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血糖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意义分析

2019-10-21张志杰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张志杰

【摘  要】目的:分析控制血糖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2),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常规干预+血糖控制,分析组间干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降糖及自我保健等方面医学知识了解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常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加强血糖控制,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75-01

妊娠与分娩在女性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妊娠过程中可因多方面而导致其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等合并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降糖效果,改善妊娠结局[1]。本次研究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分析组间干预效果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8月为研究时间段,择取此期间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2-46岁,年龄(31.39±3.40)岁,孕周27-30周,孕周平均(28.94±0.46)周。观察组,年龄23-48岁,年龄平均(46.72±2.43)岁,孕周28-31周,孕周平均(29.10±0.53)周。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入院后接受血尿常规、血生化检验、腹部超声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宫内单活胎妊娠。(2)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3)所有患者、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3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1)凝血障碍。(2)恶性肿瘤。(3)严重内科及外科疾病。(4)传染性疾病。

1.4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案联合血糖加强控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孕妇入院且明确诊断后,医护人员在尊重孕妇隐私及尊严的情况下,与其沟通交流,并根据其血糖及体质情况制定饮食及运动指导方案,比如每日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摄取量,不同种类食物膳食比例等;如有需要,可予以其适当营养素补充[2]。(2)通过平板电脑、手机、走廊宣传栏或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告知产妇围产期自我保健、糖尿病及血糖控制措施、应急处理方案等方面知识。(3)严禁接触烟酒,保持充足休息,适当运动,可携带少量糖块,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督促患者严格执行降糖计划,如有需要经胰岛素降糖者,需医务人员根据产妇实际情况。

1.5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医学知识了解评分差异,按照降糖知识、骨质疏松、自我保健及心情调节知识进行分析,单项满分10分,分数越高,提示对医学知识越了解。(2)组间不良妊娠结局差异,按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早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分析。

1.6统计学分析

以SPSS17.0为数据分析软件,利用百分比(%)及()分别表示计数及计量,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医学知识了解评分差异

观察组围产期、降糖知识、科学喂养、自我保健相关知识分别为(9.21±0.41)分、(9.53±0.25)分、(9.38±0.43)分、(9.25±0.4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0.64)分、(8.71±0.39)分、(8.33±0.62)分、(8.72±0.32)分,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t=5.8833、11.4716、9.0187、6.7053,P=0.0000、0.0000、0.0000、0.0000)。

2.3组间不良妊娠结局差异

观察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早剥、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38%(1/42)、2.38%(1/42)、0.00%(0/42)、2.38%(1/42)、4.76%(2/42),对照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早剥、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1.90%(5/42)、7.14%(3/42)、7.14%(3/42)、4.76%(2/42)、7.14%(3/42),组间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2.8718、1.0500、3.1111、0.3457、0.2127,P=0.0901、0.3055、0.0778、0.5566、0.6447)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不良妊娠的诱发因素之一,很容易增加分娩风险,威胁母婴健康,故需采取针对性血糖控制措施,避免因血糖水平持续居高造成的羊水过量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情况,因此需持续监测孕妇血糖,并在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加强血糖的控制程度[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加强血糖控制,同仅利用常规干预措施的对照组下,孕妇对降糖及自我保健等方面医学知识了解程度好于对照组组(P<0.05);而且加强血糖控制后,能够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有助于降低不良妊娠解决发生风险,而且观察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均稍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常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加强血糖控制,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临床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杨政安.糖耐量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2):54-55.

[2]      薛燕妮,魏威.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50-53.

[3]      吴杭玉,叶梅,张宜生.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浙江医学,2018,40(13):512-1515,1519.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如何消除预产期的焦虑心理?
妊娠剧吐如何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孕妇应如何摆脱消极情绪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孕妇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