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监理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过程控制

2019-10-21冯伟彪朱健陈世军

建筑与装饰 2019年18期
关键词:过程控制深基坑支护监理

冯伟彪 朱健 陈世军

摘 要 近年来,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发展迅猛,使得深基坑支护项目也越来越多。因深基坑支护项目施工内容较多,施工难度也较大,为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务必要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能。因此文章结合实例,就监理在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过程控制予以阐述。

关键词 监理;深基坑支护;过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是一项具有较高复杂性且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保障主体结构地下稳定性、施工安全性、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条件,考虑到其施工具有较大影响性和危险性,与此同时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特别是针对房屋建筑以及高层建筑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为了能够保障該工程的顺利落实,提高工程实施质量,针对性的实施工程监理非常有必要。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6425㎡,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0689㎡,地上建筑面积23655㎡;该楼高层主楼为地上13层(局部15层),裙楼为地上三层,地下为两层地下室,建筑高度56.9m。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为-10.85m,属深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狭小[1]。

2深基坑工程监理要点

2.1 施工组织监理

在实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组织的综合设计,确保施工能够为顺利的实施。考虑到本项目的基坑深度较深,有着较高的复杂性,周边环境也相对较为复杂,为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并做好相应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准备,同时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整体管理。另因深基坑属于地下作业项目,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在实施土石方挖掘的过程中,均需要加强数据的监测指导,以便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2.2 土方开挖监理要点

①在对基坑进行开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层、分区、分段处理,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处理原则。本项目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了8个区,各层土方开挖的深度将其设置为土钉(锚索)标高面下300~500mm之间。②应对针对坡面、坡顶以及坡底做出相应的排水处理。本项目分别在坡面设置一个泄水孔,在坡底以及坡顶部位设置相应的排水沟。③坡顶地面严禁出现超堆荷载的情况。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好运输以及机械车辆的线路,为了保证线路发挥作用,故在项目施工中,要求距离破顶地面2m以内不得的堆放材料,外堆载则必须控制在20kPa以内。④在完成土方开挖处理之后,必须立即封闭基坑边坡和坡顶,以免出现暴露和水浸问题。当地下水位降低到了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以下后,即可实施相应的地下工程。水位降低到了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以下后,即可实施相应的地下工程。

2.3 井点、管井降水监理要点

①监理必须对挖土以及降水的时间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②井点降水必须在地下室底板完成施工之后,再进行撤除处理,基坑中部管井必须继续实施降水处理。当地下车底的顶层覆土完成之后,即可进行管井的封井处理。③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好相应的井点、管井的降水维护和监测工作。对降水全过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密切关注,并及时掌握其降水效果,同时注意了解其对周围管线、建筑物以及管道带来的影响。④对井点管、管井的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注意埋设的深度、位置与设计是否相符合。认真检查平面定位和数量是否与施工组织的设计相同。

2.4 土钉墙支护监理要点

①在进行土钉墙以及基坑进行开挖处理时,均必须根据设计的相关要求,采取从上到下的分层分段处理。当机械进行开挖处理的过程中,应当辅助人工修坡面,保障坡面能够保持平整适宜,范围以±20mm最为最佳,在行砂浆喷射之前,首先需要对坡面的虚土进行清除处理。②当土钉墙上层土钉注射浆体与喷砂砼面层满足了设计强度70%的要求之后,即可对其实施下层土方以及下层土钉的开挖施工。③在进行施工操作期间,应当核对土钉或者锚杆的具体位置,明确钻孔的具体深度、直径以及角度,同时注意加强对关键项目的检查,具体包括土插入长度或者锚杆长度,注浆压力、配比以及注浆量,喷锚墙面的强度以及厚度、土钉应力或者锚杆等。④对施工在土钉墙的施工具体过程以及完成效果进行督促监测。重点需要注意加强坡面或者坡顶沉降、位移以及周围环境变化的观测。若发现存在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2]。

2.5 基坑变形监测

根据信息反馈原则以及动态设计的操作原则严格施工,在基坑支护监理中,应当重视起变形监测。重点需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监测:设置监测点、提高监测频率、监测方法以及预警值控制等,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变形监测:在进行变形监测的过程中,主要针对沉降和水平位移实施监测。与此同时,在基坑周围相邻的建筑物以及管线分别设置相应的沉降监测点,各个监测点之间需要间隔20~30m的距离,并且在条件较为复杂的部位以及变形相对较大的部位进行监测点的设置。在对基坑进行开挖处理之前,需要通过监测点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免监测点稳定性受到影响。本项目结合这个操作原则,共设置了11个管线和道路监测点,以及11个基坑监测点。②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关要求由施工监测和第三方进行监测。③监测频率:在进行基坑支护处理期间,邻近的两次观测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需要达到2d及以上;当支护施工完成之后的1个月之后,观测间隔时间尽量保持在10d以内;在完成支护施工2个月后,此时变形逐渐趋于稳定,这就能够适当的延长间隔的时间,直至回填完成。通过进行按时进行监测,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动态掌握基坑的变形情况,确保基坑在发生异常变化或者达到预警值之后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处理。④各个监测点除了对相关表格数据进行采集之外,还可通过过程曲线的方式来呈现其表达形式,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其变形情况。⑤加强对项目周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尤其是针对出露地段,需要重点巡查。

总之,深基坑工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在实施期间,需要结构技术人员和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配合。在进行施工处理之前,土方开挖方案以及支护体系设计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急性施工操作中则必须重视起地面变形、基坑稳定性以及地下水控制通过加强监测,力求能够更好地保障深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贺少飞.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监理工作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69,172.

[2] 韩瑞青.关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和要点探析[J].四川水泥,2018,(11):284.

猜你喜欢

过程控制深基坑支护监理
公路工程监理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稳定有效推进监理制度执行之我见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
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撑式排桩支护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公共雕塑艺术工程实施监理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