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启示
2019-10-21许艳
许艳
摘 要:新时期,国家对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教育政策出台和应用,不同的音乐教学政策对于初中音乐教学往往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渗透引导,将声势教学高效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本文主要结合声势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启示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声势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 实践与启示 探寻
声势教学方式对于初中音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难以调动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要将新型的教学方式应用到音乐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声势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启示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引导策略,希望对初中音乐教学有所启发。
一、声势教学方式概述
声势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动作来进行音乐感悟,教师将声势教学方式应用其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并帮助学生进行音乐旋律间的思考和探究,当然,在进行音乐学习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声势教学的渗透引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效果。[1]
二、声势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声势教学应用其中,往往是借助身体为乐器,对于学生的身体动作进行挖掘,从中挖掘出节奏感,然后来让人们体验和发展自身的节奏感。比如在进行《新疆之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数是通过讲解和读节奏的方式来进行,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使用脚手手脚手的方式来进行节奏讲述,让学生在进行动作感悟过程中,实现更加多样化的身体运动,从而为新疆舞蹈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说,通过声势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些音乐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动作来发展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能够感悟出更加深刻的节奏。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和知识感悟方面的能力以及身体协调和身心敏锐等方面的反映,都更加适合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在动作感悟过程中,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展示,来锻炼学生动作节奏,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升。
通过声势教学法中包含的跺脚和拍手以及拍腿和捻指等动作,往往能够更加高效地让学生从中感悟到音乐的基本节奏,并从中能够深化音乐节奏热认识,并且能够将人的身体运动和乐音结合在一起,对音乐节奏和节拍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声势教学并不是单一的动作展示,还能够让学生掌握音值长短和强弱拍位的规律,并从中感悟到音乐的长短强弱及动静平衡,并从中理解出不同作品的节奏特征和风格。所以说,声势教学中,应该要通过节奏化的感悟,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敏锐性,并实现思维的进步和活跃,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生活,实现和谐统一。
三、声势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声势教学法能够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观念束缚,并能够积极主动对教学手段予以优化,将教学方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往往是一问一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存在多样化的弊端,而针对身体的动作展示,往往能够确保学生回归到音乐本源性,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感悟。在进行《走进曲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为天津快板伴奏音乐,然后根据旋律的走向,来为其音乐的段落填充恰当的声势词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学生的眼、耳、脑、口、手、脚一起动起来,并从中感悟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实际上,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采取文字性的方式来描绘事物,如果单一的进行语言表述,往往难以实现音乐的深层感悟,所以應该要借助声势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感悟到音乐旋律中的速度和力度等方面的知识,有效实现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声势教学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实际上,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让学生积极调动起自身的身体感官来进行声乐感悟。当然这种声乐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提问方式相比,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化的音乐情感和音乐演奏化的效果,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音乐情感体验,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并不断内化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声势教学方式,能够通过更加开放式和趣味化的音乐教学,不断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从中引导学生以更加自由的方式来进行音乐节奏的探究和创造,从而更好地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2]
结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声势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声势教学法中包含的跺脚和拍手以及拍腿和捻指等动作,来做好音乐渗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向东.对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2):23.
[2]邴冠男.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