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2019-10-21李少坤
李少坤
摘 要:新的教育改革背景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当然也要革新班级管理措施,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因而,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班主任需要立足于当前这个新的教育时期,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对此,笔者分别从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心灵沟通以及促进家校联合三方面围绕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初中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想正确的方向全面发展,传统的班级观念主要为提升学生成绩这一目标而努力,所以班主任的管理管理工作也是围绕应试教育展开的,这就使得班主任很有可能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理念背道而驰,不注重学生心理状态的结果只能是师生关系愈发紧张,发动叛逆心理有意识地与班主任对抗,这种状况在初中班级尤为明显,这严重阻碍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率,对此,笔者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树立正确观念,提升自身管理素养
教师对于教育理念的理解影响着他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虽然提升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为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对此,班主任要放大自己的教育格局,正确理解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和要求,将教书和育人进行有机的结合,转变传统的权威的管理姿态,学会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作有思想、有个性独立个体,而不是任人摆布的机器,进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如果有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应当改变之前一贯的批评教育学生的管理方式,避免当众批评学生以及言语上的偏激,而是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空闲时间找学生沟通,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没有负担地敞开心扉和班主任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给学生更多的信任,不以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将学生彻底定性,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同等的关爱与照顾,让学生切实感受班主任的信任与关爱,不遗余力地拉动学生健康向上成长。
二、加强心灵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心灵沟通可能是大多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欠缺的工作环节,班主任还没有意识到心灵沟通的重要意义,自然就忽略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想法,可事实上,学生的真实想法才是班主任有效工作的根本依据。因此,初中班主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尽最大努力与学生的心理情感达成共鸣,帮助学生达成积极向上的状态,提升心理辅导的效果。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遇到情况就及时采取行动和学生谈心,为深入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中经历了某种失败之后,由于强烈自尊心的驱动难免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怀疑,甚至丧失信心,影响之后的学习成长,对此,班主任要关注这类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找课余时间和该生单独对话,以温和的语气询问学生失落的原因,帮助学生学习结果不理想的内在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自己,同时让学生知道失败的并可怕,也不能随便被失败击垮。同时,班主任也要关注有特殊家庭状况的学生,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理,为之后良好的学习成长铺垫道路。
三、促进家校联合,构建全面管理体系
家校合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初中班主任都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意识得到家庭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就能够为班级管理工作发挥效力,因此,初中班主任要重视家庭与学校的联合,为保证学生健康向上成长营造全面的管理体系,让学生在完整的成长环境中得到正确观念的塑造,进而有效提升班级的效果。
例如,初中班主任教师要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将家长聚集起来,方便随时和家长互换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生活、学习状态,为实施对应的班级管理效率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积极组织家长开展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会,不只是以往的形式上向家长报告学生成绩的形式上的家长会,而是针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沟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针对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家长一起有针对性地有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为学生的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善于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性格心理的发展变化创新班级管理策略,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落后的部分,结合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在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为学生健康向上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福祥.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16.
[2]王基合,冷慧颖.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 华夏教师,2016(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