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杨建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杨建国

摘  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的音乐课程当中可以对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模式下,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改变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主动开展学习活动,学生们在团队中互相取长补短,思维交流并且发散善于创新,这对音乐的品鉴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音乐课堂  教学运用

合作学习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重点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进而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同时有力的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沟通当中交换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进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它能够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开展音乐学习时,他们自然会放松心情,迸发学习的兴趣。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组内4—6人即可,其中要有1—2名音乐素养较高的学生。这样能够让音乐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带动其他音乐水平较低的学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在学习到《踏雪寻梅》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唱《踏雪寻梅》,并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歌曲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歌曲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音乐有何特点?在相关音乐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先让学生开展相关讨论,然后再进行问题抢答,以竞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使组内各成员积极思考,并高效吸收相关音乐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通过小组合作丰富课堂音乐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所要展现的音乐形式,将具有不同音乐特长的学生编为一个小组,让学生相互配合,营造出一种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到《踏雪寻梅》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跟随录音学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讨论,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伴奏,让学生采取领唱齐唱等形式进行歌曲的练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结合,并把课堂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使学生深入感受并分析歌曲的结构和前后曲调的异同之处,同时,让组内成员自由选择调式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乐曲主题,或者发挥自己组内成员的不同优势,来将本课歌曲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小组合唱,也可以是齐唱,也可以是独唱,其他人发挥自己在乐器、舞蹈、口技等方面的音乐才能,使得整个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三、丰富学习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音乐教学研究中,学生总是对表现有强烈的渴望。这时候如果老师可以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当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学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表演活动,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团队精神。当教师安排小组表演时,他可以尝试让学生在音乐结束后自己安排舞蹈或歌曲,然后在课堂上表演。例如,在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让每个学习小组安排自己的舞蹈,从而激发学生情感,深刻体会乐曲中人间真情的可贵。同时良好的表现不仅激活了气氛,也丰富了主题内容。

四、从日常的教学点滴起渗透合作意识培养

为了使小组合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当渗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在培养学生群体合作意识时,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的某一点上进行渗透工作。例如,在七年级的音乐教科书中,在歌曲“祝福祖国”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演唱。这样的歌曲必须由学生协调配合才能成功唱歌。然后老师老师开展一个歌唱比赛,看看那一组的学生们在歌曲演唱配合上做得最好,这样可给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带来启蒙教学。

五、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这种创造能力更能得到有效发挥,每个人都有着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例如,在学习《冬之旅》这一单元时,学唱歌曲为《踏雪寻梅》,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和学习乐曲知识,学唱教学歌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系列与冬天有关的歌曲、交响组曲、钢琴协奏曲,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体裁、不同的作曲家所描绘的不同冬日美景。当学生扩充自己的音乐背景知识后,教师可以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首关于冬天的乐曲,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音乐评赏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在每次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将音乐课堂想象为一个音乐大厅,然后与学生一起欣赏美妙的音乐,并且在每次音乐赏析结束后试着让学生发表一下内心的感受。例如:让学生在课上欣赏《丝路驼铃》单元中的《青春舞曲》,当学生欣赏完毕后,老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发表一下对此首曲子的感受,并且对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生动的描述,在学生发表自身对此曲的感受时,有学生表示,这首曲子节奏欢快给人一种欢乐、喜悦之感。老师趁着学生此时对音乐的欢乐之感,可以再让学生欣赏一些节奏欢快的乐曲,像《琵琶》《冬不拉》等具有民族音乐风情的曲子,从而让学生找出这些乐曲间的异同,虽然它们都属于欢快节奏的乐曲,但是却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每次音乐欣赏结束后,书写一份关于乐曲的小诗歌,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对照音乐来欣赏彼此的诗歌,从而达到良好的情感交流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可以使他们在一起享受音乐,讨论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会演绎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为我国音乐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属于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洪叶.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新課程(中旬),2013(8):30-31.

[2]苏育楼.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分析[J].成才之路,2015(7):9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JJYKT19239)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