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超声检查中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体会

2019-10-21潘奎安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潘奎安

【摘  要】目的:探究乳腺超聲检查中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肿瘤疾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全部患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随后对患者BI-RADS分级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乳腺超声检查中BI-RADS分级诊断标准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0例乳腺肿瘤疾病患者中,28例患者为恶性肿瘤疾病,占比为46.67%,超声BI-RADS分类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超声检查过程中, 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可有效确诊乳腺肿瘤疾病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超声;BI-RADS分级;诊断标准;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98-01

乳腺癌属于发展中国家高发的一种恶性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呈0.3%的速度上涨,且发病人群朝低龄化趋势发展,已经受到了我国公共卫生的关注[1]。近年来,超声设备在诊断乳腺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诊断过程中仍然具有一定误诊率和漏诊率,乳腺超声 BI-RADS 分类技术在临床中得以应用,提高了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乳腺超声检查中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探究结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选取2018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乳腺疾病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随后对患者BI-RADS分级诊断。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在5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8±3.28)岁。

1.2 方法

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均使用相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使用仪器均为 PHILIPS公司提供,型号为HD11。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的双侧乳房暴露在医生的视野中,扫描主要呈放射状,并对乳房进行多方位扫查,详细记录入乳房肿瘤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重点观察肿瘤是否存在钙化现象,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

1.3 观察指标

分析乳腺超声检查中BI-RADS分级诊断标准的诊断准确率。BI-RADS分级标准主要根据北美放射学指定的分类标准(第4版),0类:超声不能够诊断患者的乳腺病变,需要采用影像学手段进一步诊断;1类:超声检查病变不明显,需要随访一次;2类:经过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均为良性肿瘤;3类,患者肿瘤可能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概率为2%;4类,提示恶性可疑病变,恶性概率较大,需要进一步采用病理活检技术诊断;5类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并,概率在95%以上;6类,经过病理活检已经证实恶性肿瘤疾病。

1.4 统计学分析

60例乳腺肿瘤疾病患者数据行SPSS17.0软件计算,诊断结果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经过病理证实,参与本次实验的60例患者中,42例患者为良性肿瘤,28例患者为恶性肿瘤,其中包括13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小叶导管癌,7例导管原位癌。经过超声诊断可以发现浸润性导管癌形态不规则,并且多数伴有毛刺状,后方回声逐渐减弱,并且大部分伴有微小钙化灶,小叶导管癌形状不规则,均伴有毛刺状,仅部分患者伴有后方回声衰减现象,导管原位癌主要以形态不规则为主要表现。

2.2 超声BI-RADS分类和术后病理结果

超声BI-RADS分类诊断,27例患者为恶性肿瘤疾病,诊断准确率为96.42%(17/28),超声BI-RADS分类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显示,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显著上升,每年大约有5万人死于乳腺癌,且该发病率每年以0.3%的速度逐渐上升,应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诊断乳腺癌,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诊断越早,患者预后改善越为明显。

超声诊断乳腺癌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难以触摸的较小的乳腺肿瘤能较好的识别,但该种诊断方式仍然存在一定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超声在诊断乳腺肿瘤疾病过程中,主要根据肿瘤的一般形态、回声以及钙化等情况进行判断。超声BI-RADS分级则为肿瘤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从该诊断方法中可以了解到恶性肿瘤图像表现具有多样性,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形态不具有规则性,横纵比将超过1,同时具有边界模糊的特点,以毛刺状或角状为主要表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发现微小钙化灶,部分乳腺肿瘤发展至晚期可检测到淋巴结转移现象[2]。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方法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针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诊断正确率相对较低,因此,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联合检查手段判断乳腺肿瘤疾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乳腺超声检查中BI-RADS分级可提高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该种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健, 王彬, 刘荫华. 乳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应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26(5):877-880.

[2]   吴猛, 王雪梅, 周如海. 探讨BI-RADS分级在超声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 24(07):465-468.

猜你喜欢

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复合麻醉在乳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乳腺肿瘤辅助诊断模型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对比分析
高频彩超对比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肿瘤中的诊断效果评价
B超诊断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