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能力

2019-10-21张岚云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范读自信兴趣

张岚云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喜欢阅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还要善于范读引导,读说悟议写,调动感官等,全面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

关键词:情境 兴趣 范读 自信

平时实践教学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平时读书有的孩子像唱歌,有的孩子读书声音很小,像蚊子一样嗡嗡,嘴动却无声,还有的同学读书一个语调,没精打采。还有些孩子平时读得很好,当有许多听课老师时,却声音小得可怜……因此,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迫在眉睫,更是应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语文课上注重朗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更是倍受欢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所以作为现在的教师日常教学中更应努力做到多读精讲,以读代讲。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尝试一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无论做什么事往往都是以自己的兴趣为先导,因此,在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先创设一定的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上渲染适当的读书求知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激起他们潜在的朗读兴趣。

如在教一年级《四个太阳》时,一位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观察现在的天空中有几个太阳?并适时提问:小作者为什么会说有“四个太阳”呢?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看似很平常,却是全文的核心问题,一下子把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出来,都跃跃欲试地想去读书寻找答案,这时老师便提出了怎么才能读出自己的感情呢?接下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就顺理成

章了。

二、善于范读引导,激发表现欲望,并用多种方式读书,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不是天生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却特别强。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范读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有感情朗读的示范作用。如果连老师都不敢在学生面前进行有声有色地范读,还怎么能指望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呢?当然有一些老师有顾虑:我们现在不是说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自悟吗,那老师还能在课堂上进行范读吗?答案是肯定的,进行适当的范读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低年级小学生没有朗读经验和方法,当然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了。

课堂上老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会给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块砖抛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水平,因为低年级学生(农村孩子)没有更多途径去学习规范、準确的朗读方式方法,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最有效途径。教师把如何停顿,如何改变声调,如何配用人物角色声音等等用示范的方式演示给学生后,学生就能以他超强的模仿力来学的十之一二。当然,教师范读并不要求学生照搬照抄,鹦鹉学舌。教师要适时适当教会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技巧,由浅入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学习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展成自己的个性,乃至形成良好习惯。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朗读习惯与技巧时,就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再遇到好文章时,教师在做必要示范后,可以邀请学生和自己比赛,看谁读得好。可以先上学生自读,扮演文章角色试读,小组间相互读给同伴听等,最后再拿到班级全体学生面前朗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和欣赏能力。如在学习小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一匹出色的马》中,在读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都能读出美美地感觉。在读到“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想象平时妈妈摇头的样子,也边读边加动作,边让学生想象平时妈妈说话的语气,来有感情地朗读。

三、多听故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日常生活中,在家父母睡前可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最常用的。家长不要怕耽误时间,不要怕不会讲,你可以利用现在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在手机中下载一些睡觉故事,自己先学,然后学给孩子听,实在不行,你放给孩子听也总比没有要好。在学校老师利用早自习多让孩子们听课件中有感情的范读也可听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听得多了,自然而然自己也就有了自信就会讲了,并且也会学着样子,有感情地讲了。特别是现在通信方式发达了,教师还可以把班级能有感情把课文读好的学生的语音或视频发到班级群里,让其他孩子听听,以达到激发孩子们竞争意识,并有我要更加有感情读,有超过他的意识。家校共同努力,孩子的有感情朗读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四、体会意境,调动各种感官促进朗读

学生有感情朗读中所谓“感情”指什么,说白了不就是把文章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吗。那么这份感情从何而来,文章没有直白告诉你,老师的讲解也只是个人理解,说教,不能是自己直接的体会。老师此时就不能一味地灌输,一味地让学生模仿了。应该是调动学生去体会文章中该文字内容在自己身上发生时的真切体会,有必要时让学生真正体会,如文章中“一个人碰了我一下,我疼的喊了声哎呀”那么这个哎呀该怎么读,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实地尝试一下,然后在去读,这样他读到此处时必然能很好地表现出当时的语境来。如此循环往复的训练,学生自然能调动生活中的实体感受来运用到朗读当中,提高朗读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感悟说出来,师生间交流,取长补短,调动各种感官来增强朗读能力。

猜你喜欢

范读自信兴趣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