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藏区初中化学教学的三点策略

2019-10-21郑文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初中化学

郑文玉

摘 要:藏区的地理状况、民情风俗以及教育现状等方面都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致使初中教学情况亦与一般地区相比有着很大不同。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支教实践及思考,简要谈了三点藏区初中化学教学的针对性策略,即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控制每节课知识点的数量、拉近距离以情感促进教学。

关键词:援藏 扶贫扶智 初中化学 化学教学

藏区的地理状况、民情风俗以及教育现状等方面都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致使初中教学情况亦与一般地区相比有着很大不同。对于援藏扶贫扶智的一线支教教师而言,必须要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下拟结合笔者自身的支教实践及思考,简要谈几点藏区初中化学教学的针对性策略,冀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大体而言,藏区学生身上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来说缺乏学习的意识、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习氛围当然也就很难让人满意。以笔者所支教的四川省马尔康第二中学为例,居然存在寺庙和学校争抢生源现象,更有甚者,还出现过学生弃学和家长叩长头去布达拉宫的事,则学生的学习意识是何等淡薄也就可想而知。还有一件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事,学校开办篮球运动会,整整四天无早晚自习,早晚学生都在自由组织各种活动,天天都好像在节日庆祝中。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中,学生又如何能获得大的进步呢?[1]

上述现状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原因更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们也不必深究,而是要盡可能地针对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每堂课都要给学生拓展山外的发展,力求逐步改变孩子的意识,在尊重其原有信仰的前提下,评价山外山里的巨大差距,如知识文化,意识观念、生活环境、科技发展等,让孩子们于耳濡目染中认识到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努力学习对于自身的重要性,这是促使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化学学科而言,自然可以结合学科特点,经常性的着重讲一些化学知识与先进技术促进山外发展的事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其次,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切开的苹果置于空气中会变成黄色,为什么呢?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如能善加利用,就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总之,是要逐步地培养其学科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积极性也自然会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控制每节课知识点的数量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藏区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也低于平均水平,原因当然是不难想见的,在上段中即指了出来,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还应控制每节课的知识点数量,少而精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若像对待内地学生那样,不加选择和区分地将一节课的所有知识呈现给学生,往往使学生顾此失彼,不知所措,记住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其效果是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具体来说,控制每节课的知识点数量,主要的在于明确重点和理清知识生成思路,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征,降低学生思维负担,使其接受起来不费太多力气。比如说二氧化碳的教学,经过梳理和精简后可划分为两个基本的重点,即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和化学性质,如果以两到三个课时来讲这些知识,大体上是能够讲清讲透的,至于物理性质等其他相对不太重要且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去掌握和记忆。这样既能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有利于学生抓住本节最核心的重点,是相对合理而有效的策略。

当然,过于频繁和过多地减少每节课的知识点数量,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的教学进度,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灵活应对,善于从章节层面区分重点和非重点、难点和非难点。对于并非特别核心的也不太难的知识,就不必有意识地减少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数量,相反必要的时候还应适当增加,以腾出课时攻克其他的难点和重点。值得强调的是,所谓控制每节课知识点的数量,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并不能将之视为长久之计,着眼点还是在于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以待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起拍来早日步入正轨。[2]

三、拉近距离以情感促进教学

大体上说,藏区学校工作节奏慢,效果也相对差一些,但学生大多淳朴,重视感情,这是一个很好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走进学生中间,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朋友般的和谐师生关系,以情感因素作为促进教学的重要动力。这方面做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学,教师在情感和心理上也能更多的获得慰藉和满足。对于援藏扶贫扶智的一线支教教师来说,原本并不过分重视物质上的报酬,很多人都是基于一种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在笔者所支教的学校,每周十八节课(含晚自习,周末补课)全是无偿的,偶尔还有代课(因教师常整周外出),也是完全无偿的,但大家的工作热情从来都很高涨。若能在支教经历中获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可,则自身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外人所体会不到的。在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双方情感方面,笔者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清楚所有学生的名字,平时多叫他们的名字。有一些支教教师,觉得藏族名字很古怪,不容易记,又觉得自己不会支教太长时间,于是便忽视了这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总是“这位同学、那位同学”的称呼,或者是“你、你,还有他……”,试想,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又何谈增进感情呢?其实,学生们也是很聪明的,对这一点很敏感,你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心里对你便也是什么态度。这一点,支教教师应给予充分注意和重视。

综上,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支教实践及思考,简要谈了三点藏区初中化学教学的针对性策略,即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控制每节课知识点的数量、拉近距离以情感促进教学。事实上,藏区初中化学教学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思考、探索和总结。本文仅为抛砖引玉,尚盼与同仁多所交流。

参考文献

[1]张朝刚.让化学在生活中发光--浅议藏区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6(66):150-150.

[2]董德伟,袁莎莎.浅谈甘孜州藏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141-141.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初中化学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