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10-21崔丽虹赵玉昌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中学班主任

崔丽虹 赵玉昌

摘 要:在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已然成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一环。因为在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需要凝聚科学力量、技术力量、思想力量,而这需要大量具备科学意识、知识技能、先进思想的优秀人才积极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因为中学班主任处在最基层的管理者这一位置,所以其在班级管理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将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为了打造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优秀班级,因此分析了当前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引言

中间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但是中学生的自律能力还比较低,所以需要班主任在自身科目的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做好班级的纪律管理和班级整体学习气氛的调节,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校效率,让班级形成相对活跃、向上的学习热情氛围。但是部分班主任因为个人能力或者是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做得并不够好,本文對此进行探讨,并给出提升班主任工作效果的对策。[1]

一、中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1.担当学生的领路人

当学生们从小学跨入初中后,他们开始对自由、自尊以及私人空间有所向往,他们的思想逐渐成熟,并且想要更好地去实现自我,想要更快地成长起来。而在这样一个阶段中,班主任就承担起了很重要的责任,不仅要做到教育、引导、管理和沟通,还要时刻关注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关心和帮助他们,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做好学生的领路人。[2]

2.充当各方关系的联络员

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对于班主任来说,在这条关系链中,班主任是连接各部分关系的纽带。在学校,班主任要创造并维护和谐的教学环境,发现各科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小摩擦,并协调其关系。在课外,班主任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了解学生课后的详细情况,针对不同学生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找出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二、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中学阶段,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班级当中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展开,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加强班级的管理,制定较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是因为在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之间又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不仅要一同生活学习,还要一同参加班级集体活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约束其行为。然而实际的管理工作与理想中的效果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班主任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缺乏一项完善的体系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而有的班级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却没有按照制度规定的相关要求来管理,这就使得班级管理工作趋于形式化,同样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而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就是班主任自身管理水平相对较差,这都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难以规范有序地完成。

2.学生自觉性相对较差

在中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在找到科学有效且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一点上还不太容易,因此,即使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会有困难,会感到吃力,学习成绩可能也不尽如人意。还有一点就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自控性,可能会出现违反班级纪律乃至学校纪律的现象。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配合任课教师全面地进行班级的监督和管理,会影响班级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对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1.加强培训,提升班主任管理素养

班主任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效果,而班级管理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绩提升和个人能力的锻炼,所以要从班主任自身入手,提升班主任的个人综合素质,让班主任能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尽职尽责,同时从个人言行上做到表率作用,继而让班级的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学习和成长。班主任素质的提升既需要学校组织专门的学习培训机会,又需要班主任自身有责任意识,通过自己有计划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班级管理能力。

2.健全班主任管理工作体系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努力消除管理工作中的功利化问题,因为管理工作的功利化很容易导致班级乃至学生发展的畸形化。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要正确掌握管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状态,加强对其各方面的约束和管理,同时也要顾及班级的文化管理和活动管理,将多重将多重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要制定科学合理并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管理规划,以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初中班主任工作“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好管理工作规划,才能够在变化的班级事务管理过程中,保持既定的管理重心。

3.建构和谐民主的管理机制

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最好的管理措施是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机动性,促使其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降低班主任管理压力,同时还能增强管理实效。然而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班主任有效建构起和谐民主管理机制,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及自主管理工作之中。

结语

中学班主任不仅要很好地完成科目教学任务,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班级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管理当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从而不断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有效地为中学学生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优化中学学生的的学习环境。还能十分有效的培养中学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构建统一和谐的班集体。此外,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生活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为班级工作打好基础,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泽雷.中学班主任的工作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38.

[2]张国兴.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28):227-228.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中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