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19-10-21白玛康珠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白玛康珠

摘 要:游戏教学具有引导性、趣味性、科学性等特点,最符合孩子们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有效策略,必须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具体实践中,应该培养幼儿的参与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后,可以更好地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该补充游戏内容,并且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促进启蒙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不断加快。本文具体分析了幼儿教育的游戏化教学。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有效应用;分析;研究

引言:幼儿教育时期组织的游戏教学活动,对于儿童们身心的健康成長来说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努力为孩子提供大胆创造的环境,同时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最终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都变得异常顺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幼儿教育中如何进行游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游戏教学思路的创新,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实践工作的继续推进提供一些帮助。

一、真正实现动趣结合,开展特色游戏教学

小孩子心思单纯,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更喜欢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梦想着去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教师身上有“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在设定游戏教学的时候,不妨创设有效情境,来刺激孩子的兴奋点;努力提供真实体验,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或者利用先进技术,变他们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支持下,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1]。简单来说,活动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吸引幼儿们的全部注意力。如开展“寻宝”探险活动,让幼儿像一位探险家一样,爬过“山地”,越过“小河”,走过“森林”,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解开图中之谜,最后寻得“宝贝”,这比一般的看图讲解要好多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带领幼儿体验真实的情境。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孩子们都喜欢表现自己。我认为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选择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还应注重各年龄段的特点,挑战难度要有层层递进性。一旦幼儿失败次数多了,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当幼儿完成任务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地提高难度,使幼儿能够有机会迎接新的挑战。这样孩子们不仅会对活动产生新的激情,使活动能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而且孩子在活动中还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幼儿参与互动游戏,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出现问题时,教师不应急于处理,也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幼儿,而是应该尊重他们,启发他们妥善解决问题。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创新,可以让幼儿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充分体验创新的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发挥了更多的想象和创造,他们可以将一块积木当成饭碗、当成照相机。他们玩娃娃,把雪花片往布娃娃口里放,嘴里会发出“啊呜啊呜”的咀嚼声;将几片雪花片套在筷子上,就是一串羊肉串,然后得意洋洋地叫喊“卖羊肉串呀”;用沙子堆搭城堡时,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得更突出了。

三、游戏深化合作认识,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游戏可以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如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我就对小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们在游戏前自行协调好谁当“小鸡”,谁当“鸡妈妈”,谁扮演“老鹰”,并且告诉他们在游戏中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从而保证“老鹰”抓不到“小鸡”。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们很好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合作,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游戏进行得十分顺利。又如,在接力赛的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要赶紧接棒,抓紧时间赛跑。于是,我就对他们进行了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这样,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活动目的,同时也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感,并及时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和赞许,从而让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自愿与他人合作。

四、教师善于语言诱导,优化游戏教学效果

1.发问。用于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幼儿的具体想法或进行启发引导等,宜用亲切平和的语气询问,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如“你想做什么呀?”“你要做什么呀?”等,目的是引起幼儿的思考,逐渐学会辨别是非,作出明确的行为判断。2.提示。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时,教师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如玩“菜市场”游戏时,菜卖完了,孩子们的游戏便卡壳了,没法往下进行,教师用提示性的语言说:“我们一起加工蔬菜吧。”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画、剪、捏,游戏就可以继续了。3.赞扬。赞扬是对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向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希望。对幼儿在游戏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

五、注重游戏教学讲评,不断肯定幼儿表现

在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以赏识的态度,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还要鼓励幼儿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3]。教师在评价游戏时常常会说:“今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你发现游戏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最后还要鼓励幼儿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散,如:“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想想可以怎么办?”幼儿积极展开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结语

游戏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幼儿教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本着让幼儿们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要更新幼教观念,从而探索出新的、富有活力又适合幼儿的游戏,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婷.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教育[J].小学科学,2017(25)36-37.

[2]张丽丽.活动,幼儿教育的助推器[J].快乐阅读,2019(02)114-114.

[3]王珊.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9(13)99-100.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