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2019-10-21徐丹丹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阅读教学问题

徐丹丹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点,负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围绕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改进措施

阅读其实就是看书读书,所以阅读教学也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通过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他們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但是,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文主要围绕这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探析。

一、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突显

新课改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的角色,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由于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他们的讲课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由于教师对知识的过多解读,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虽然教师会采取提问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提问的时间较为匆促,忽视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升[1]。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他们主要是根据教辅书对文本进行解读,以期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内容。另外,一些教师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阅读文章,并未站在学生的角度阅读教材,所以出现了目标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现象。如,一些教师虽然开展了讨论活动,但是并没有设计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学生讨论之时比较容易偏离话题中心。之所以存在着这一现象,就是因为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所以对课堂的把握不够理想。

3.未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有着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例如先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或者是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对文章段落进行划分,再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最后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所以显得课堂气氛略显沉闷。现如今,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所以也会着重创造师生之间的对话机会,但是却忽视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2]。事实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点有所不同,他们所看到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而一些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分析

1.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改变以往板块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同学们,通过阅读全文,你们觉得哪一句话写的最有道理?不同的学生自然有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的思考,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出来。

当然,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为主要的还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愿意阅读,愿意参与到问题探究之中。为此,教师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成性课堂[3]。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记忆为主的心理特点来展开教学,可以先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给学生看,将小蝌蚪出生以及孵化的过程演绎出来。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激发,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2.教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仅局限于对文章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需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体特征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心理、智力等各项因素的共同发展。

如,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学中,教师先着手教学目标的制定,先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解,最后让学生明白诚实是一种珍贵的品德。通过本文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字词以及文章内容之外,更需要让学生了解诚实这一优秀的品德。

3.突出个性化的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对文章进行过多的解读,而是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章,解读文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画家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有关家乡的童谣,通过这个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之中,然后教师再对家乡的概念进行讲述,并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画家乡的。当学生对通篇文章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拿笔描绘出自己的家乡。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打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设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并突出个性化的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青青.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7,11:164.

[2]方小梅.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技巧[J].文教资料,2018,29:35-36.

[3]刘克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2:119-120.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阅读教学问题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