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字焉能小视
2019-10-21王立国
王立国
现在的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仍然是一个重点。“焉”是高考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之一,是高考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也是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我们要想掌握它,首先得了解它的词性和意义。它的详细字义如下:
1、名词 ①(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② 鸟名(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唐· 黄滔《唐城客梦》)③ 通“颜”(yán)。额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荀子·非相》。高亨云:“焉,盖颜之借字。”
2、代词:①表示指示,相当于“之”如: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②哪里或那里 如: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③什么。如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④怎么。如: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
3、兼词: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當于“于是”、“于此”。如: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副词:①如何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② 于是,就,乃,则。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如:始皇巡 陇西、北地,出 鸡头山,过 回中,焉作信宫 渭南。——《史记》。
5、连词: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6、助词:①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国语》②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书·秦誓》
7、语气词:①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史记》②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如: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③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如: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④.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如: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以上就是焉字的词性及意义,在这几年的高考中“焉”字的出现频率很高,要想真正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高考时能够对它游刃有余,我们必须把教材中的这个字吃透才行。所以在此把鲁教版必修课本中出现的“焉”字作以归纳,希望能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于之”从那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词,了。
《师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于之,即“向他”。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句末语气词,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语气词,不译。
(《归去来兮辞》)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代词,什么。
(《烛之武退秦师》)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句中语气词,表陈述。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于之,在那里。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助词表语气。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代词,那里。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代词,那里。
《屈原列传》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兼词,于之,在文章中。
(《阿房宫赋》)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助词,表陈述语气。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助词,表陈述语气。
《报任安书》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处何不勉焉!句末语气词,不译。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句末语气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兼词,于之,在这里。(《离骚》)
置杯焉则胶,水浅尔舟大也。兼词,于此。《逍遥游》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代词,齐桓晋文之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助词,表示疑问语气。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助词,表陈述语气。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助词,表陈述语气。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助词,表示陈述语气。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助词,表陈述语气。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代词,那里。
(作者单位:山东省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