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麻醉在乳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

2017-01-09胡建军刘艳萍于婵娟刘亚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乳腺肿瘤氯胺酮

胡建军 刘艳萍 于婵娟 刘亚华

【摘要】目的:观察复合麻醉在乳腺肿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按照ASA分级分层,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随机分组、合并,采用固定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丙泊酚及氟芬合剂实施静脉复合麻醉。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影响最大,A组和B组次之,D组影响最小。A组、B组和C组术中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体动率及追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D组(X2=29.809,P=0.000)。术后PACU不良反应C组发生率为15%,高于其他组别(X2=8.2 57,P=0.007);D组患者苏醒时间最短,术中记忆力最长,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合麻醉方案是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最佳配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复合麻醉;乳腺肿瘤;氯胺酮

外科手术引起的患者生理疼痛及心理恐惧等不适感要依靠麻醉来改善或减轻,氯胺酮是目前乳腺肿瘤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但其单独麻醉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单独应用一种麻醉药物经常引起明显的并发症,复合麻醉能充分利用各种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的优点,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更好地满足手术的需要,提供完善的手术期镇痛。

本文通过分析氯胺酮与咪唑安定、丙泊酚、氟芬合剂等麻醉剂的复合麻醉方案的应用效果,研究复合麻醉在手术中的最佳配伍方案,为寻找乳腺肿瘤手术中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麻醉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收治的多发乳腺肿瘤手术患者160例,女性,20~45岁,ASAⅠ-Ⅱ级(ASA Ⅰ级136例,ASA Ⅱ级24例),无麻醉相关禁忌症。入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研究。本研究经新疆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首先将病例按照ASA分级分层,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随机分组,将病例平均分配至4个组(A、B、C和D),最后将两层内的4个组分别进行合并(n=40)。采用固定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丙泊酚及氟芬合剂实施静脉复合麻醉。A组:氯胺酮0.5m/kg+咪达唑仑2mg B:氯胺酮0.5mg/kg+丙泊酚3mg/kg/h持续输注;C:氯胺酮0.5mg/kg+氟芬合剂组(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曲,D氯胺酮0.5mg/kg+丙泊酚3mg/kg/h持续输注+咪达唑仑2mg。术毕送PACU观察。

1.3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诱导前(T0)、cls降至40~50(T1)、麻醉结束(T2)和苏醒(T3)时的心率(HR)、MAP值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T0~T2的时间以及T2~T3的时间;观察手术中患者的动反应,随访术后不良反应及术中记忆与否。

1.4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问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各组患者ASA分级Ⅰ/Ⅱ、年龄、体重指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表1)。

2.2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监测

C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影响最大,A组和B组次之,D组影响最小(表2)。A组、B组和C组术中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体动率及追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D组(X2=29.809,P=0.000)(表3)。

2.3患者术后PACU的监测及处理

术后PACU不良反应C组发生率为15%,高于其他组别,存在统计学差异(X2=8.257,P-0.007);D组患者苏醒时间最短,术中记忆力最长,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4)。

3讨论

本研究患者入室后,常规给予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并给予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低于90%,以及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患者出现很强的鼾声或有吸气凹陷,但尚能保证通气正常或者必须依靠口咽通气道或托下颌才能保证通气)时行面罩加压给氧,出现体动(手、足轻动、肢体扭动、呻吟)给予氯胺酮追加药量。静脉麻醉后由麻醉医师护送至PACU,记录恢复室监测表,出现恶心呕吐给予恩丹西酮5mg静脉注射处理,出现谵妄烦躁给予咪达唑仑3mg静脉注射处理。

氯胺酮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轻、循环轻度兴奋,安全性和镇痛作用特别突出,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兴奋作用、麻醉后的精神副作用以及对颅内压和眼内压的影响较大。丙泊酚具有起效快,催眠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短,苏醒快,可控性等特点。氯胺酮、丙泊酚及咪达唑仑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反应,保持麻醉平稳。

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影响最大,A组和B组次之,D组影响最小;A组、B组和C组术中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体动率及追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D组。术后PACU不良反应C组发生率为15%,高于其他组别;D组患者苏醒时间最短,术中记忆力最长。综上所述,D组(氯胺酮0.5mg/kg+丙泊酚3mg/kg/h持续输注+咪达唑仑2mg)复合麻醉方案是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最佳配伍方案,具有对患者影响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不良反应少及苏醒快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通讯作者:刘亚华)

猜你喜欢

乳腺肿瘤氯胺酮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氯胺酮或能减少饮酒
麻醉药氯胺酮可缓解抑郁症状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乳腺肿瘤辅助诊断模型
右美托咪定混合氯胺酮对新生大鼠离体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对比分析
高频彩超对比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肿瘤中的诊断效果评价
氯胺酮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B超诊断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