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2019-10-21徐春生
徐春生
摘 要:食用菌本身可以作为一味药材,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常常被当作重要的食材。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包括食用菌栽培、产品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部分地区甚至打造出了以食用菌为主的品牌,然而目前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讨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进一步实现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希望可以进一步开发食用菌市场,刺激消费,实现种植户增收。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策略建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3-0167-02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志码: A
食用菌目前已经在诸多地区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在生产和加工环节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點,并且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在种植环节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农林产品的有机物就可以作为栽培原料,通常采用个人栽培和集体栽培模式。未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将走向高效、循环、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之路,体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所以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十分显著。
1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食用菌大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世界已知的食用菌类有2000种,而我国就有900多种,其中可以人工培植百余种,规模化种植和经营的食用菌有20多种。目前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生产区域现状
20世纪70年代,我国广东、福建等地是食用菌的主产区,而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干燥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也为优质菌种的培育提供了条件,形成“南菇北扩”局面。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各地食用菌生产开始了规模化发展进程,其中河南、山东、福建、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都实现了100万t的食用菌产量[1]。
1.2 食用菌出口现状
我国的食用菌一方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也将部分优质的食用菌出口到国外,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食用菌出口国,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4年,我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加了136%和298%,足以说明我国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战略意义。
1.3 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政策
从我国食用菌的分布上看,主要种植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因素分布较少,但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农业的同时,也为西部地区的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尤其是宁夏、内蒙古等地区,可以实现反季节种植,培育出质量更加优良的菌种,在部分地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饮食和营养的补充,使得食用菌在我国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很多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并且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有部分地区利用食用菌脱贫致富。
我国作为大型食用菌生产及消费市场,加上国家对食用菌种植和生产的高度重视,必将有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2]。在此背景下,各地陆续出现了注重技术创新、连锁经营、品牌管理的新型企业,慢慢取代个人生产、作坊式经营的模式,逐渐向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自动化、现代化迈进。随着扩大再生产和资金的投入,部分地区的食用菌集约化生产越来越成熟。以金针菇、杏鲍菇和蟹味菇为例,在国内已有产量250t/d的企业,部分大型食用菌的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上市的准备[3]。
2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食用菌产业生产模式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生产模式以农户生产、“企业+农户”以及工厂化的模式为主,不过主要的模式还是传统农户生产模式。相较于欧美、日韩等国家,我国尚未完全形成规模化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具体说来,在我国食用菌生产中,家庭经营的比例很大,这种经营模式显然会制约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和壮大。首先,家庭经营模式不能保证菌种的高质量生长,大部分种植户不具有或者欠缺制作菌种的技术。其次,在小农种植的思想下,种植户在自然环境方面缺乏考虑,也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再次,家庭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食用菌产量少、质量标准不容易统一,在厂家收购中难以满足其要求,并且生产规模小,在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上也明显能力不足。最后,部分以食用菌种植为主的地区由于交通和网络信息闭塞,容易导致产品不能及时销售,进而损害种植户的利益。
2.2 食用菌产业流通现状问题
纵观当前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模式:小商贩收购模式、农业合作社销售模式、龙头企业流通模式、超对接模式和“互联网+”模式。不过在食用菌产业流通上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小而散”是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主要特点,比如不齐全的农产品流通配套设施、较低的信息化流通方式等,都凸显出现代化程度不高。其次,食用菌品牌经营能力差,以江苏灌南食用菌为例,当地形成了“农户+批发市场或企业”模式,不过在食用菌的种植和生产上存在成本问题、质量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虽然注重扩大生产规模,但是并没有形成品牌。
2.3 食用菌产品加工问题
食用菌可以通过烘干和保险技术得以长期保存,进而满足运输到市场销售的需要。我国食用菌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脱水烘干、冷藏保鲜、制罐加工和浸提加工,虽然加工工艺诸多,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优质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加工技术缺乏先进性,影响加工和包装效率。最后,市场竞争混乱,没有打造出竞争品牌,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地区的食用菌扩大发展。
3 实现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措施
3.1 注重产品质量监管,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同时,在人们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对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重视起来,市场对食用菌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希望购买到更优质、绿色、无污染的食用菌产品,我国的食品质量监管单位就要加大监督力度,同时要构建出食用菌质量标准,以此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在立足地方实际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统一国内的食用菌检测标准,进而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保證群众的饮食安全。第一,要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各地区在国家食用菌现有的质量标准下,需要根据选育、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保鲜等需要制定科学的食用菌质量安全准则,始终把绿色、无公害作为大方向。第二,加大监管力度,当地需要积极落实质量管理规定和相关的标准,在监管环节,农业部门、工商部门、质检部门要共同开展,让食用菌市场得到净化。比如栽培环节,需要加强产地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农业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其中,进而研发良种。之后要做好登记备案工作,监管种子市场,通过不定期检查打击制假行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市场环境。对栽培区的原料水、农药、设施也要加强检查,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保证可以追本溯源。再如加工销售环节,需要检查食用菌的水源、烘干工具等加工环境和环境卫生监控,同时要保证产品包装的信息准确,严厉打击销售以次充好行为。对于食用菌还要做好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的认证,确保达到相关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后进行市场销售。
3.2 支持优质菌种研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生产基地和科研单位要加强对优质菌种的研发。由于长期以来种子市场混乱以及优质种子开发力度不足,已经成为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障碍,导致部分品质优良的菌种出现退化,种植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用菌减产情况。因此,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同时,政府需要鼓励和支持优质菌种研究工作,各省市的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农业大学以及食用菌协会等社会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借助政府的专项资金在实验项目中研发出新的优质品种,突破研究疑难问题,让食用菌产业健康、长期发展。其次,通过产、学、研的联系促进成果转化。各地的高校和农科院需要建立出面向食用菌企业的服务网点,在促进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支持等方法加大合作力度,打造出企业提供资金、高校和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的成果转化项目,然后将成果推广到各个大型种植基地,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批量种植的进程,以此满足食用菌市场需求。
3.3 打造产品品牌,开拓高端产品市场
有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但重要的是做好产品宣传工作。目前市场上食用菌产品的种类繁多,不过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产品品牌,所以市场开发的力度依然需要加强。以广西横县为例,当地素有“中国双孢蘑菇之乡”美誉,并且以此为销售品牌,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同时建立了食用菌主题公园和食用菌科技示范园,通过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了解“横县双孢蘑菇”,这样就显著提升了该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也会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让以食用菌为主要收入的地区看清自身发展中有哪些不足,然后找到解决对策,实现当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监管,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支持优质菌种研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要打造产品品牌,开拓高端产品市场,这样才有利于我国食用菌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 1 ] 张平,郑志安,赵祖松颖.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变化及对策分析[J].北方园艺,2017(22):173-180.
[ 2 ] 姜名姗. 我国食用菌贸易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博弈分析[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 3 ] 刘倩,葛颜祥,王丽娜.新常态下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8(2):93-96.
(收稿日期:201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