

可见作为门店经营的竹刻,其市场具有一定的受众局限。但是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需求、消费水平、审美能力等导致了竹刻需要以多种文化形态和经营模式在市场中存在。其中有利有弊,虽然“批量化“会影响竹刻的艺术价值,但是的确是维持竹人物质生活以及技艺保留的一个重要途径。

2、周铿——私人渠道交易

相比庄龙老师的门店经营,周铿老师的竹刻经营模式则显得更为精细化,主要在固定的竹刻圈中进行流通。周铿老师在采访中表示:“我更偏向于在自己稳定的私人渠道进行交流,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圈子让我稳定得出货。现在拍卖市场也没有稳定的机制和拍卖系统,价格也不稳定。他们也都是多年的老主顾,懂得识货,鉴赏能力强,我们也经常一起交流。”

作为私人渠道经营竹刻,在采访中周铿老师尤其提到渠道小而精的经营好处在于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与审美能力,这二者缺一不可。可见竹刻艺术由于其特殊的艺术价值,对于受众也有较高的要求,通过私人渠道进行交易购买是一种更为“智慧”的模式,既保证了竹刻作品的稳定出货,也使得艺术作品得到更为专业的鉴赏和技艺交流空间。

3、张旦秋、丁黎良——隐士的自玩自赏

不同于周铿与庄龙老师具有目标性的出货市场,张旦秋和丁黎良老先生则采取了更为“隐士”的竹人生活,对于竹刻的经营更多是一种随缘的心态。笔者在嘉定的田野中摸索到两位老先生的家并采访二者。

丁黎良老师领我们去了他的工作室,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屋却五脏俱全,小小的桌子摆放了竹刻道具、案板等。老师兴奋得拿出柜中他最爱的透雕竹刻精品,其作品已经包浆通红润泽,可见是一件年代久远且不停把玩的作品。他对于是否有售卖竹刻的问题时表示:“说实话,现在还在全心全意坚守竹刻的人,可以说是比较清贫。我现在是退休在家,闲来无事,不用靠这个养家糊口,单纯作为一种爱好。如果以此糊口,怕是很艰难的。”同样的,张旦秋老师也在其家中阁楼上有一方小天地用于钻研竹刻,其与丁老师对于经营态度也如出一辙得表示:“以前收藏家居多,还有一些朋友拜托的竹刻作品,有人慕名而来收藏我的作品,我也会和他们交流。现在退休后,自己根据爱好来做自己喜欢的作品居多,不会刻意去迎合客户的喜好。自己刻出一些精品自己开心,没有想过要多有市场价值,也不是我的经济来源。自从退休后,我自己作品我还是倾向于自己收藏把玩,所以客户这块我也没有具体的关注,就当修养心性,当成晚年爱好吧。”

在采访中,笔者感受到二位老人对于竹刻的坚守之心,偶有的收藏家慕名购买是他们单一的经营渠道。他们更多得是回归竹刻技艺,在艺术中寻求一方安心,执着“经营”着对竹刻的热爱。

三、嘉定竹刻的传承现状与困难

嘉定竹刻目前最大的传承问题是“后继无人”。通过采访,每一位竹人都提到了这一点,且竹人在通过收徒授艺的过程中都多少发出对竹刻无人传承的感慨,失望和无奈之余,更多是认清了时代形势转而为对自己技艺的琢磨。四位竹人对于目前没有年轻人传承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当代年轻人对于竹刻失去了持久的兴趣,无法坚持克服修炼技艺的枯燥。

例如周铿老师的采访中提到:“我很少收徒弟,愿意坚持学的人太少,钻研精神不够。最近有一个上海海关工作的学生,出于兴趣、愛好跟着学习一下。他们纯粹是做着玩,不像我们作为职业,性质不一样。这个美育生源问题这是目前我担心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怕吃苦,没有耐性。学竹刻不是一两年的问题,像现在我们都从事了几十年了,自己还在琢磨,这个是做到老学到老的东西,所以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目前从事竹刻技艺学习的上海年轻人一个都没有,即便我们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培养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涉足嘉定竹刻的传承中来。”

2、竹刻的职业发展无法给年轻人提供生活保障。

例如庄龙老师提到其一名随其学习十几年的徒弟,对竹刻有着极大的热情,但是最后迫于生计转业开了饭店。庄老师表示:“他虽然没有把竹刻完全丢下,但毕竟是转业了,其实这令我,或许对整个竹刻艺术来说都是让人痛心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竹刻艺术的日渐衰弱。”

3、目前的教育体制与传统的手工艺传承是矛盾的。

基于现在的义务教育,统一化的教学课程已经无法容纳手工艺的专项学习。不像丁黎良、张旦秋老先生一样,在年少时可以通过传统的拜师学艺,长时间钻研一项技艺。其中张旦秋老师就表示:“毕竟现在教育体系和我们那会儿不同。我们那时候改革开放,没有成熟的教育体系,更多的是自学,从十几岁开始学手艺。不像现在学生们忙于数理化等日常课程,时代不同啦,不能同日而语。”

4、传承成本高。

除了年轻人的主观传承意识薄弱外,竹刻其本身技艺的特殊性也导致了其传承成本高的问题。竹刻艺术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更需要物质、兴趣的长久支持,除此之外竹刻是一门基于绘画、雕刻的创作型技艺,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张旦秋老师表示:“竹刻这个工艺品比较特殊,学习周期长,起码五年才能学到一定的高度,很少有人坚持和长期学习。竹刻的学习不是一日而成,需要十几年的功夫积累,要有自己的审美体系。”

四、嘉定竹刻的传承现状与前景分析

在国家和政策的扶持下,嘉定的传承方式目前主要为为两个方向:面对竹人,首先通过成立嘉定竹刻艺术协会扶植和培养竹人,其次是创建嘉定竹刻博物馆提高作品交流。除此之外,面对大众,在学校植入竹刻兴趣班,以及高校开展竹刻艺术体验课。但是在采访中,竹人或多或少认为目前的传承方式较为“隔靴搔痒”,原因主要为目前的传承方式流于表明的宣传,无法吸引真正热爱并愿意付出时间学习的人,市场也依旧局限在稳定的艺术圈。

关于传承问题,笔者認为艺术只有先保留下来,传递下去,传播出去,当其拥有一定知名度,再去深谈其高雅的艺术品味,耐人寻味的把玩方式,才能与时代共同携手下去。竹刻传承需要另辟蹊径,寻找到更合适的渠道,去打开新的市场。抓住目前年轻消费者的艺术需求,在保留艺术价值的同时探寻与文创、互联网的结合之路。例如目前抖音专注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国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88%,在抖音上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除了大流量的支持,抖音也邀请专业视频制作、运营专家对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培训,并注册账号发布视频,为非遗传承开辟新的平台和渠道。

虽然互联网传播存在其难以真正传达艺术真谛,容易商业俗化等的危险,但是在整个传承危机下,互联网人也在寻求商业与艺术的平衡。当然非遗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一个依据互联网载体传播这么简单,传承包含了更复杂的技艺、审美、文化乃至精神的传递。如何找到正确有效的模式,需要我们年轻人利用新的媒介和新的时代精神去维护这份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燕小明,陶继明编著. 嘉定竹刻[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4.

[2]  燕小明.嘉定竹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J].紫禁城,2013,(第6期).

[3]  沈旸 抖音救匠 亿邦动力网(公众号)2019.9.18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