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离化叙事手法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
2019-10-21王帅琦
王帅琦
摘要:“间离化效果”理论打破传统戏剧中“第四堵墙”,使观众对演员所描述的事件和场景不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是积极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观众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分析该事件的立场。本文从布莱希特“间离化效果”理论视角出发,对《黄金时代》中的间离化叙事手法进行分析,从而在理性的层面与观众产生联系,激发出观众新的主体性。
关键词:间离化效果;叙事手法;《黄金时代》
一、理论视域:“间离化效果”概述
布莱希特独创的非亚里士多德剧——叙述体戏剧,其主要核心理论为“间离化效果”,这一理论于1936年布莱希特在他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间离效果》论文中首次提出。德语 Verfremdungseffekt,及“间离效果”,是从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产品与劳动者之间关系中使用的 Entfremdung (异化)一词衍生而来,也被译为“estrangement”,“distanciation”或“alienation effect”。[1]布莱希特所提出“间离化效果”颠覆传统戏剧中身临其境的境界,特别是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体系大有不同。需要观众带有辩证的思维去思考戲剧中的种种而不是被剧作牵着鼻子走。
二、案例分析:“间离化效果”在《黄金时代》中的应用
布莱希特在《辩证法与陌生化》提纲中写道:“间离化作为一种理解(理解——不理解——理解),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2]《黄金时代》这部影片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间离化叙事运用通过这三个层次来挖掘。该影片主要线索是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的一生。许鞍华导演选择演员汤唯饰演萧红的角色是因她的形象被人熟知,这就完成了理解的第一个层次。但在《黄金时代》中汤唯的身份和行为却是非常态。影片开头,汤唯对镜头独白:“我叫萧红,原名张乃莹...”对萧红的身世进行讲述。《黄金时代》影片一开始就给与了观众全新是观影体验,使观众感到意外和不理解。这样完成演员与角色之间的间离,同时也完成了理解中的第二层次。在《黄金时代》中通过萧红的扮演者汤唯的对镜独白的间离化叙事手法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汤唯的气质与萧红的气质十分贴合,使观众意外的发现这种叙事手法具有前所未有的新奇,从而在其中产生共鸣。
亚里士多德看来,戏剧舞台中通过演员、剧情等多方面视听语言的配合,为观众制造一种感同身受的假象并在其中产生共鸣。演员在选定角色表演时,深陷自己所演绎角色中,观众和演员之间相隔一面墙,《黄金时代》这部作品中,打破“第四堵墙”避免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跟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情况出现。在影片开头萧红讲述小时的故事,其中在家中的后花园捅鸟窝的场景形成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间离效果。《黄金时代》中充满着大量人物对镜口述和角色扮演。但与传统叙事的表现方式不同,《黄金时代》中不提倡将故事情节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效果。《黄金时代》中萧红的弟弟张秀珂与姐姐分别后,在雪地中走着抬起头对着镜头描述姐姐逃离后再也未曾与父亲见面的场景;萧红与丁玲聊天时,丁玲说:“我在写《莎菲女士日记》的时候...”自然的对镜说话,一下子将观众从剧情中国抽离出来,使观众不再被剧情所吸引,而是明白和了解这段历史、人物、剧情都是扮演出来的。
三、“间离化效果”对观众主体的吁求
“电影倾向于把自己伪装成历史,从而把陈述作用的主体分裂为两半——未纳入影片中的真正主体和本文关系中的虚构主体,观看的主体正是与虚构主体的位置性打交道”。[3]电影通过声画讲故事,观众主体和电影叙述者的虚构主体之间认同关系。传统电影叙事通过画面的连续性快速变换使观众产生先验主体的幻觉。这种先验主体的位置使观众有了电影故事中的视角优势,同时也让观众能正确的区分电影的故事世界与现实。电影间离化叙事则与传统的电影叙事有着截然相反的效果。间离化叙事不再让观众身临其境,而是刻意制造叙事障碍,阻碍观众投入电影故事之中,制造“间离”效果,从而使观众和电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理性的区分与看待电影故事世界与现实世界。为了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理智的区分电影与现实,电影运用间离化叙事效果使观众不再置身于电影故事世界当中,当“理智的活动代替了情感的纠葛,观众成为作品的共同创作者,而不仅仅是欣赏者”时,[4]电影才能“展示世界的进程,以便最后能改造世界”。[5]随着电影空间及人物身份的转换,观众的视角也要随之后拉,除了电影的故事世界之外,还要聚焦于电影之外的现实世界,甚至是自身,反思电影所表现的意义和现实世界及自身的关系。不管是移动视角的观众主体还是对自身的反省,都需要观众积极地参与影片意义的创作,与电影本身进行对话,观众成为一种新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Tiago De Luca.Realism of the Senses in World Cinema:The Experience of Physical Reality By Tiago De Luca[J].I.B.Tauris,December 5,2013.
[2][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丁杨忠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07.
[3][法]克里斯蒂安·麦茨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240.
[4][英]马丁·华尔希.复杂的观者——布莱希特与电影[J].电影艺术译丛,1979 (03): 170-188.
[5][德]贝·布莱希特.间离效果[J].电影艺术译丛,1979 (0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