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马栏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教育
2019-10-21宁航
宁航
摘 要: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自学堂乐歌以来,艰辛探索,曲折前进。本文追溯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马栏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教育,分析了其学校音乐教育现象以及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内容,也分析了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文化生活,从而使我们对抗战时期的音乐教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追溯这时期的音乐教育历史,来使我们对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一定的反思,是我们的音乐教育目标更加明确,走上一条繁荣发展之路。
关键词:马栏革命根据地;音乐课程;音乐教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血洗了中华儿女的耻辱,无数的英雄儿女浴血奋战,奋勇制敌,赢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了伟大胜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民众的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正是通过对民众的教育,才唤醒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才凝聚了全民族的广泛力量,才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后方基地和指导中心。陕甘宁根据地的教育建设,就成了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楷模。通过教育,不仅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恢复与重建,而且实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当时,中共中央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主要是实行抗战的教育方针,提倡国防教育,实行文化教育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力发展工农群众的教育。
“马栏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东北部,桥山山脉南端,距离县城53千米。这里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剿可藏,惫可养,自古是养军屯兵之地。马栏作为全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同陕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一道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组织和领导根据地人民和革命武装力量,先后将马栏建设成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心区、西北陜甘根据地优等区和民主中国实验地模范区,为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①”。
教育事业在马栏革命根据地扮演者重要角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相当丰富和全面的,当然也包括音乐教育。音乐是心灵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塑造人格的教育,情感的教育,是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环节。
一、音乐教育
(一)陕甘宁边区的音乐文化生活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根据十年苏区教育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实施了‘抗战教育”②。1938年4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进一步重申‘用教育来支持抗战。目前的抗战是规定一切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也要听抗战的命令,这就叫做抗战教育。相应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执行的教育方针就是教育为抗战服务。马栏革命根据地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的战略基地,教育方针也是抗战的教育。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大体可分为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两部分,干部教育是重心,包括高级干部教育、中级干部教育和初级干部教育,代表的教育机构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和各种干部训练班等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它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抗战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③。“国民教育是基础,可分为群众教育和普通教育。群众教育面向普通老百姓,形式灵活,学制较短,如冬学、民校、识字班等等,普通教育主要以小学教育为主,有正规的学制、课程等。其规模也是逐步发展壮大,并形成了相应完善的培养体制”。
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乐教历史,先秦时期孔子的“六艺”之学将“乐”的教育、教化列于其中,当然当时的诗、乐、舞是一体的,孔子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更是把礼乐的教化和对人的影响放在了较高的位置,历代沿袭,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虽蹒跚走来,但却对中国近现代以及当代的音乐教育奠定了功不可没的重要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开端,西学东渐,国门大开,众多的音乐家和有关人士积极关心音乐教育事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音乐被列为普通学校的必修科目,并不断地开发音乐教材和制定相关学制,从此,我国的音乐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学制的制定,音乐课程的修订,学校音乐教育初具模型,但是还仍是初步探索和发展阶段。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音乐文化有着十分明确的方针、指导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活动方式。尤其是30年代产生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成为此后音乐文化发展的中心,它与时代、与人民的关系密切,并且极大的推动了时代的前进”。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的群众性音乐活动开展的非常活跃,边区军民发扬工农红军革命音乐的传统,经常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广设群众性文艺组织。音乐教育在这一时期受战事的影响,其发展处在曲折而又缓慢的过程中。但是,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音乐课向学生传播大量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至1938年8月26日,教育部训令各省市教育厅把中学音乐课一律改为每周两课时,‘以鼓励抗战情绪,适应非常时期的需要。这时期,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抗日救亡、爱国民主题材的歌曲日益增多。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乡,激越动人的抗战歌声,往往首先从中小学校园中响起,然后迅速的流传到四面八方”。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是带有极其强烈的政治色彩的,可以说是辅助政治的教育,马栏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教育也不例外。
(二)马栏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教育
马栏革命根据地是孕育革命英才的摇篮。1938年至1948年的十年间,先后有鲁迅师范学校、陕北公学、抗日荣誉军人学校和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等四所学校在此办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近万名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
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是全面而丰富的,当然作为学校教育必修课的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从学校、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来分析。
1.学校
学校教育是马栏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的主流,可分为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其中小学教育又有农村普小和完全小学。其具体内容列于下表:
规模 200余所 3所
分类 农村普小 完全小学
性质 县教育科 县教育科
学制 初小4年,高小2年 2年
科目 国语、算术、常识、音乐、美术 国语、算术、历史、地理、政治常识、自然常识、音乐、图画、体育等
农村普小起初的规模很小,1936年仅有九所,1937年扩大规模,至1939年底,达到了200余所。边区小学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两年,秋季始业。属于公办性质,政府列支经费,县教育科负责管理。教材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统一编制,课程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美术等。完全小学在1938年只有三所,由县教育科管理,经费由边区负担,同时学校实行自力更生、勤俭办学。学制为两年,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政治常识、自然常识、音乐、图画、体育等。
从以上图表和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农村普小还是完全小学,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已经列入了学校的必修科目中,而且在完全小学中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充分体现了德、志、体、美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可以说明,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人的情感培养,美育理念已经深入体现在全面的教育理念中,就音乐科目来说,音乐本身就能鼓舞人们的斗志,人们也最容易被这门声音艺术所触动,无论是辅助政治教育也好,培养人类丰富的情感也罢,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分为中學教育与师范教育两种。各县中学除接收小学毕业生外还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接收区、乡干部。除此之外,鲁迅师范、陕北公学、抗日荣誉军人学校和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先后在马家堡、看花宫、坪坊等地办学,使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④。这里我们要重点提及陕北公学和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这两所学校在马栏革命根据地书写了光辉的革命篇章。
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大学,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为满足全面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的需要,坚持国防教育培养万千谋求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干部而创办的大学。一九三七年八月成立于延安。1938年7月,陕北公学在旬邑看花宫设立分校,设教务、政治、总务三部,学生分为自治、行政、军事三个组织。教学分为高级队和普通队,高级队学制一年,普通队四个月。教学内容以文化和政治为主,军事次之。毛泽东曾为该校题词:“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北公学的音乐教育和农村普小还是有些差异的,在当时主要也是为了服务于政治,为了丰富同志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激发革命的斗志,已达到鼓舞人心的目的。在当时,革命的歌咏活动,使陕北公学学生生活朝气蓬勃,情志并茂,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当时,吕骥、冼星海、郑律成等音乐家经常辅导大家唱歌。陕北公学的音乐文化生活是想打丰富多彩的,除此之外,他们还自编自演革命的话剧和活报剧,并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筹办于1939年10月,翌年3月开学。习仲勋、刘端棻分别任校长、副校长,下设教务、生活、事务三个处。该校在办学中曲折辗转各地,后又复迁马栏。学制不定,短则数月,长则一到两年,最长五年。课程设置有国文、政治、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科学、教学法、美术、音乐、军事等”。从该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更加多样了,并增添了教学法这门课程,因为学生毕业后是要去当教师。音乐课程也在必修课之中,与农村普小做到了很好的衔接,可以看出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有着一套相对完善合理的音乐课程体系,并且深深影响着马栏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文化生活。
“1939年8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根据《陕甘宁边区小学法》规定的《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正式颁布。规定:小学招收七至十二岁儿童,修业五年,前三年为义务教育。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音乐、体育。音乐课周学时规定为:初级小学一、二、三年级每周各三节;高级小学四、五年级每周各两节。主要教学内容是唱革命歌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社会形势复杂,但学校音乐教育仍然有自己的一套体制”⑤。
2.社会
“马栏革命根据地的社会音乐教育相对于学校而言无论是形式还是人员都更加灵活多样,边区政府根据农时季节、居住远近、年龄层次采取了不同的教育形式,分别有识字组、夜校、半日班、冬学等”。
识字组 夜校 半日班 冬学
每组3-7人,一名组长,教师为小学教员,以认字和学习政治为主,期限为一年左右,目标为扫除文盲。 人口集中的村庄办学,制度、纪律健全,以识字为主,同时学政治、自然常识、军事知识、歌曲。期限为半年左右。 农村小学附属,学龄儿童入学,以识字和常识学习为主,期限为一年左右。 每年冬季村村举办,专任教师,学员一般为18-45岁成年男女,以识字为主,同时学政治、自然、算术、唱歌等,期限为三个月。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陕甘宁边区的社会音乐教育基本得到了保证,但是仅从以上四个办学形式来看,它是作为附属品加入其中的,最基本的还是以文字的识记为主,即扫除文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但是在当时复杂严峻的社会形势下,音乐课程能有如此的地位,也是难能可贵的,至少他出现在了学校课程体系中,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所必需的组成部分,音乐课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环节。
3.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国内时局复杂,不稳定因素时时存在,这样的环境给中国刚刚开始萌芽的新音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以说这时期才是中国新音乐的初创和探索阶段,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一些有志的知识分子,特备是留学归国的音乐人才,顾全时局,纷纷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知识技能投入到抗战的热潮中,有些在战前,有些在敌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有些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革命的歌声从没有断过,首先,中央政府给予了很大的热情,并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政策,提出了我们的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广大群众服务,在革命根据地,《在太行山上》、《生产大合唱》《延安颂》等革命歌曲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丰富了人民的生活,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文艺活动,例如陕北公学学生流动剧团,它是载入陕北公学校史的一颗明珠,是陕北公学的骄傲,它坚持了文艺为抗战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方向,在炽热的战斗岁月里,發出了耀目的光辉。《亡国恨》、《放下你的鞭子》、《死亡线上》等都是他们经常排演的节目,他们也经常走近群众当中,为他们带了好看的剧目,人民群众也很喜欢。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群众文艺活动比较活跃。新正县成立了民教馆,各区、乡也利用农闲和逢年过节组织群众扭秧歌、耍社火、学唱革命歌曲、排演小剧目,开展象棋和篮球比赛。民歌、顺口溜、小戏等艺术形式随处可见。《绣荷包》、《十绣金匾》等曲调一经问世立即在陕甘宁边区传唱开来,成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
二、历史意义
纵观百年来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历程,它走过了一条萌芽、探索、发展、改革、创新的艰难的、曲折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社会动荡不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音乐教育必然是举步维艰,但是革命的歌声并没有中断,相应的,音乐教育也在革命根据地奋力向前迈进。
通过以上对马栏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当时的社会形势及其复杂严峻,但是音乐教育覆盖了陕甘宁边区的各个教育部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重视。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音乐课都被列入了必修科目。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革命的歌声响彻在了革命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社会音乐教育也是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时的音乐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辅助教育,具体的是辅助政治的教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方针政策还不完全成熟,尽管美育已被提出,并列入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环节,但在当时,大部分学校只是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丰富校园生活,激发革命的斗志,以达到振奋人心的目的。
音乐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中国的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自学堂乐歌以来走上了一条艰辛的探索和改革之路,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师资、教材、场所,还是学校管理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得到了在当时无法想象的新面貌。但是,回顾历史,如果没有前人的艰辛探索,我们的音乐教育是无法走向今天的,就本文来说,在当时救亡图存的特殊时期,我们的党中央和政府仍坚持全面办学,发展教育,认识到“人才救国”以及国民教育的重要性,战胜重重困难,使教育在曲折中前进,当然,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事实上,音乐教育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是有着积极意义。
通过分析马栏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教育现象,使我们对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音乐教育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促进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反思,并为之不懈努力,从而使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扎根本土、飞的更高,走向一条繁荣发展之路。
注释:
① 旬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旬邑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6:563.
② 曲铁华.中国教育发展史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175.
③ 曲铁华.中国教育发展史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177.
④ 旬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旬邑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6:580.
⑤ 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0:118.
[参考文献]
[1] 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常云平,罗玲.调适、规划与重建: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近代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 陈桂生.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4] 余子侠,冉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研究[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15.
[5] 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 余玉姿.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7] 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8] 夏艳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9] 李聪.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10] 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