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2019-10-21林德武
林德武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第一接受专业阅读教学的地方,同时也因为小学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的重要阶段,在此前提下,可见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尤为的重要。其中小学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我分析方面都是有所不足,因此自主阅读方面仍处于弱势。本文则是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探究自主阅读教学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以符合现代社会中小学学生的成长需求。
关键词:小学学生;自主阅读;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自主阅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思维模式,以此令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得到科学的成长。在信息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环境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模式,以往单一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小学学生在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的基本获利可分为三个方面:赏析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因此教学策略则要以此为基础,完善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化。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自主阅读教学,首先应以小学学生的需求和特征,如:小学学生的思维模式、在阅读方面的专注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性格化特点等。而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小学学生对语文阅读的需求,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很容易对学生的思维模式造成固定和限制。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笼统和存在统一化的特质,同时指向性被严重的干预,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等。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语文教师,虽然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最终会把答案进行统一化的处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欲和阅读欲逐渐降低,个性特征被抑制的同时造成严重的被动型学习心理。
2.表面化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在阅读教学中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影响最大,而学校的教育理念则直接决定了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具体教学细节。因此,当学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的短期成绩为核心,自主阅读教学的目标也就和考试成绩相联系,因此直接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表面化,多数小学学生往往无法认识到阅读内容的深意。
虽然短时间内令学生的学习效果快速的得到提高,但从学生长远的学习和未来的成长上来看,没有有效利用阅读的价值和功能,学生的学习态度没有发生改变,在知识量提高的同时,心智成长缓慢。
二、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新式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各种各样新式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其中,创新思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很多小学学校和教师都忽略了一点,在现代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创新”是以解决以往就存在的教学的问题为目的,令自主阅读教学更符合小学学生的需求,教学更有效,价值更明显。
此类运用于语文阅读中的创新式教学策略不是重塑,而是以現代社会特征以及现代文化环境的特征中小学学生的需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因为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科技或文化的发展特征都存在多元、快速和变化三大元素,从而令小学学生的赏析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需要得到全面的培养。小学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更多和更复杂的问题,因此现阶段的基础性教学则尤为重要。如:游戏化、生活化教学模式以及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综合运用,因此此类教学方法基本是从西方引入到过呃逆,而中西双方的文化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在运用较新式的教学方法时,首先保留核心的教育理念,而具体的教学方法,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设置具有实际价值的教学模式。
2.以学生想象力和赏析力为切入点。在重庆人民大礼堂举办的“第二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数位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指出,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令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针对这一点,语文教师教授学生利用联想式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让小学学生想象自己身处文章中的情境,想象自己第一时间的感受,然后通过分析带入部分的文章,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小学阅读教学中会出现不同时代背景的文章,其中会有历史的转折点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去想象当自己面对文章中的难题、危机以及成功与失败时应该怎样做。在联想的过程中,第一,小学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学生阅读时的想象力可以被充分的调动起来;第二,当学生遇到难以想象或感到想法被阻碍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令文字转换为生动的影像,以协助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3.阅读与绘画的结合。为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让想象力化为实际,从而变为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则可把自主阅读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小学学生因性格关系,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喜好也各有不同,常常存在不同学生对阅读内容印象不同的情况,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想象力,则可让学生把自主阅读过程中,喜欢的场景或人物进行绘画,绘画的内容可以是固定的一个文章段落或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部分,同时亦可加入简单的文字描写。当小学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化为可观的图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阅读与表演相结合。提高小学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效果,是保证自主阅读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应用过很多方法,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很难让学生保持稳定的自主阅读效率,从而令其拥有积极的阅读意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所阅读的内容无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应用于实际中。针对这一点,首先教师需要赋予学生足够自由的表达空间,同时塑造学生较积极的阅读心态。第一,为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第二,把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应用于实际中。学生可以按照原文内容直接表演,也可以文章为基础,改变过程或结果。在这种模式下,小组就就具备了多种身份元素,可以让全部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中,在利用表演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的同时,也令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三、结语
随着国内教育产业的不断进步,小学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健康等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现代小学语文的自主阅读教学,应改变以阅读量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转而以对小学学生长远性的影响为核心。
参考文献
[1]李渊盛.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5(17).
[2]焦云飞.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33).
[3]胡智恩,袁明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