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素养层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019-10-21陈瑾
陈瑾
摘要: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认为,“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素养各层级能力并非是学生天生就拥有的能力,而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来培养与落实的。现行教材所选的皆是优秀的文章,笔者借力课内文本,在教学中通过理解文本中问题的设置,指向阅读素养,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素养各层级能力。现以部编版三年级教材为例,谈谈阅读素养各层级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阅读素养;层级能力;课堂教学;部编版三年级
一、以关键词为点,检索中归纳
阅读素养最低一级的能力是“信息的定位与提取”,也就是“检索”,直接关注文本中的关键同,定位并提取出与问题有关的文本内容。仅会提取信息是不够的,还需学会在检索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归类或归纳,从而构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如在《带刺的朋友》一课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先整体读课文,以问题“小刺猬是怎样偷红枣的呢”为切入点,让学生圈画出文本中能提示的关键同信息。学生自学后,进行交流。刚开始,学生只能找到相关的词句,能检索到大部分相关信息,但无法正确做出提炼与归纳。此时,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到刺猬偷枣的第一个步骤,提炼出文本中的关键同“爬”“摇”,归纳出“爬树摇枣”。而后让学生运用老师教给的“抓关键词,提炼归纳”出其他步骤,学生也都能自己得出“摔地拢枣”“打滚扎枣”“驮枣急跑”这三个刺猬偷枣的步骤。
以关键同为点,让学生不仅学会从文本中检索出重要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会把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归纳、整理,这是思维又进一步的过程,只有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来回,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素养能力。
二、指导具体化
以往各套教科书的习作指导偏于题材范围的解说,对如何写的指导不足。针对这一点,部编教材做了努力,每次习作都力争提供一定的写法上的支持。有的是直接提供例文,更多的是进行写作思路的指导。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次习作“猜猜他是谁”,习作的重点是要写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想?教材给出了一个例子,用泡泡的形式从外表、习惯、爱好、典型事例四个方面描述一个人,给学生思路上的启发,同时提示写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选择一两点写下来”就可以。
部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更是习作指导具体化思想的集中体现。比如,三年级上册的观察单元,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先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为学生展示了作者是如何观察的。接下来是两个小板块:“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交流平台”,借助之前学过的两篇文章,对如何观察进行小结,指出要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初试身手”,是一个练习环节,要求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写一写。再是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习作例文比较短小,旁边有批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最后是单元习作练习,写作的范围很开放,写一个事物或者一场景都可以。整个单元围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步步深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
三、改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即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阅读能力等等,为学生安排阅读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下,逐渐养成自主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身阅读素养。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素养。另外,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注重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勇于表达自身的阅读感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满足学生对荣誉感和成就感的心理需求,也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四、增设图书推荐课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素养,应增设图书推荐课。例如,在《西湖》这篇课文学习完成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搜集与《西湖》相关的资料,了解西湖的發展历程,并查看与西湖有关的照片。即苏堤春晓、苏堤春照、西南苏堤等等,通过知识的延伸,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再如,在《卧薪尝胆》这篇课文学习完后,教师即可向学生推荐《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知识面,并就此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阅读素养。
PIRLS关注学生从“学习阅读”向“阅读中学习”转变,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从“教课文”向“阅读素养能力培养”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阅读素养层级能力训练框架引入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在特定的阅读目的下把握文本的能力,以阅读认知思维活动去探讨与习得阅读素养各能力,实现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性思考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娟.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科教文汇,2015,(12):106-108.
[2]毛素洁.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