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高阅读素养

2019-10-21李婷蓉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

李婷蓉

摘  要: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多种朗读方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优化小学朗读教学设计,注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行为,提倡学生在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朗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提高阅读能力和质量。

关键词:朗读兴趣;朗读习惯;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能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陶冶个性情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积极倡导个性化的朗读。

一、激发朗读兴趣是激活朗读教学的源头活水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朗读的兴趣。在朗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朗读兴趣呢?教师应在朗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朗读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朗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朗读愿望。朗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朗读兴趣。

二、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朗读

作为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先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先行朗读,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图以及教材编者的思路和意图,从而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了解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朗读心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读书,顺利地实现“内化”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朗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朗读,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学生需要通过有感情地重复朗读“: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里蕴涵的思想感情,充分认识到文字的变化多姿和鲜活美丽,这比教师千百次的枯燥分析更能使學生从心灵上接受与理解。

三、在朗读教学中挖掘创新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朗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我们应该从各年级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不要只盯着本年级的目标。如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可以按“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中高年级也可以按照“读通――读懂――品读”这样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这里强调“品读”,按照年级的不同有一定的培养欣赏、评价能力,这样逐步培养探究性朗读和创造性朗读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创新点,启发学生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作者在第一段写看到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作者当时不明白。在此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想可能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我们也可挖掘一些创新因素,设计一些“扩展性练习”,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潜在的情节等,进行富有创造而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句段扩写,留白(省略号)补写,结尾续写等等。

四、注重积累,培养朗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一)打好基础形成朗读良好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完毕后,就要不容置疑的开始引导学生朗读注音读物,比如有趣的童话等,读完后要引导学生汇报你都读懂了什么。不论学生汇报的怎么样,都要运用正强化使学生感到读有所获。

(二)坚持朗读,日积月累。要舍得放弃课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勇于割舍,敢于替换。从各种书籍和网络上寻找适合学生朗读的文章及书目,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加大朗读的量,当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时自然而然就拥有了热爱朗读的好习惯。

(三)朗读链接。以课文为基点,向整篇原著扩展;以作者为起点,向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文本为基点,向同类题材扩展;以内容为基点,向其他作者、不同文本扩展。例如学过《月光曲》这篇课文,就围绕月光曲这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古今中外有哪些作家的文章涉及月亮的,顺势引导学生归纳出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琵琶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等一大批描写月光的优秀佳作。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作者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描写月光,这样,学生又会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朗读的天地。

(四)读整本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材的“延伸点,利用《课外补充阅读》等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朗读方法,进行朗读训练,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兴趣盎然的课外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具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础。对此,语文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朗读教学的本质,发挥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教学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关注文本,做到在朗读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雷润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5(10).

[2]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欧瑞兰.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小学语文教育,2009(12).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