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10-21钟振文

锦绣·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

钟振文

摘 要:随着个性化素质发展和阅读的教学改革的推进,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能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并将学生视作阅读教学中主体的阅读方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程当中进行恰当的结合使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高年级语文

1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科学地进行引导与针对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方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式教学方式,在应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个性化阅读的教学优势,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2 个性化阅读重要性

个性化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束缚,摒弃以教师理解为主的教学习惯,告别了模板式阅读的局限,将人文情怀充分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凸显人文情怀,尊重学生的理解与创造能力,让阅读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必备能力之一。鼓励学生通过有效阅读探寻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真正思考人生、感悟世界,在阅读中寻求更加富有的精神财富。这不仅是新课改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教育者所肩負的育人重任。

3 个性化阅读在课堂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1 教学实践难度大

由于部分学校对于升学率的要求和考量,即便我国的教学改革进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填鸭式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课堂实践当中很难应用,而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主流模式当中也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致使个性化阅读模式的实施只能流于形式。这种现状不论是对教学目标,还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没有益处。

3.2 对“个性化”的误解使引导者角色缺失

由于教师对于个性化阅读的含义有误解,导致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者角色有所缺失。部分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这就容易使课堂过分活跃,学生发言漫无目的,只剩空谈。甚至会提出怪异和偏激的观点,来获得大家注意,干扰了课堂的秩序。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也很难收获知识,甚至会偏离文本,对其的理解程度也达不到教学目标。

4 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

4.1强化课前教师指导,优化学习质量

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点拨,其最终目的在于优化传统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开展个性化阅读前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新课重难点,制定相应的预习案,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動。例如,在《负荆请罪》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预习案的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预习活动。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对文中的生字进行熟悉,如“蔺”“壁”等,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读全文。其次,要求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初步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大致历史背景,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最后,就是由教师统一指导教学,梳理文章脉络,精细化教学。在学生个性化阅读预习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纪特点,在教学时注意个性化阅读学习的方法教学,结合预习案设计,引导学生先找出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之间的联系,然后结合历史背景了解当时七雄并立状态下秦国的实力。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拓展学习,提高学生对作者生活背景以及思想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文章的独特见解,优化课堂教学。

4.2教师的适当引导,培养阅读主动性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但要使学生在学习时充分发挥个性化,还要适当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学习的方向。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带领到正确的轨道上,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描写事物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是什么,从文章哪些语句中可以可以体现出来?珍珠鸟在飞翔、跳跃时有何动作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解决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就会更加仔细的品读,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记忆也会很深刻。

4.3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开展多种教学方式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件、世界的视角,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例如,在进行《桃花心木》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作者对这个故事投入了怎样的情感,并将优美的词句积累下来,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画下来。在阅读任务反馈阶段,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从种树的经验去表达育人的经验,有的学生认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自己人生成长的感悟,有的学生则认为作者写下这篇文章应该是为了将这种观点传递给更多人,无论学生最终的回答是怎样的,教师都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空间,并组织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挖掘文章的优秀之处,加深他们对于文章内容的感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部分,阅读教学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塑造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正处在三观塑造的关键时刻,文本理解能力更为重要。个性化阅读模式的实践,需要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展开,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爱好。

参考文献

[1]邓乃霞.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26.

[2]伍玲.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28).

猜你喜欢

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与促进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