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分析

2019-10-21孙胜韬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德育创新

摘 要:价值多元化是承认人在社会中存在的多重意义,尊重人的不同个性特点,而不是以传统标准来衡量人才。如今,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进步,价值观从一元逐步发展成为了多元,陈旧的理念和观点开始被推翻,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体现出了教育思想的进步,也对学校的素质教育、德育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走上正确的发展和创新道路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的。本文基于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将提出几点创新化的德育教育实施建议。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 高中 德育 创新

引言

伴随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外国国家的交流不断深入,多元化的思想正在冲击着传统观念。以往,高中德育教育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核心目标,但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显得更为必要,因此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跟上时代和思想的变革脚步,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我认为,当前的高中德育教育面临以下挑战。

一、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社会中的多元化价值观对学生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中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社会,且已经全面融入了网络世界。在这其中,多元化的价值观很容易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当今网络中十分热门的小视频,常常向学生传递一种拜金思想,使他们过早的开始追求物质享受,盲目攀比。还有一些网络中的“红人”,以搞怪当作个性,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这会导致学生们认为拥有这样的个性是正确的,并盲目的跟风。这样的社会乱象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更大的难度[1]。

2.传统的德育观念与价值多元化思想相矛盾

高中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们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但很明显,高中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并未跟随社会、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而调整,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这样的德育工作不仅难以发挥实效,满足青少年的个性发展需求,还会在某些方面制约学生的发展,引起他们的反感。这样的教育只关注目标,看重结果,忽略了过程及合理性。而想要跟上价值多元化时代的脚步,创新德育工作,无疑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地位需要重新调整

导致以往德育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配合,不积极。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教师霸占了太多的主动权,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十分反感的[2]。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使他们做自己成长路上的“主人”。因此,师生之间的地位和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这也是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中德育创新路径

1.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以往培养“应试人才”,只关注学生成绩及品德素质的教育观点和目标需要尽快调整。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求自我的价值,但当学生的思想与教师的观念出现了碰撞时,教师会立即否定、打压。如一些高中生,他们对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追求,想要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艺术课程。但此时教师和家长往往会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不与支持。这样的观念显然是不正确的,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支持学生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喜爱的事物而奋斗。因此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中,首先就要加入一条“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其次,還要认识到每一名学生的长处。一些学生也许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他们平时活泼好动,喜欢与教师“争论”,具备良好的口才和灵活的思维。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就应认识其优势与特长,着重培养,而不是一味的教育管理。在这样开放化的德育理念下,才能真正为学生们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

2.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如今的学生,成长于快速变革的时代下,他们个性鲜明、自我,渴望自由,对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管理十分抵触。而传统的德育大多以口头教育和强制性管理为主,希望在制式的教育下将学生培养成为“理想型”人才。这样的方法显然是错误的,需要尽快改革。在平时,可以将当今社会中一些热门的话题、现象作为资料,供学生们自由讨论,在尊重他们观点的同时,向它们渗透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如前不久发生的“公交车坠江”事件,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公交车内的事发视频,展开话题说一说冲动的可怕,礼貌和谨慎行事的重要性。这样的讨论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也能够借机渗透德育,不会引发学生们的反感。

3.全面调整师生地位

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个人价值及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也被不断强调。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体现这一变革,对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和地位进行全面调整。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德育工作,首先要尊重他们的需求,体现民主。教师可以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形式、内容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收集起来,作为重要参考,增强他们的参与性与实践性[4]。如学生们渴望参与到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到敬老院演出、烈士园扫墓和博物馆参观等活动中;如学生们对社会时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教师就可以要求他们自主搜集资料,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课堂上的讨论、网络上的交流,使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表达自己的个性看法。

结语

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及社会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同样是一次解决传统教育问题,彻底革新教育机制的机遇。只要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构建出新的德育体系,摒弃功利化的教育思想,形成带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德育工作定会取得更高的成效,作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俭.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27-28.

[2]张娜.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的德育教学研究[J].大观,2014(7),123.

[3]李晓敏.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以活动为载体的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以惠州市第三中学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155-156.

[4]吴秀丽.价值多元化视域下学校德育的问题与目标[J].文学教育(下),2014(6):151-151.

作者简介

孙胜韬(1965.3—),男,籍贯:黑龙江省富锦市,大学本科,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德育创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