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
2019-10-21何英琴
摘 要:通渭民间小曲大约形成于明、清之际,是以西北民歌为基础,糅合了陕西眉户、陇东道情等各种曲艺形式演变而成。由于曲调婉转,曲词短小,俗称“小曲”或“小唱”。多以彩唱和清唱的方式活动于民间,以马营和平襄的最具代表性。本文从笔者现有资料(主要是文字资料)出发,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通渭小曲的概述,即:对通渭小曲的曲调、脚本内容等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二部分是通渭小曲的传承现状,对通渭小曲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的第三部分提出对通渭小曲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与设想,即: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关键词:通渭小曲;保护;传承
一、通渭小曲的概述
通渭地处甘肃中部,战国秦长城和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是公元前114年西汉置天水郡的郡址所在地。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戏”的保护基地。通渭小曲是以最少的演唱人员,最通俗的通渭方言,最优美动听的曲牌,最凝练的曲调表现最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地方剧种这是通渭小曲的定义,同时也是小曲区别于其他戏曲的主要特征。
(一)通渭小曲的曲调
小曲曲调分花音、顺音、悲音三类。花音即欢快曲调,以采花、莲花调、港调、东调、花纱窗等为代表;顺音曲调随意,根据唱调内容可欢乐、可悲伤,以越调、五更、西京、剪边花等为代表;悲音是用来表达凄凉、悲哀情感的曲调,以滚白、哭五更、凄凉调、望家乡、夜香调等为代表。小曲曲牌有20多个,以“柳青”、“大红袍”、“满天星”、“金钱”等为代表。曲牌音乐是连接曲调的过渡性音乐片段,在清唱前也可用来做开场白或引子。
(二)通渭小曲的脚本内容
小曲脚本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劳动、爱情、军事、读书、家庭、伦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除少部分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外,其余大多数基于通渭实际,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困顿和劳动的艰辛,表现了他们纯朴、忠厚、向善的本质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为适合演唱,脚本大都篇幅短小、人物较少,但叙事完整、情节突出。
传统脚本有130本,通常演唱的有《卖水》、《劝学》、《闹书馆》、《全家福贵》、《兄妹观灯》等60余本。近些年,艺人们又结合通渭实际,创作了《徐淑泪》、《洋芋蛋》等新的演唱脚本。小曲脚本虽为人们口头创作,但经历代艺人不断修改完善,浅显通俗,风格多样,语言或率真直白、或滑稽诙谐、或一唱三叹、或缠绵婉约,颇有元曲的味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五更鸟·戏秋千》中:“上得秋千,上得秋千。杨柳腰儿软,八幅罗裙悬,扑闪闪坐秋千。(依儿呦)颠倒颠,争儿蹦儿轮得欢,好似仙女降下凡。哎,(依儿呦)谁是奴的并头莲?”
(三)通渭小曲的伴奏
小曲的伴奏乐器有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分为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扬琴,其中三弦为主奏乐器,弹法较多,板胡有反调板胡和平调板胡两种拉法;打击乐一般用四片瓦和磬碗两种,有时候也用钱甩子。四片瓦两手分执,一拍二敲混合使用。右手敲前半拍,左手敲后半拍,有时一手连敲,有“滚珠跳玉盘”的效果。磬碗一拍一敲,统领全场节奏,一曲结束时,常常连敲以示曲终。
(四)通渭小曲的唱腔
传统小曲唱腔只有男声,没有女声。近些年,加入了女声,表演形式更趋成熟和完美。小曲的谱系划分一直也比较模糊,改革开放初期,根据地域、唱腔、演奏等方面的不同,大致划分成四个不同的谱系,以马营镇三元村的张兴贵、陈家坡村的王有德,平襄镇西关村的王岳玺、中林村的邢继荣的最具代表性。
二、通渭小曲的传承现状
(一)通渭小曲的发展历程
通渭小曲的发展历程可谓缓慢曲折。产生之初,在曲调上与陕西的眉户剧相差无几,缺乏独特性。后来逐渐演变,旋律比较悠扬,节奏感比较强烈,个性特征日渐鲜明。民国初年,小曲在县内广泛流行,好多秦剧班子常常附带演唱小曲。1949年以后,艺人张兴贵赴天水参加全省地方戏文艺汇演,获得极大成功,通渭小曲在省内艺坛崭露头角。后来,陇阳人王登科以小曲行走“江湖”,自弹自唱,扩大了小曲在陇东地区的影响。那些年,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当贫乏,小曲作为唯一表示喜庆的民间曲艺形式,只在年头岁序才能正式演唱一番,其他时候则丝竹高悬,无人问津。劳动期间,一些善于演唱的“唱把式”,在心情舒畅时,往往高唱一曲,尽管没有乐器伴奏,但在挥汗入流的劳人来说,不管是听来还是唱来,都是一种放松和解脱。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曲不仅淡出人们的生活,而且一度濒临失传。面对这种情况艺人孛有恒、许克俭、刑振中、常爱宗等顾全大局,主动请缨,自发组织,小曲的搶救整理工作在民间拉开了序幕并有序展开,有关的磁带、剧本、光盘等也陆续得以发行,《中国曲艺志·甘肃卷》也收录了26首通渭小曲和9名演唱艺人。新世纪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渭小曲受到省内外有关机构、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汇报演出接连不断。2006年,通渭小曲被列入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营艺人潘守宽获得了省级“小曲演唱艺术师”荣誉称号。此后,在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渭小曲在协会组建、演员培植、曲词搜集、脚本创作、演出形式、域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通渭小曲赴京进行演出,获得极大成功。随之,通渭小曲代表甘肃项目申请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今后更好地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渭小曲的生存现状及其原因
通渭小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目前,对于通渭小曲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其所衍生出的文化进行研究(如:发展、渊源、历史背景、剧种分类、传承与保护等),另一方面是对其曲谱、戏本等的搜集与整理(目前大多停留在此阶段)。
小曲的生存条件在研究方面存在滞后性,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众文化的娱乐化转向,通渭小曲的发展早已陷入窘困的境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音乐学院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关注音乐类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且这种关注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这种“学院”化的保护机制,大多以停留在理论论证阶段而告终,这主要是专业音乐工作者与民间艺人之间的融合度问题导致的,即: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专业音乐知识及技能并未真正融入时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中。
三、通渭小曲保护传承的意义和措施
(一)通渭小曲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通渭小曲曲调的流变过程,流传下来的剧目和唱本反映了秦、汉、唐、元、明、清等时期社会发展和民间文化活动的蛛丝马迹,是考察甘肃乃至我国民间曲艺文化发展过程的活化石之一,对于甘肃古老的民间文化历史和传统音乐发展过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近几年对于非遗类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热度持续攀升,保护与传承通渭小曲已是大势所趋。
(二)通渭小曲的保护传承措施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手段。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现如今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标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则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成为学校和学生新的负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落在教育之上的时候,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合理纳入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框架,是值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此,笔者综合现有资料及其对通渭小曲相关情况的现有了解,对“通渭小曲的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建议与设想。希望通过通渭小曲,为非遗类音乐项目探索一条可供参考的保护传承之路,这是笔者想通过此项目的研究而贡献出的微薄力量。
1、对于前文中所提到的“正规教育手段”笔者的建议与设想如下:首先,在当地的中小学教材中加入一到两首通渭小曲赏析或演唱,让孩子们耳濡目染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在当地高校开设选修课,并采用“双讲师制度”,即:聘用老年传承人为特邀讲师,负责教授学生们只能口传心授的内容,如:润腔、咬字、方言等,任命本校專业老师为特别讲师,负责谱例的整理发放,教学法的沟通等问题,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并最终以基础知识问答加演唱表演的形式结束课程的学习;再者,可每年在当地学校举行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传唱表演”,并对最优者授予“通渭小曲传唱人”的称号(此表演若能与当地文化宣传部联合举办,并见于各大媒体,效果更佳);最后,可在作曲时引用其中的音乐素材(如:将某句具有代表性的旋律编写到某首新作品的前奏中)并表明出处,或对其中某段唱段进行全新的改编,可应用配器、和声、演唱风格等多种手段。
2、对于前文中所提到的“非正规教育手段”笔者建议与设想如下:相声是一门幽默的语言艺术,近些年喜剧节目层出不穷,相声艺术凭借着新演员、新创作在这些喜剧节目中大放异彩。笔者认为:让通渭小曲传承人将通渭小曲传唱到相声演员中去,并应用于相声创作,是一种极易让大众接受又极其幽默轻松的形式。不仅是通渭小曲,其他非遗类民间歌曲也可尝试这一方法,这既丰富了相声演员的“唱”,又让这些原本无人问津的小众歌曲,得以传承与应用。
寻找或培养一个知名“代言人”,如:华阴老腔的代言人就是谭维维女士。就像明星代言产品是一样的,通渭小曲会因此为更多人所知,甚至拥有更多的传唱人。
当地政府应对通渭小曲予以重视。除前文提到的定期联合学校举办演出之外,望全面推行“非遗传承人之通渭小曲培养计划”。此计划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成立“通渭小曲传承保护小组”,专门招收对此感兴趣且具备相应能力的年轻人,定向培养(包括演唱、调查研究,曲谱和脚本的整理与保存等方面);二是开办老年大学,让年老的“传承人”生活多一份保障,也让拥有怀旧情怀的老人精神有所寄托;三是在前两方面都已实施开展的条件下,联合专业音乐人士共同编写专属教材。
四、结语
以上即为笔者现下对通渭小曲保护与传承的全部建议与设想。通渭小曲作为通渭如今的文化符号之一保护的本质应是其灵魂,而绝非仅保护其曲牌!通渭小曲的保护与传承,保护的应是我们传统民族音乐的尊严,传承的应是这片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土地的精髓!我们相信,通渭小曲的明天一定会乘着非遗类项目保护的东风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姜智.通渭小曲·前言[M].2103,5.
[2] 党旭涛.第三节民间小曲[C].古寨堡:心灵的胜迹,2013,01.
[3] 郭楠楠.陇上艺苑奇葩—浅析通渭小曲[J].音乐天地,2010,11.
[4] 吉文莉.浅议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国家非遗文化小曲传承[J].社科纵横,2014,10.
[5] 闫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梁家鹦垴拳的对策研究[J].才智,2104,10.
*基金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920190176)
作者简介:何英琴(1974-),女,甘肃通渭人,大学学历,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