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影语言的视听合一
2019-10-21金芳芳
金芳芳
摘要:电影视听语言是导演通过运用影像与画面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叙事表达与传递情感。导演决定了影片的主题内容与呈现方式,但无论如何变化,电影的语言表达都必须遵守视听合一原则。电影语言与文学剧本不同,文学剧本主要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进行语言表达,而电影是将这种书本文字转换成具有动态性与直观性的影像画面与声音,直接对受众形成视觉与听觉的感官刺激,进而传到受众的大脑与心灵。相比于文学剧本,电影语言兼备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刺激,而只有视、听元素二者相互统一完美配合后,影片才能更好地表达深层寓意,也才能给观众更美的观影感受。
关键词:视听语言;电影;视听合一;蒙太奇
在电影语言亦可称为视听语言,即影像元素与声音元素,它们分别通过对受众产生视觉与听觉刺激,来叙事造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一部成功的电影必然做到音画统一、视听合一。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影语言表达也出现了变化,电影人在追求深刻叙事表达的同时,开始探索如何能更吸引更震撼观众,更能刺激观众的感官,而观众也开始越来越青睐那些既能把故事讲得透彻,又能为其带来视听冲击的影片。这对电影的镜头运用、画面构图、色彩灯光以及音乐等元素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除了这些问题,视听合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音画蒙太奇不但会给影片带来更深的寓意,也会给观众一种特别的观影感受。
电影是视听语言,它由视觉影像元素和听觉声音元素结合组成,一部成功的电影必然做到了音画统一、视听合一。视听语言是将语言文学的剧本转换成影像元素和声音元素,综合表现在一起形成视觉听觉感官上的一种新的非文字语言,更好的直观的表现剧本主题、情节、内容。电影是视与听的结合,面对的是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以图像和声音作为表达形态,借以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传播。视听语言,首先是“视”,即“影像”,除了演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外,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有:构图、景别、角度等。然后是“听”,即“声音”,则主要包括人声、音响、音乐。
一、电影语言中的视觉元素——影像
电影语言中的视觉元素是作用于观众的视觉而存在,它对人形成了第一感官刺激,电影中影像除了演员们的表演、画面造型以外,还包括构图、景别、运动、角度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景别是指拍摄镜头时,被拍摄体占所呈现画面的范围比例,可以说明影像中各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景别主要分为五大类,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影片通过不同的景别表达不同的寓意,从而调动受众的心理跟随影片而有所变化。第二,构图。构图是从画面整体出发,以使镜头画面的构成方式成为一种视觉语言表达。构图分为两种,即规则构图和不规则构图。规则构图是追求影片画面的平衡与和谐;不规则构图则指通过镜头的拉伸、推移等导致画面出现不正常、不平衡的状态。第三,色彩。影片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进行视觉语言表达,不同的颜色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与心理变化。比如张艺谋的影片较多运用红色来进行表达,以衬托影片主题。第四,剪辑。采用非線性编辑对镜头的逻辑重新组合,即利用蒙太奇的思维观念对镜头进行分切的剪辑。
二、视听语言中的听觉元素——声音
在影视作品中,虽然以视觉影像画面为主,但声音元素也是必不可少,并且与影像的合理配合也是成功的关键。声音元素包括人声、音乐、音响。在一部电影作品里声音非常重要,正如美国学者波布克强调声音在电影中的重要意义时所说的那样:“一旦没有了声音,无论画面拍得多好,剪辑得多好,仍然不再有真实感,因而也失去了感染力。影片的速度也好像减慢了,结果常常是看到一系列照片。”
第一,人声包括三种形式,对话、独白、旁白。其中对话是使用最多最重要的形式,是指电影中人物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语言。独白指影片中人物自我抒发与表达,这种形式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刻理解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旁白指以画外音的形式进行人物语言表达。第二,影片中的音乐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声音,对整部电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音乐则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第三,音响是除语言、音乐之外,电影中一切声音的统称。它包括自然音响、机械音响、动作音响、特殊音响。
三、视听语言中的音画统一、视听合一
(一)视听合一赋予影片和观众更深的确定性
在影片中,音乐具有“多释性”,而画面给人一种内容确定性,二者需要相统一,当音乐与画面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之后,影片中的画面才有明确的表达内容,观众也更加认同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影像刺激着观众的视觉神经,观众能够直接的了解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场景氛围以及演员通过表演表达的内容,但是若没有声音的辅助,观众就得自己去猜画面以外的表达。例如2019年贺岁影片《飞驰人生》,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主人公与对手飞驰比赛的画面,却没有听到赛车的声音,就很难感受到真正的竞争激烈程度。影片声音刺激观众的听觉神经,观众就会更加理解也更加相信自己的眼睛。声音所营造的银幕虚拟时空中的真实听觉感受,对影片的表情达意进行了客观、明确、具体的说明,会给观众一种很直观更准确的观影感受。同时,音乐的“多释性”与具体的影像内容相结合,加上影片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制约,致使观众审美体验也被限制在特定的影片环境与人物关系中,进而引发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电影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具体化、直观化。例如,在表现大型史诗片的风起云涌时,画面要与音乐相配合反映出特定的时代背景。观众通过这种视听配合,就会直觉地领悟到这时影片所暗示的是什么。
(二)电影中的视听合一可以表达影片中特殊的寓意
“视听合一”是指电影综合艺术要通过画面与声音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同时画面与声音的内容搭配要相符,能够使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合一,共同作用引起心理共鸣。蒙太奇是电影艺术表达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既可以辅助电影叙事,也可以进行艺术审美的表现。它对镜头画面进行不同的组织与安排,使影片出现更加深刻的叙事与情感表达,这是画面蒙太奇。同时,当我们把声音进行不同组织安排,或者把声音与画面进行不同的组织安排,也会同样形成1+1>2的效果。声画蒙太奇、音画蒙太奇包括声音与画面之间复杂多样的结合方式、表现形式,也包括了在有声电影整体声音布局中,音乐、自然音响和人声三种元素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声音和画面是两个构成电影的基本要素,怎样做到声画合一、视听合一呢?首先应该声画同步,声音应作为画面的辅助而存在,为画面进行补充解释说明。声画对位也是很重要的,影片中的声音与画面分别作为独立的艺术元素,不是声音辅助画面,而是各自根据自己的规律表达不同的意思。最有特点的是“音画对位”,声音与画面不再是同步结合关系,而是反相对比。电影音乐的情绪与画面中演绎的内容所表达的情绪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关系,观众会因为视觉与听觉的强烈对比,而引发心理的强烈情感反差,这种方式会更加丰富深刻的表现了影片的审美与内涵。
例如在奥斯卡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就有这样的表达,在集中营的操场上,被迫赤裸的犹太人们惊恐屈辱的等待纳粹医生为他们进行体检。而相反的是,纳粹士兵们轻松自得,一边验收着“战利品”,一边欣赏着艺术歌曲。留声机里反复播放着高雅文明的音乐,而另一面的场景却是“人吃人”的野蛮行径。尽管观众知道这种强烈对比是导演刻意而为,但此时更让观众心灵震颤的“高雅面前的屠杀”。此处的音画对位,达到了强烈的艺术表现效果。画面与音乐间这种强烈的不和谐,这种丰富强烈的表现形式,使影片更具冲击力,更能走进观众的内心。
在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元素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像画面中的构图是否合理,景别转换是否自然,色彩应用是否适合以及影片中音乐音响的应用是否能辅助画面都非常重要。因此只有提高影视作品视听语言的质量,同时重视运用音画蒙太奇使视听觉元素达成合一,使影片中的画面与声音通过特定的组合排列,进行更为深刻的表达,对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强烈刺激,才能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如身临其境,切切实实的体会到影片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从而更加体会到影片所表达的审美与精神,最终实现影视作品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禹含.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2 (77).
[2]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294-300.
[3]易璐.浅析电影视听语言中的影像与声音[J].百家争鸣,2008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