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的心理素质

2019-10-21贾楠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

贾楠

【摘 要】人在学童时期身心健康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孤残儿童能够得到的温暖仅仅来自于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由于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孤残儿童在心理状态上容易出现失衡状态。因此,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引起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重视,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孩子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心理素质

在儿童福利机构生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失去父母的孩子,而儿童时期是一个人逐渐建立健全人格的开端。此期间内,由于孤残儿童体会不到亲情,看到其他人家的幸福生活会产生嫉妒、孤独、无助、自卑、怨恨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就会导致这些儿童在日后有很大的可能会走上歧途。因此,在帮助孤残儿童解决生活的温饱问题后,更应该关心儿童的精神需求,让孤残儿童也充分体会到被保护、被关心、被需要的情感体验,让这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一、儿童福利机构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一)儿童福利机构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福利机构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衣、食、住、行皆无忧的环境,但是这种环境类似于寄宿学校的生活,封闭环境中由教师统一管理,缺乏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互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儿童经常被不同的工作人员照顾,这种轮流照看的机制导致了儿童童年时期中最重要的角色的缺失,缺少了家庭的体验,使孩子在长大后性格可能会变得沉默、冷酷、易冲动。

(二)儿童福利机构中教师对儿童的影响

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每个教师的学识、素质都不同,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儿童在接受不同教师教导时极易受到影响,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造成儿童心理的不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儿童福利机构中的教师自身的品行也会影响儿童的品行,不好的行为习惯、偏激的思想等都会使儿童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

二、孤残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孤独及自卑的问题

儿童福利机构中成长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心理创伤,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孤独问题。儿童福利院中成长的孩子由于从小缺失父母亲情,这些儿童更渴望得到关心、拥抱和支持,害怕孤独、失去,但是往往这些孩子却又怕与人交流,常常会有孤独感。除此之外,儿童时期小孩子的内心异常敏感,当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怀疑其他人在嘲笑自己,这时的孩子特别执拗,自尊心也非常强,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很容易与其他小朋友产生冲突。

(二)缺乏安全感的问题

孤残儿童由于曾经被父母抛弃,这些孩子的心理都极度缺乏家庭的安全感。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很容易与其他人产生争执,滋事挑衅,同时心理也在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夸大他人的缺点,认为只有他人过得不好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感。除此之外,还会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这些都是孤残儿童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三)依赖心强的问题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大多被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照顾的很好,再加上孤残儿童内心缺乏安全感,本能地会依赖对自己很好的人,因此导致了孤残儿童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再加上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情况下能够满足这些儿童的要求,使得孤残儿童依赖心理愈来愈强。

(四)嫉妒及厌学的问题

孤残儿童通常对自己被抛弃的问题久久不能释怀,因此这些孩子的攀比心理特别强。不希望其他人超越自己,对受表扬的学生产生嫉妒心理,甚至出手攻击他人。除此之外,这类学生也会产生厌学的问题,有些内心敏感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比较,如果比不过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孤残儿童提升心理健康素质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

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教师本身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地印象。现代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大多数人都属于亚健康状态,并在情绪上有一定的压抑感。因此,在提升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时,首先要求教师能够调节自身的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学生。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简单学习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以便发现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的状况时能够及时对其进行疏导。

(二)創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孤残儿童来说,其最缺乏的就是家的感受。因此,可以从“家”着手,为这些儿童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温馨家庭。对于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尊重孩子,然后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将这些孩子真正地当成自己的家人,给孤残儿童一种亲情的体验。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布置上,可以采用卡通风格来进行装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其真正体验到家的感觉。

(三)引导孩子融入社会

孤残儿童由于家庭的缺失本能的会对社会产生恐惧。因此,要想将这些儿童培养成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性格,就要引导孩子融入社会。教会孩子们基本的交往技能,激发他们的生活情趣,让这些儿童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一面,从而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引起儿童福利机构人员的重视。让福利机构中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在面对心理偏激的孩子时,要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提升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长娟.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社会福利,2016(12):42.

[2]胥利娟.孤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矫正[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5):43~44.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羞愧综合征
浅谈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