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019-10-21张欢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构建学生

张欢欢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对于班主任的管理活动,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以便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赖,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此,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和諧关系;构建

引言:

现阶段,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就学校教育而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鉴于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和谐关系是指人与人的协调发展,在人际交往中,构建和谐关系是人类本能的追求,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人际关系,也是最高境界的人际关系。具体到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指班主任和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友情关系,班主任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能够给予班主任相应的尊敬和信任,促使二者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共同获得进步,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具体来讲,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尊重、民主和发展的精神表现。班主任与学生是独立的两个个体,具有同样的人格及尊严。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想法,才能实现班主任与学生主体关系的确立。而学生只有尊重班主任的工作,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1]第二,是班主任与学生个性全面交往上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班主任必须要与学生建立友谊关系,促使学生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从而强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这就需要班主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以便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其核心在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灵上的互相接纳。班主任与学生只有在心理上互相包容、互相接纳,才能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才属于和谐的关系。一方面,班主任需要主动关心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另一方面,学生要给予班主任更多的尊敬和爱戴,对班主任充满感激之情,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1.树立科学合理的师生观念

在传统小学班主任教学及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往往都是以居高临下的严肃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对于这种班主任形象学生往往很难有亲切感产生,因而也就很难使和谐师生关系得以形成。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对正确师生观念进行合理认识,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班主任属于良师益友,从而为更好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保证张弛有度,保证班级中每个学生均能够感受到教师关爱,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真正关心与爱护,从而也就能够与班主任工作积极配合,在此基础上沟通构建和谐良好师生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可利用互联网学习班主任工作技巧及理念,为更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2.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为能够使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得以更好实现,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加强师生沟通交流。首先,小学班主任应当对学生全面认识,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加强了解,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且更加具有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2]其次,应当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学生进步或者失败应当以平常心对待,不可依据一次进步或者退步盲目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全面性,在保证较好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班级管理,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此外,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比较小,承受能力比较弱,因而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应当遵循合理原则,对于每个学生均应当以温和态度对待,不可单纯根据学生成绩对待学生。同时,班主任也应当制定科学合理规章制度,通过各种相关规章制度对学生言行进行规范管理,对于违法规章制度的学生,应给予其相应惩罚。通过这种软硬兼施的管理方式,可使学生更好配合教师管理,最终可使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得以加好实现。

3.努力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小学班主任积极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属于十分有效的一种途径,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具有较强向师性,教师言行会对其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当为学生起到良好表率作用。[3]在小学班级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多理解、多鼓励及多尊重,从而可使学生对班主任好感度增强,从而更好配合班主任工作,使和谐师生关系得以较好形成。另外,小学班主任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身教学水平及道德品质得以增强,对学生起到良好榜样及模范作用,在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可对学生进行更好教育及管理,并且可通过较高文化素养及思想品质对学生产生感染,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差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生活困难,以便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信任,进一步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洁.小学班主任构建与学生和谐关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06).

[2]张磊.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学文摘,2017(01).

[3]张海霞.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思考[J].教学交流,2014(05).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构建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