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019-10-21钟邦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学

钟邦梅

摘 要:新课改的兴起,人们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要求学生向全方位方面发展。孩子是国家的栋梁,不只有聪明头脑,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及健全人格。小学教学中,体育教学将健康第一作为宗旨,优秀体育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方式,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体育教学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学生 心理健康

社会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信息化及网络进入人们生活中,导致人们体能不断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发展动力,在新时期不只需要具有聪明的头脑,还应当有与之匹配的体能,健康的身体是人们发展的资本。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我国提供更多优质人才。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我国相关调查组织显示,我国多数小学生显现出心理问题,经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是由于精神力薄弱,抵抗力弱等引起。致使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多数家庭将重点放置于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这种不端的教育态度,使学生心理教学不足,使学生出现体能差,心理素质差等问题。

二、体育教学方法

(一)互助情景设计

无论哪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营造团结的学习氛围,体育教育也要遵循此原则。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间的配合,使学生养成互相帮助的习惯。使学生在他人帮助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接受合作,并乐在其中。

(二)培养学生团队拼搏信念

体育教学过程中多数采取课外学习方式,在做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游戏,使学生实现游戏目标,游戏选择应具有意义,比如使学生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使学生更加团结。体育游戏种类教学,比如拔河比赛及接力赛等,都能使学生团结互助。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团队体育活动为体育常见活动,这种活动能使学生缩短与教师的距离,教师能够与学生积极交流,使学生打开心扉,产生依赖教师的心理,教师通过互动方式,使学生认可教师,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活动,满足教学目标。

三、心理教育融于体育教学

(一)强化心理教育

体育为理论教学较少的学科,多数在实践中应用,体育理论薄弱问题为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体育理论学习方面,学校需予以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师能通过理论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能够使学生真正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共同培养,能够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不至于学生形成偏激的性格。

(二)因材施教

学生个性及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同,要求体育教师不断与学生沟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身体素质。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师观察到某学生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接触,教师可让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或者乒乓球运动中。而性格相对急躁的学生,则可以让其慢跑,打太极拳,若学生性格腼腆,教师可以选择体操活动,使学生形成活泼好动的性格。

(三)游戏教学

小学体育教育中,具有寓教于乐思想,小学生也是好动群体,热爱体育运动,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活动,也是小学生接受的活动形式。体育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切入点,通过游戏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每一位学生参加互动过程中,有利于敞开心扉。使学生能够进行常规情感交流,使学生心理问题得以改善。

(四)心理教学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教师当着其他同学面对学生进行开导,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不利于心理疏导。因此应当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课后心理疏导,这种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症结,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問题,使学生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偏离轨道过程中及时被拉回正轨,不至于在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心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优势。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能够使学生与他人交流,使个别学生融入集体中,将心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学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发育过程中,不只是学会体育运动,还能懂得与他人相处的道理,具备在社会良好发展的能力。保障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考虑他人情感,融入不同集体。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老师其实是可以很好的将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有目的性的活动来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高学生全面的心理素质,防止学生因家庭而造成的心理偏差。同时我们也要多和学生父母沟通交流,使得我们能够更近一步的去健全学生的心理人格,培养出一个能够正视自己自身所拥有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在即使知道自身缺点的情况下也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以自信的方式去改变自己的缺点,而不是畏畏缩缩的不去改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导致后期走上偏激的道路。总而言之,将心理健康融合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是可以达到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秦松林.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亚太教育,2016(15):14.

[2]何素玲.试析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Z2):152.

[3]孔爱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01):29.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