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

2019-10-21朱福迪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语文教学小学

朱福迪

摘  要: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与调整,每一次的调整都以“减负增效”为导向。近些年来,随着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介入,小学语文减负增效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围绕新课改要求优化教学流程,实现教学成本最小化、教学效益最大化而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和教育理念的科学与否。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教育体制越来越理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越来越科学,师生价值观逐渐走向开放。然而,减负增效的实现并非易事,既需要从教学成本层面进行考虑,还要从教学成效这一层面进行考虑,实现两者深度融合。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做的尝试,就如何基于减负增效进行教学改革阐述几点思考。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是让教师普遍比较头痛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花费很多的时间强调纪律。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教学效果,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负增效理念下,语文教师可以从环境着手,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共同完成知识的构建[1]。例如,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時代,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以此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可视化手段,符合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强的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的介入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既可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又能促进学生听课效率的提升。如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有关于富饶群岛的图片、视频等,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大屏幕给学生播放出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被这些图片吸引,主动跟着教师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除了通过多媒体的介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课堂提问、激励性评价等方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之中,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2]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强驱动力,尤其是对年龄尚小、思维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发挥重要作用。减负增效理念下,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相较于被动状态下的学习,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过去学生在课堂上主听,而教师主讲的局面,取而代之地运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3]。例如,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如讲解《狐假虎威》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准备好各种小动物的头饰,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对于这项学习活动,小学生普遍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自觉地阅读课文并揣摩其中的角色特点。这在无形之中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还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集教育与趣味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减负增效目标。又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畅所欲言,同自己所在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既能增强教学趣味性,又能在降低教学成本的基础上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对小学生来说,减负增效的直接体现就是语文作业。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教师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认为让学生大量做题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实际上并非如此,大量做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减负增效理念下,教师应当从减少作业的数量、提升作业的质量这一角度对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首先,从作业形式来说,不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其他类型的作业,如讲解古诗词之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查看课外书等方式收集资料,包括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又如,在讲完《坐井观天》《小公鸡和小鸭子》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的时候进行课本剧表演。类型丰富的作业不仅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其次,从作业反馈来说,教师不要笼统地给学生打个分数,而是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优点、不足,尤其在作文批阅中,要指出“99分”作文的亮点,也要指出“59分”作文的不足,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扬长补短,是促进学生快速提升的有效手段。

结语

减负增效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这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应对,深入研究减负增效的内涵和特点,从教学氛围、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等几个层面去进行,基于减负增效这一目标优化每一个环节,既减轻教师负担,也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双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现增效减负目的[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16.

[2]卜理敏,肖靓,罗羽乔,左璜.减负增效:学校课程改革的担当与作为——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天河实验学校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8(05):13-16.

[3]钟丽.从走向生活化和趣味性开始——语文学科教育减负增效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4(23):166-167.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语文教学小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