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探讨

2019-10-21赵学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模式以人为本

赵学英

摘 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学校管理又是一项繁重而困难的任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因此本文从“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从而优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学校 管理模式

受传统小学教育的管理理念的深刻影响,教师在应试教育模式中越来越注重学生成绩,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从而使学生成为了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学习机器。“以人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校要将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到位,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滞后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度,即使所谓的大城市已经推崇了新时期的教育管理观念,但还是有很多小乡村信息传递缓慢,仍在实施着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理念下,老师更重视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不关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生活中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的能力。现如今的很多小学生都只知道问题的答案,却无法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在这个背景下学校展开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可以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另外对于学校管理人员来说,陈旧的教学管理无法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良好的学习习惯。[1]

2.管理体制行政化强

现如今的绝大部分学校还是如同机器一般地进行教育行政工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惯性。小学老师听从年级主任的差遣,年级主任听从小学校长的指示,而小学校长则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按部就班。校长作为拥有着最大决策、指挥、人事以及财政权力的人物,直接造成学校工作活力低下,缺乏创新,老师积极性低,学生更是受苦受累。[2]

3.管理缺乏民主

小学教育因为采用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工作不规范,导致管理缺乏民主化。单纯地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与指挥,不敢有任何异议,有苦说不出。新课改中的新教师观提出,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也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因此衡量一名教师的标准不仅是学生成绩的好坏,更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能力的高低。[3]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优化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探讨

1.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针对于学生实施的科学发展理念,强调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即使是小学生也有自己的个性、喜好和习惯,因此教师们也要将其当作独立思维的人来关心、理解和尊重,实现其全面发展。教育管理属于比较庞大的管理工程,管理的目的不但要确保学校健康和谐的发展,更要确保全校师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与学习的水平的同时,老师也能在教学质量与管理能力方面有所进步。小学又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下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高,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同时性格天真烂漫,这就要求新时期下的教育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教师更用心的做好本职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2.“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策略

首先小学学校需要落实民主管理,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民主管理制度,例如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评教师及校长的制度等,改革传统教育,下放管理权限,允许各地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教育结构,允许每个学校自主选择教育模式,多倾听教职工及学生的心声与意见,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让学校管理更加民主、科学、合理。

其次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基础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及创新思维。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通过学校管理者及全体师生的共同作用和努力,其方法也多种多样,第一,学校的整个环境布局需要充满文化气息。学校可以在教学楼走廊和班级里张贴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看到并学习到文化知识,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从而增强他们的自身素养,同时要注意,内容素材的选择、如何更方便师生阅览等的设计绝对不是管理者自身一锤定音,而是应该收取师生建议并且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出令所有人满意舒适的校园环境。第二,学校要把校园文化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如今很多小学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或者比赛,但参加的人员却可能总是那么几个,甚至名次都已经内定好了,学校开展这些活动应该并不是为了让某些学生获得奖状这种表面的荣誉,而是应该让全体师生都可以融入其中,享受活动的快乐,并且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将“以人为本”理念的优势充分发挥,从而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最后需要科研兴校,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提出现代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换,由传统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新型课程的开发者。所以,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教育思想和综合素质,举办讲座和科研让教师踊跃参加,并平等参与其中,另外评价教师机制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以轻结果重过程的指导管理理念使教师也能不断成长、进步。

3.融入“以人文本”理念的途径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开展情感管理。判断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不仅仅是依靠升学率,更是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如果学校管理过于严苛,就会很大程度上引起师生的反感,甚至引起矛盾,从而不利于学校发展。所以,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投入情感,才能与师生产生共鸣,更好的配合管理者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为学生良好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如今的小学生个性越来越明显,性格多元化,学校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展示学生自己的机会。不能再一味的以成績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如今小学学校管理的必然之选,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真正贯彻落实到每个管理者身上,才能有效提高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小学教育事业未来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水林.“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89+91.

[2]卢殿山.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33-34.

[3]吴建瑛.“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21-22.

猜你喜欢

小学学校管理模式以人为本
关于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分析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