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9-10-21黄翠云王瑞娟于素梅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组间出血量

黄翠云 王瑞娟 于素梅

【摘  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6月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中,选择56例作为本研究的案例,均分2组,参照组28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讨组28例产妇接受预见性护理,观察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研讨组产后出血量2小时、24小时均较参照组的产后出血量低,同时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它能够对软产道的损伤明显降低,进而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77-01

临床上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如胎盘、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均可能导致产生出血,其中以宫缩乏力最为突出[1]。通常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超过500ml,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3%左右,也位列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2]。因此产后出血的防治尤其重要。本文选择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防治产后出血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6月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中,选择56例作为本研究的案例,均分2组,参照组28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讨组28例产妇接受预见性护理,观察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产后出血的效果。纳入标准:存在阴道分娩适应证的单胎足月产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妊娠合并症的产妇。

参照组:年龄20.7-34.9岁,平均(27.42±5.74)岁,孕期38.4-40.2周,平均(39.04±0.84)周,经产妇、初产妇比例11:17;研讨组:年龄21.3-35.2岁,平均(27.34±5.48)岁,孕期38.2-40.8周,平均(39.13±0.67)周。经产妇、初产妇比例10:18。两组产妇年龄、孕期、孕次等一般性信息有效可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28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入院的常规检查、住院期间监测生命体征、产后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的实施。研讨组28例产妇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分阶段实施:

1.2.1 孕期护理

于产妇的整个孕期均应实行定期产检,特别是产次在2次以上或存在流产史超过2次的产妇予以登记备案。为情绪不稳或心理变化明显的产妇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为其讲解分娩的方式、时间及生产时的痛苦、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让产妇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对产妇的作息、运动、饮食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强调充分的休息时间对产妇的重要性,并确保适量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增强子宫弹性及分娩时的子宫收缩,从而促进顺利分娩。

1.2.2 生产时的护理

在产妇进入产房,护理人员应告知其排空膀胱中尿液,开始生产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应密切关注,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组织救治。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妇的会阴部应进行保护,避免产道的损伤。还应对其胎盘剥离状况予以准确鉴别,同时协助产妇胎盘分娩,时刻关注是否损伤软产道,如损伤发生应及时予以缝合。

1.2.3 生产后护理

产后的2小时是出现产后出血的高峰期,此时应高度关注,全程监控,行勤巡视,认真观察。针对产时长或难产的产妇,如出现恶心、呕吐、脸色发白或血压降低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并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另外还应为产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剂等一系列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通过分娩过程称重法(采用纱布、会阴垫、产包等止血,术后予以称重,计算出血量)与产后容器称重法(使用容器收集产后出血量)进行相加得到,并记录产妇产后出血率。

定义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超过400ml或产后24小时超过500ml。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产后出血量)、计数资料(产后出血率)分别以(`c±S)与n(%)表达,以t、x2检验。P<0.05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

研讨组产后出血量2小时、24小时均较参照组的产后出血量低,同时产后

出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最为常见的分娩方式莫过于阴道分娩了,产后出血作为阴道分娩的常见并发症,原因主要在于子宫收缩乏力而致子宫腔内集中了大量的血流,同时子宫肌压迫血管止血能力随之下降[3]。预见性护理贯穿产妇生产的全过程,孕期、产时及产后分别加强护理措施,通过心理干预、饮食运动睡眠的正确指导,使得产妇整个生产过程的护理更加周密,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并为其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预防阴道分娩所带来的并发症[4-5]。

研讨组产后出血量2小时、24小时均较参照组的产后出血量低,同时产后

出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它能够对软产道的损伤明显降低,进而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刘亚玲, 杨保华, 李艳贺.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2):153-155.

[2]陈静.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 2017, 31(8):117-118.

[3]譚延红, 李蒲, 张心燕. 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探讨[J]. 医学信息, 2017, 30(2):53-54.

[4]黎凤花.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12):124+133.

[5]孙雪丽. 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v.31(6):152-153.

猜你喜欢

预见性组间出血量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