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

2019-10-21柴华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区域认知策略研究高中地理

柴华杰

摘 要:新时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其实有很多,地理教师能否尊重学生主体意愿,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掌握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育,决定着高中生们是否有独立探索未知领域的价值,本文特意做了具体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落实路径;策略研究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不给他们自主分析或独立思考的机会,直接造成教学质量差,互动效果不尽人意。“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到位,针对高中生内在潜能的挖掘以及创新意识的启发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地理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寻找“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介绍教材内容,优化学生品质,争取为后续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效实施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一、什么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我们需要了解“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来为高中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性思维、人地协调观念、实践探索内容等,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具体划分,同时确定它的种类和功能,目标明确的考察学生们的内在品质[1]。“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是有综合性、地域性、协调性特征的。高中阶段地理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从基本概念、相关原理、内在规律、人地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性的学习,关注空间分异,完善认知体系。教师指导他们沿着正确道路实现个性化发展,将来他们才有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顺势彰显出人生的最高价值。进一步落实“区域认知”核心素养,通过优化教学步骤、有效调整引导思路、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更利于教学工作整体质量的迅速提升,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高中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指日可待。

二、高中地理课堂落实“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

1.教师选好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学生认知

我们地理教师应该认清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高中生都喜欢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他们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思维方式,只要拥有特定的条件以及体验的机会,学生是可以自己完成规定任务的。但是,有的学生在遇到各种选择和复杂难题时常常表现的十分迷茫,这和他们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指导他们突破自我的同时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完善其认知体系的前提下重组教学内容,在有效互动过程中这些同学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核心素養逐渐形成,教学效果令人满意[2]。如何重组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呢?笔者建议,教师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按照层次进行一个初步划分,综合考虑其思维习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去制定一套优质的教学方案,再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多加思考,如:基本概念的介绍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人地关系的分析是否有继续深入的价值?主要技能的掌握是否对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等等。重组教学内容的关键是“以生为本”,通过完善他们的结构认知,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才能有序推进下去,最终培育出大批优秀人才。比如,我们以某区域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打破原本的排版模式,重新梳理好重点内容,归纳出难点关键点后,再让学生整体感知地理环境,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认知体系。相关案例的具体分析,可以调整好高中生的思维状态,教师时刻关注他们结构认知的完善情况,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体现出“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改善弊端现状

学生是主体,教师任何教学方案的执行都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而学生也更热爱挑战自我,将创新元素整合到一起,引导学生系统性研究的话,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其实,在“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实践过程中,完全脱离实际的课堂指导没有任何意义,要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思维意识,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弊端现状得到更好的改善。其实,区域地理并不简单,一旦学生有认知不到位、理解不深入、思考不全面的情况出现,课堂教学就会有困难的现象。怎样改善这一现状,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呢?笔者认为,我们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尝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复习期间组织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借此完善其认知结构;其次,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探究的兴趣,并给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潜移默化渗透了先进的育人思想;最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教学优势,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后提供精美素材、视频资料、各种图片,使他们产生“学习地理即感悟生活”的意识,能够科学完善结构认知,核心素养由此提升。

3.运用正确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区域认知

近年来的高考都以“区域位置”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碎片化”学习时熟练掌握地理区域的定位技巧,慢慢缩小误差值,主动参与专题练习。比如,教师在新时期内选择了比较民主的教学方法,针对高中生的区域定位能力进行了强化培养,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探索,系统分析重点难点后,更好的总结出地理区域特征。另外,因为区域地理的综合性要求很高,所以说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系统分析法指导学生们积极思考现实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3]。比如,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边完成课题探究,一边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紧抓唯一主题,将可以集中的主导因素整理起来,方便学生分析环境特点,找出人文关系等。以点带线或者以点带面的系统性认知,尽量减少了学生盲目思考的可能性,教师利用可视化思维构建较为完整的空间模型,就是借助图示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找出逻辑关系,进一步增强他们主动复习的热情。比如,开展“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相关的专题训练时,必须让学生观看视频,去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然后展示图示,方便学生深刻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同时树立起整体性的认知观念。教学过程越有趣,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越顺利,“区域认知”专题训练的价值非常高,地理教学工作即将走向新的成功。

4.善于分析科学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学有关于空间事物的研究和空间结构的分析,学生们需要掌握的是空间演化规律。教师扮演好“评价者”的角色,“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指导工作就能进展顺利。评价什么最合适?比如,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评价他们的认知表现,利用区域地理的最大特性,更好地明确不同区域间的明显差异。再如,分析与了解区域差异时,告诉学生地理知识不是单一存在的,各种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建立起互补意识,善于总结概括,相信最终的学习结果会有很大不同。教师不可能一直在学生身边,锻炼他们寻找有效答案、分析现实问题、加深记忆理解的能力,使其灵活多变的研究区域地理,核心素养慢慢发展,未来人生充满无限的可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课堂“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具体研究仅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学生们积极配合、乐于实践的话,更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当高中生掌握了区域定位的技巧,养成了系统化学习的好习惯,弄懂有关的区域特征后科学评价地理内涵,就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最好的落实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研究新方法,融入新思想,高中地理教育长远规划目标实现之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就显得异常高效了。

参考文献:

[1]朱翔,王远征,刘明鑫等.区域认知——关于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上刊),2018,20(14):117-118.

[2]王海丽,李胜,蒋旭坤.浅谈“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5(18):103-104.

[3]吴菲菲,徐云,韩晓丽,张晶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6,40(33):404-404.

猜你喜欢

区域认知策略研究高中地理
区域认知与其他核心素养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学习策略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