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达伊教学法的歌唱原则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启发

2019-10-21林婷婷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初中音乐

林婷婷

摘 要:自“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行以来,教师不断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及教学反思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实力,跟随新时代教育脉动完善教育体系,为此初中音乐教师积极应用柯达伊教学法,旨在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落实音乐教学目标。本文通过思考柯达伊教学法的歌唱原则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启发,以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 歌唱原则 初中音乐 教育启发

柯达伊教学法属于世界范围内极负盛名且较为通用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该教学法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教学生动,不仅可助力教师有效完成音乐教学任务,还在音乐理论研究领域、民间音乐教学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为此值得在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广泛应用。然而,当前与初中音乐相关柯达伊教学法歌唱原则教育研究成果较少,影响该教学方法应用成效,无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这也为本次研究创造条件。基于此,为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探析柯达伊教学法的歌唱原则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启发显得尤为重要。

一、首调唱名

首调唱名法主要是指将“Do”视为基调,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转变高度及位置,“Do”始终处于移动状态,如“Do-mi”、“Do-so”、“Do-la”等,其中教学过程中各个调式音节和全半音、唱名有相对较为稳定的关系,加深学生对音节的印象,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形成音乐思维,通过应用首调唱名法,调式感较为明显,学生容易掌握音高,歌唱教学内容易被学生接受,削减音乐教学阻力,提高初中音樂教学质量。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需在首调唱名教学原则启发下,通过应用该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音乐旋律感知力,掌握调式特点,达到视唱练耳教育目的。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有效参与到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依据首调唱名组织学生开展“接唱游戏”,根据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如《重整山河待后生》、《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等,规设调式及旋律,引导学生以“龙摆尾”形式进行接唱,提高学生音乐学习专注力,提升该教学方法应用成效,一旦学生没能完成接唱任务,则需接受“惩罚”,如表演个小节目等,赋予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加深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印象,继而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二、节奏音拍

学生在首调唱名法加持下,只需知晓两个音,就能够唱出五线谱中任意位置小三度音程,掌握小三度音程关系,伴随学生音乐学习由浅入深,学生音乐语言不断丰富,掌握的音符随之增多,继而提升学生节奏音拍掌控力,这主要源于柯达伊教学法顺应学生音乐学习历程,秉持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根据学生歌唱学习进度,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助力教师落实歌唱教学目标,此种教学方法加持下的教学原则与我国“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殊途同归,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需根据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灵活调整节奏音拍教学方略,例如教师在进行《外婆的澎湖湾》教学时,可率先应用竖笛、口风琴等乐器将该首乐曲演奏一遍,鼓励学生跟唱,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跟唱情况,明晰学生对本首歌曲的掌握情况,若学生对此首歌曲极为熟悉,教师可将节奏音拍书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旋律感受节奏音拍,如若学生对此首歌曲并不熟悉,教师则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根据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学习兴趣、组织能力等个性化因素,以3--6人为基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鼓励组内成员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协作互助、探讨分析,落实自主学习目标,在掌握本首歌节奏音拍前提下演唱该首歌曲,凸显柯达伊教学法应用价值[1]。

三、手势

“手势”在柯达伊教学法中较为重要,引导教师通过手势精准传递给学生音乐信息,如音与音之间的距离等,使学生可深切体悟音符高低位置,助其顺利完成歌唱知识学习任务,提高学生音乐演唱能力,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可在柯达伊教学法启发下,在学生歌唱过程中应用手势,帮助学生掌握歌唱节奏,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可设计生本化、个性化“手势”,秉持“科学有效”歌唱教学原则,以“手势”为载体,拉近学生与歌曲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掌握歌唱技巧,为赋予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凸显“手势”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价值,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指挥家”活动,以“小老师”角色,参与到歌唱教学过程中,通过“指挥”把控学生群体歌唱节奏,在实践中体悟旋律与音拍等乐理知识的奥秘,营建寓教于乐音乐歌唱教学氛围,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2]。

四、音乐教材

在早期音乐教学过程中,柯达伊教学法主张将“嗓音”作为乐器,以歌唱教学为出发点,将歌唱知识与自然、语言及数学等学科关联在一起,使歌唱教学更具有效性,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音乐学习需求,并强调将以母语为主的民歌纳入学生音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西方歌曲教学,使歌唱教学体系得以完善,柯达伊教学法中此种歌唱原则,即内容丰富呈体系性的歌唱教学思想,与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契合,为此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纳入“学唱京剧经典唱腔”,以及少数民族歌曲,如《牧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古丽碧塔》等,继而以歌唱为载体,引导学生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源远流长的音乐艺术养分,培育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使音乐教材更为完善,教师在柯达伊教学法歌唱原则启发下,可整合教学资源且创编“校本化”音乐教材,充实现有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并创编口风琴、竖笛等简单乐器的音乐教程,使学生得以在演奏过程中,提高其乐感,夯实学生歌唱基础知识,同时组织学生边伴奏边演唱,优化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3]。

结语

综上所述,柯达伊教学法主张“首调唱名——节奏音节——手势——音乐教材”歌唱原则,在该歌唱原则启发下,初中音乐教师需率先开展首调唱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旋律、节奏、音节、调式等歌唱知识,根据手势指挥学生演唱,通过优化音乐教材,满足学生歌唱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掌握歌唱方法同时,得以提升其核心素养,使初中音乐教学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莎莎.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原则对学校歌唱教学的启示[J].北方音乐,2018,38(21):198,201.

[2]杨立梅.《333首读谱练习》中所体现的柯达伊教学法原则——纪念柯达伊诞辰132周年[J].中国音乐教育,2017,(12):4-9.

[3]段晓静.柯达伊教学法的歌唱原则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发[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12):29-30.

猜你喜欢

柯达伊教学法初中音乐
刍议音乐教学五线谱的学习和运用
柯达伊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柯达伊教学法在幼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柯达伊教学法在幼儿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柯达伊教学法中视唱练耳教学的特性探讨
浅谈“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