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李伯尔曼钢琴作品《奇异石雕》(Gargoyles)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2019-10-21徐航

黄河之声 2019年20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创作特点

徐航

摘 要:李伯尔曼作为现代派作曲家,擅长在融合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派创作技法。这首《奇异石雕》(gargoyles)是他将古典与现代,形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出色钢琴代表作品,其中的第四乐章更是极富矛盾冲突。本文主要根据创作和弹奏的特点,探讨了《奇异石雕》(gargoyles)中第四乐章的创作特点及风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现代派创作技法中一些演奏难点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李伯尔曼;创作特点;演奏分析

洛维尔李伯尔曼出生于美国纽约,是一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儿时开始学习钢琴,少年时开始学习作曲。16岁在卡耐基音乐厅首演自己的作品《第一钢琴奏鸣曲》1号。1987年,李伯尔曼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的音乐艺术博士学位。一直以来他的音乐作品涉及种类很多,包括钢琴、长笛、单簧管、歌剧等,音乐风格调性鲜明,音响效果丰富多彩,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一、创作简介

(一)作曲家的音乐风格

20世纪前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序列等风潮的席卷,李伯尔曼的作品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他的钢琴作品听觉效果强,同时受美国本土音乐影响,所以不同于其他现代派作风,他更注重在让听众理解的基础上,去做情感的处理和炫技的發挥。他擅长在保持了古典时期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和如歌旋律的基础上,再运用现代派创作技法,从而表达出他独有的音乐形象。

(二)创作分析

《奇异石雕》(gargoyles),李伯尔曼创作于1989年。gargoyles书面上翻译成“石像鬼”,即古老教堂神话中的怪物石雕,多用于忏悔或祭祀等。而因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已然出现了强调可听性的回归调性浪潮。所以,在这部作品中李伯尔曼更侧重表达一种神秘紧张、怪诞不经的情绪,而不是具体去描绘一座怪物雕像那么形象具体。

不同于其它较为传统的钢琴作品,它由四个独立不同的小品组成。无论是速度、曲式、和声织体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其中第四乐章就是整首作品中戏剧冲突最强烈的一个部分,也最能体现李伯尔曼的和声色彩及炫技技巧。怪诞的音乐形象已经从之前慢慢拨开云雾,神秘的忽隐忽现,到最后完全显露出凶恶丑陋的嘴脸,乐思伴随着乐曲材料的急速发展,进行不断的转开与变化。尤其在作品本身中,作曲家一方面有意的采用古典时期的“主题”作为核心材料,但是又不屈居于简单的旋律界限,并没有单一的使用某一个调性和弦去塑造形象,而更多的采用相关音级关系去组成核心主题,推动整曲的个性化发展。整首曲子充满现代派创作气息,需要直接有力的演奏和细腻的细节处理,才能达到轰鸣且丰富的音乐效果。

二、作品的演奏难点探索及解决措施

作为身居现代派音乐潮流的美国作曲家,李伯尔曼将现代派作曲风格和古典音乐作曲风格却融合的天衣无缝。他善用古典曲式结构,强调旋律的主题性和可听性,通过对自身内心情感的表达,从而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所以,在演奏他的曲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旋律

18世纪的欧洲,旋律对于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人们更推崇于朗朗上口的旋律,希望在音乐中听到更为透亮的声音。而李伯尔曼在尊崇旋律至上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派创作技法,和弦竖向对撞,整体乐句成块状线条,或如歌的旋律,或突然安静转而又灵动扬起,整体旋律线条极富变化与冲撞力。

如图例1中所示,标记A和标记B皆是主题核心音程的变化,分别是小三度和小二度,其音高显然也不是古典乐派上的旋律走向,音响尖锐紧张,动机坚定了怪诞奇异的基调,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题材料,但是更体现了现代派中以一个核心材料来主导旋律,从而控制整个乐曲旋律走向的创作技法。短促密集的八分音符构成的极近上行的旋律线条,好似远处就有一个丑陋的怪兽,正虎视眈眈的即将出现在面前一般。横向与纵向对撞形成的和弦,清晰且明确,略成块状的音块带给人不同寻常的音响效果。此处的旋律线条充分体现了现代音乐的创作效果,用色彩奇异的基调,灵动张力的音响渲染出了李伯尔曼独特的风格化音效,为后面材料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触键

钢琴演奏中手指的触键方法基本分为指尖的垂直触键和指腹的水平触键。前者音色干净利落,后者则显得声音更加平稳均匀。想要演奏出令人满意的音色,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不同的演奏和不同的强弱对比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gargoyles》的第四乐章中,作曲家为了塑造怪诞不经的形象,需要把音乐推到极致的紧张氛围中去。也就要求演奏者在此乐章中,拥有手指尖的高度颗粒性,才能突出音符的急促与短暂,从而烘托出作曲家要求的紧张氛围。

如例2所示,此时乐曲速度已经要求在渐强中加快,强拍上的双音组成了外声部的主旋律,内声部由四个三十二分音符组成,主旋律是大三度的依次递进,三十二分音符的急促行进又是对大三和弦的分解补充,所以在演奏过程中,就需要演奏者分别采取不同的触键方法。双音引导的主旋律需要演奏者充分勾住指尖,快速准确击键,提肩抬臂,使音响效果在短时间内更有震慑力。而内声部的处理则需要整体的指腹贴键行进,通过手腕带力,平均用力,配合手腕的转动来保证力量的传递,一摸而过,使得音色朦胧迷幻。在弹奏时,指尖的“点”与手臂的力量运用相融合,以获得精致的音色。如此错落有致,光怪陆离的音响效果正是李伯尔曼所一直追求的。

(三)踏板

踏板的运用对于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起到一种润色作用,踏板的深浅、滞留都决定着音与音之间的叠加性和连贯性,前后更换踏板与频率也决定着音乐的流畅性与清晰度。踏板随着音乐的表达随之变化,拍子来回交替,乐句在连贯之间也是需要轰鸣效果的(如图例3)。

随着音乐的走向,在每小节第一拍的重音符上,踩住踏板,一直持续到整小节结束,也就是一个小乐句的结束。并采用慢起快踩的原则,造成音乐绵延不断的效果,这样既增强了音乐效果,强调了主旋律的主观色彩,同时又使一个乐句悠长连贯,把音乐推向一个又一个华丽的高潮,从而达到不断轰鸣的效果。

(四)情绪

李伯尔曼的音乐作品风格极富感染力,塑造的音乐形象也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第四乐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此处切断式和弦和长乐句交替进行,分解和弦的琶音犹如呼啸而过的狂风,随后出现的如雨滴般密集的音符犹如突然出现的群魔乱舞,让人莫名的恐慌与紧张。那么在理解了作曲家的意图以后,对于长乐句的处理,我们需要做到连贯却不粘键,犹如流水般动人。而后出现的密集和弦,灵巧且均衡,不仅对手指尖的控制力度要求较高,更要充满力量的快速击键,而每小节强拍上的和弦,更需要以掌关节为支撑,力量自上而下的放到手指上,运用自然重量,奏出浑厚的和弦音响,动力性的推动音乐的进行,对演奏者的力量分配及指尖技巧无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语

总体来说,这首作品展现了李伯尔曼的高超艺术造诣和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演奏技法独特,他的创作根植于形象,却升华于意象。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古典浪漫音乐的规整严谨,也可以看到现代派音乐元素的新颖奇特。他的作品中现代派创作技法的思考,也是十分耐人寻味。李伯尔曼的音乐作品对于现代派钢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不仅让演奏者,更让大众更好的感受了现代派音乐的魅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潘黄龙.现代音乐的焦点[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2009.

[2] 王喆飞.洛威尔·李伯尔曼钢琴作品音乐风格分析[J].艺术探索, 2013,06:90-91.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创作特点
古筝重奏曲《沙漠玫瑰》的演奏分析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
《红楼梦》音乐的创作特点及风格分析
朱良镇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概述
论南宋诗人孙应时山水纪游诗的特点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点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
斯克里亚宾b小调练习曲Op.8,No.3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