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在社区体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9-10-21王思
王思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各种慢性病也开始进入高负担阶段,导致社会及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负担,但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并逐渐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医融合”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社区民众的身体健康,所以本文阐述“体医融合”的发展前景,分析当前这一健康服务模式在社区体育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体医融合 社区体育 健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都需要建立在构建健康中国的基础上,但我国公共健康服务存在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以需要尝试探讨将社区体育结合,以构建完善的社区公共健康服务体系。
一、“体医融合”的前景
(一)“体医融合”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同时,社区民众对于外来机构的专业服务依赖性越来越高,其能够从社区服务满足自身在教育、文化、医疗、体育、休闲、健身等多方面的生活基本需求,所以当前“体医融合”已经成为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之一。
(二)开始应用运动处方
当前人们在治疗、康复、保健和健身方面已经不再完全依赖医学,开始选择尝试通过体育锻炼。而基于体育锻炼的运动处方能够大大降低,锻炼盲目性,运动处方作为现在医学和体育的衍生品,能够在健身和治疗过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医融合”。
(三)我国传统保健医疗体育促进“体医融合”的发展
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以及太极拳都属于我国传统保健医疗体育,其作为辅助医疗手段经常被用于疾病防治中。所以当前的“体医融合”实质上是在对我国传统体育保健传承发扬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革创新。传统保健医疗体育有效促进了“体医融合”的发展。
(四)政策方面的支持
2016年所颁布的《关于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全民健康行动的建议》明确表示:“健康是第一民生。”随后2016年3月24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2016全民健身科学运动产业合作论坛上,国务院颁布“十三五” 《全民健身计划》,明确了2020年时我国体育锻炼的人数、场地面积和消费规模等,此类政策都有效促进了“体育融合”工作的开展。
二、“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在社区体育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体医融合”需要将医疗和体育两个领域共同融合
医疗和体育两个领域在我国一直都是处于各自运行的状态,互相之间没有合作的经验,所以想要将体育和医疗结合,并保证原本互相独立的部门实现有效合作,需要彻底解决管理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此外“体医融合”还受到资金投入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阻碍。
(二)技术层面的限制
“体医融合”属于全新的健身理念,国外在此方面并无过多经验,而且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居民体质都存在差异,所以无法完全套用,只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摸索与创新,确定最为合适的“体医融合”健身模式。
(三)社区居民尚无法完全接受“体医融合”模式
当前我国社区居民尚未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所以“体医融合”作为新奇的事物,很难让广大社区群众快速接受。
(四)监管工作存在难度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较国外发达国家而言,在教育及经济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社区居民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必须要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弥补所存在的漏洞,但因为尚缺乏有效案例进行借鉴,所以导致“体医融合”工作的监管难度较大。
三、在社区体育中推广“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更好满足社区民众健身需求
1、结合体校及医学院培养能够胜任“体医融合”的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对于健身及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部开始下放办学主导权,使得院校的办学自主及灵活性显著提升,自2005年起天津医科大学创办了首个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综合了医学、康复学及健康知识。“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下的社区体育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能力及丰富的运动经验,所以学校方面应当结合相关特点侧重培养适当人才,不仅培养了相关人才,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就业范围,通过联合培养的形式,让体校和医学院的优势充分体现,促进“体医融合”目标的实现。
2、地方要加强对于实践人才的培养
体育部门应当和卫生部门合作,对社区医务人员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体育知识培训,还应当组织热衷社区工作且拥有一定医学和运动基础的社会人士,对其进行上岗培训,使得其能够满足社区体育服务需求,还应当基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相关的体质监测体系,构建健全的“体医融合”及社区健康评估系统。
(二)通过政策保障“体医融合”健康模式的稳定运行
政府方面应当加强引导,合理应用政策措施,促进医疗和体育的结合。通过政策支持促进大众健身,同时还需要提高在“体医融合”健康模式方面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效解决阻碍“体医融合”健康模式发展的各方因素。从宏观角度进行调控,提升社区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其经济保障,促进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让社区民众逐渐接受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实现全民健身目标。
(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相关运行机制
各部门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可以由街道牵头,结合社区体协、居委会体育组织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共同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针对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属地一体化管理;同时医疗卫生部门需要积极走进社区,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工作,注重宣传健康服务;此外还需要加强监管,不定期审查执行部门工作情况,并且要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等行为。
(四)加强宣传,让社区民众相信服务体系
要加强对社区民众的宣传工作,向社区民众介绍“体医融合”健康模式相关的政策及功能,并且要对服务人员进行简要介绍,切实提升社会民众的安全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民众体育锻炼兴趣进行合理引导,通过有效宣传帮助社区民众认识到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对于提升身体素质、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总结
在物质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体育健身作为现在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让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而将“体医融合”,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国情,并有效提升社区民众的身体素质,让每一位社区民众都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湯勤华. 体医融合“315”健康中国服务供给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6):39-41.
[2]马荣超, 郭建军. 体育健康服务业供给侧转型下“体医融合”路径研究[J]. 三明学院学报, 2017(6).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2019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 题目: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社区体育“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项目批准号:2019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