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植课的慢艺术

2019-10-21李玲

关键词:优质课

李玲

摘 要:移植课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教师们在上移植课的时候急于求成、理解片面等原因造成移植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从“为什么移”“移什么”和“怎么移”入手,浅谈移植课的慢艺术。

关键词:移植课;慢艺术;优质课

所谓移植课,就是将别人的课进行临摹。一般来讲,移植课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各种比赛中获奖的优质课或是名师、特级教师执教的观摩课。这些课例通常都经过了执教者的精雕细琢,其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策略都充分体现了执教者的匠心独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通过上移植课,教师能切身体验其中,感受点滴,更快、更直接地满足了自身的专业成长需要,获取了新的教学观念,其延伸力量也成为架起教师改善教学的桥梁。

然而,我们所见到的移植课并不都是优秀的、引人入胜的、值得思考的,甚至会出现一些“东施效颦”“驴头马嘴”的现象。如,名师上课时课堂轻松活泼,而移植课上教师也刻意地去营造轻松的氛围,结果幼儿过度放松,分外兴奋,教师无法收场;名师提问:“你还能想到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幼儿纷纷举手,自信地说出很多圆形的东西,如眼球、太阳、闹钟等,而移植课上,教师问了同样的问题,幼儿的答案除了皮球就是篮球、足球;等等。不少教师在上了移植课后很迷茫,觉得自己执教时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甚至提出的问题都和名师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呢?怎样才能上好移植课?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失落一小片的圆想找回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失去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很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由于它有缺口,经常被卡住,从而在困难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得太快,错过了花开时节,忽略了虫子,以致于失去了很多很多……在这则寓言中,我们发现慢下来可以收获更多的意想不到,细品其中,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同样,在上移植课的过程中,我们也试着慢下来,去感受慢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思维冲击。

一、领悟之慢,用“为什么”支架教学价值

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与核心,是教学行为的指引和坐标。当我们选择一节优质课来进行移植时,先不要急着去制作教具、学具,更不要着急了解教学环节,而应当深入地分析教材、领悟教学目的和意图,用“为什么”支架教学价值。

首先,分析教材,寻找教育价值的基点。

楊久俊先生说:“弹性的教学来自于精心的准备。”优质课常常是基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理解,才能那么浅显地引领、导出。以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执教的中班绘本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我们来慢慢领悟。《猜猜我有多爱你》是山姆·麦克布雷尼撰写,故事通过大兔和小兔的对话,用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把“爱的表达与爱的衡量”这样一个看似深奥的问题,非常形象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每个人深深感受到爱。审视“爱”的教学价值——“爱是什么?为什么要体验爱?它给孩子的个体成长与发展带来了些什么?”“爱可以怎么表达?”当今的孩子只会接受爱,却不会表达爱。因此,选择这一素材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爱、说出爱、表现爱。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教育价值逐渐显现,使教学内容丰满起来。作为移植者,能带着与原创执教者同样深邃的眼神去理解、感受教材,这让移植课有了良好的开端,也为上好移植课打下了基础。

其次,领悟教学目的和意图,同比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那么,当我们要移植别人的活动时,先要沉下来去领悟教学目的和意图,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有意识地调整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如,在小班体育活动《鳄鱼来了》中,执教老师设计了“尝试掌握单人或多人板上平衡技能”的教学目标,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低水平——能够掌握单人双脚在板上的平衡技能;中水平——尝试单人单脚在板上保持平稳;高水平——能够完成多人在板上的平衡。活动非常精彩,令人赞叹。而在移植此活动时,我们应当先问几个问题:幼儿已有经验是什么?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可以完成什么水平的动作?目标是什么样的高度才能对幼儿有所挑战?当充分地考虑本班幼儿的认知经验和身体协调能力,移植课才能“贴切”地开展。

二、移入之慢,用“移什么”建构教学情境

许卓娅教授曾说:“孩子喜欢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一节”好课”需要有适宜幼儿的教学情境,它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幼儿思维、开发幼儿想象,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移植课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把优质课中的教学情境一并移过来,这需要执教者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师生互动、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掌握。

(一)移形——“依葫芦画瓢”

最初的移入应当是将上课流程的框架结构、活动脉络理清,把每一个过程都记下来,了解环节与环节的递进,熟悉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的提问,然后“依葫芦画瓢”地移形过来。这种方式适合刚刚入职的新教师。移形能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一堂完整的课需要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同时,通过对比,新教师能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扬长避短。

(二)移神——“形似神也似”

在移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去揣摩教学思路、分析教学目标、吃透教学环节,达到“形似神也似”的效果。移神比移形更深入,更具思考性。教师通过移神,探究教育价值、发现课程内涵,丰富自身经验,提高了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移情

优秀的教育活动,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站位……都是功力与实力的体现、教师长期教育智慧的积淀。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活动中,应老师结合夸张的动作,用清脆的声音把小兔子的稚气可爱,用低柔的声音把妈妈的温柔慈爱清晰地送到小朋友的耳朵里。那种合乎故事情绪情感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是充满魅力的。而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尊重、信任和关注情感、态度、能力发展的教育观、活泼、洒脱、幽默的课堂风格和灵动、开放、拓展的思维方式,都是值得我们领悟和学习的。在移植课的过程中,不妨也去试着“移情”,吸取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锤炼自己。

三、植入之慢,用“怎么移”内化教学策略

以中班科学活动《会开放的纸花》为例,我们来谈谈教学策略的移植。

“纸花游戏”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游戏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这一原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同类现象。教师为了让幼儿观察毛细现象的主要特征:“水向上爬”,并使活动好玩、有意思,使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1.拟人化的提问、解决操作难题。教师告诉孩子,要“帮助材料直直地站在水里面”,以免孩子随意把材料往水里扔,分散注意力,偏离操作初衷。

2.视觉转移法,把孩子发现的问题重新交给孩子解决。教师问孩子:“水不都是往下流吗?怎么在纸花上可以往上爬呢?”孩子马上把视线转移到纸的材料上了,为下一步操作做了准备。

3.多媒体教学,引导知识迁移。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可控性和形象性,很好地解决了观察芹菜里空隙的难点问题。同时通过课件把一般原理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幼儿能用掌握到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自然而然有一种成功感。

4.孩子在交流中解决疑惑,达成共识。小组合作能让孩子有一种对集体发现负责的态度,同时,孩子可以通过观察、询问和交流解决疑惑,并想办法检验自己的实验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不难发现,教师在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很好地起到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作用。这些策略的运用与活动的各环节形成互助纽带,紧密地扣在一起。然而,同样的教学策略在很多的活动中都可以灵活运用,达到不同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在上移植课的过程中内化名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理念,实现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从而扬起移植课的风帆,开拓新的教育航程。

参考文献:

[1]张小青,冯竹君.移植课怎么评[J].学前教育,2011,10.

[2]卢素芳.我们也是“追星族”[J].早期教育,2010,7.

[3]许和霞.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J].幼教博览,2010,10.

猜你喜欢

优质课
技工院校优质课教学方案设计策略探析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活动引领教学,注重技术与学科素养兼顾
试论思想政治优质课备课中的三思三琢
数学优质课的特征研究
新课标下的英语优质课研究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
如何体现高中体育教学优课特征
优质课评选当精减
让优质课走向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