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玉米种子产业十宗“最”

2019-10-21佟屏亚

种子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制种玉米种子种业

佟屏亚

栉风沐雨,岁月峥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农业科研人员在玉米种质的利用与创新、高产杂交种的培育与推广、现代种业的兴起与发展方面作出优异的成绩;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玉米和水稻、小麦一起并称为“国人的三大主粮”并跃居首位;玉米从长期作为国人果腹的口粮,逐步转化为生产肉、奶、蛋的畜禽饲料。中国的玉米育种人员最多、审定玉米品种最多、玉米制种面积最多、玉米种子市值最多,突出存在的问题是压库种子最多、套牌种子最多、市场竞争激烈以及转基因玉米种子严重泛滥等问题。

1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全球第一

玉米原产于美洲大陆,16世纪传入中国,因其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迅速在中国大地扩大种植面积,新世纪以来发展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家统计局2018年12月15日公告: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对2006—201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总产量进行了较大修正。其中,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增至4240万hm2,比上年国家公布的3545万hm2增加695万hm2;总产量为25907万t,比上年国家公布的21589万t增加4318万t;单产基本未变。修正后,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种植面积为1644万hm2,产量为11241万t,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8.8%和43.4%;冀鲁豫三省的播种面积为1154万hm2,产量为6868万t,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7.2%和26.5%。

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中国玉米种植面积2014年为4300万hm2,2015年为4500万hm2,2016年为4420万hm2,2017年为4240万hm2,预估2018年为4213.3万hm2。据美国农业部报道资料,2014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3686.7万hm2,2015年为3560万hm2,2016年为3513.3万hm2,2017为3653.3万hm2,预估2018年为3573.3万hm2。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

尽管有些突然和错愕,但国家统计局调整玉米面积有其市场合理性:一是玉米产量连年增加使库存数量增多;二是玉米的“增量”主要体现在饲料消费刚性增长,畜禽养殖业发展使猪肉、禽肉和禽蛋供应充足;三是玉米深加工业需求回暖促进产能快速投放。还有一个重要动态依据,即21世纪以来国家实行种粮补贴措施后农民上报的(玉米)面积更接近实际。

2   玉米擢升为中国“谷物之王”

中国发展玉米生产经历曲折复杂的道路。新世纪初期,决策部门提出所谓“粮改饲”措施。1999年6月,国务院发布《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要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调整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结构,压缩玉米面积,改种饲料作物(苜蓿、狼尾草、三叶草等),全国指令性、趋同性地压缩玉米面积。世纪之交是个节点。据报道,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从1999年的2586.7万hm2骤降至2000年的2300万hm2,特别是东北玉米主产省面积减少高达20%~25%,严重地减少了粮食总产和饲料供给,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急剧滑坡,国务院紧急出台“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即减免农业税、放开购销市场、提高收购价格等一系列直接的玉米生产扶持政策。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俗称公粮,一般为常年产量的15.5%),意味着在我国沿袭2 000年之久传统税赋的终结。附着在农业税上的“乡统筹”“村提留”等种种合法、不合法的税费征敛也就失去了存在依据。此外,还实行更直接、更有力的种粮综合补贴、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措施,大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随着玉米经济价值日益凸显,20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到3246.7万hm2并随之逐年增长。

政策主导,科技先行,玉米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国家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三大作物种植面积顺序是水稻3386.7万hm2、小麦2920万hm2、玉米2033.3万hm2;2010年时玉米面积3246.7万hm2,已经超过水稻2980万hm2和小麦2420万hm2;2018年全國玉米种植面积4213.3万hm2,超过稻谷3013.3万hm2和小麦2426.7万hm2,玉米擢升为中国“谷物之王”。

玉米是发展畜禽业极其重要的饲料来源,“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玉米对改善人民生活起重要作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肉、奶、蛋生产大国。据农业农村部资料:2017年我国肉类产量为8652.7万t,高出美国的4 579万t;蛋类产量为3645.8万t,高出美国的625.8万t;奶类产量为3446.9万t,低于美国的9776万t。从数量计,世界约1/2猪、1/3家禽、1/5羊、1/10牛落户中国。

3   中国玉米育种机构和研究人员最多

玉米是广泛适应性和用途多样性的农作物,种植地区遍及全国各地,全国及各省市的农业大学和农业科学院直到县均设立玉米育种机构。有关部门2000年统计,全国从事玉米育种的科研单位约有450家,21世纪以来国营和民营种业也相继设立玉米育种部门。随着玉米品种价格上扬,培育品种有利可图,从事玉米育种的单位和个人骤然增多,少说2000多家(人),多说在3000家(人)以上,而且个体育种人员占比增多。

历史地看,中国玉米品种选育和知识产权保护经历几个时期:一是科研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倡导资源共享,提倡互通有无,育种材料靠“送”。二是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以后,育成品种有了“价格”和“成果”标识,在金钱的诱惑下,育种材料靠“拿”。在海南繁育试验场,在西北制种基地,甚至跑到国外去“拿”。三是在缺乏科技创新的环境下,简单地换个父本或母本一两年出个组合就能参加区试,培育品种靠“仿”。

市场品种高价交易是促进育种人员增加的原因之一。例如,国审玉米品种京科968有4家老板平分角逐价2400万元;中单909放量后4家成交价2100万元;吉祥1号一次性买断价2680万元。

在天价品种诱惑下,从事玉米育种的个体人员骤然增多,在全国应运而生一支庞大的民间育种队伍:或是科研院所退休人员及其子女,或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或是耳闻目染受启发的农民。他们搜集育种材料,租上几亩地,临时雇佣工人,迈入玉米育种行列。市场竞争呼唤更多的创意,任何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育种技巧。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的是深厚理论功底、超前育种思路、完美艺术构思、严谨系统选育、海量配合力测试的结果。但多数育种人员的精力都放在快速模仿上,哪个品种市场认可,就模仿或改良哪个品种,还有些人则借助盛行的品种审定潜规则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期盼自己仿制的组合有机会通过审定,获取高价报酬后堂而皇之进入市场。

4   中国审定的玉米品种最多

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始建于1982年,当时种子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审定的品种数量较少。科学家育成一个玉米品种需要6~8年,从参加区试到通过审定还要经过3~4年,初衷是保证品种质量和种植的适应性、安全性。据报道,我国玉米品种已经完成5~6次更新换代,中国自选品种面积占比增长到90%以上。研究认为:玉米高产优质杂交种在玉米增产中起到40%~45%的作用。

据《全国玉米审定品种名录(2000—2008)》资料,国审和省(区市)审定玉米品种共3595个,平均每年审定399个,其中国审玉米品种340个、省(区市)审玉米品种3255个。2010年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进行修订,核心是提高品种审定门槛,同时进行了拓宽试验渠道探索。据种业商务网综合资料,2009—2014年国审和省(区市)审定玉米品种7473个,平均每年审定467个。2015—2019年国审和省(区市)审定玉米品种6216个,平均每年审定1243个。我国玉米品种培育发展势头良好,新品种层出不穷,但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5年中央实施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放宽玉米品种审定进入渠道,通过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满足企业品种审定需求。这项措施激发育种人员快速释放科技创新积极性,新品种审定进入了“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快车道。2016年审定品种(国审+省审)

550个,2017年审定品种1069个,2018年审定品种1700个,2019年审定品种2274个。全国估计每年有6000~10000个玉米品种进入市场,名副其实地迈步品种审定“大跃进”!用“大跃进”表述玉米品种审定新形势有褒贬两层涵义:褒义是显示全国玉米育种人员释放积极性,许多优秀品种脱颖而出;贬义是暴露出通过审定的品种质量悬殊,在数量快速增长形势下泥沙俱下,一些高仿、初仿甚至“比瓢画葫芦”的玉米品种将迅速被淘汰出局。中国玉米育种事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育种工作者存在困惑和迷惘,面临重新定位和抉择。

5   中国玉米种子市值攀升至274亿元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玉米种子市场。21世纪以来,中国种业市值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至2018年的600亿元。其中,玉米种子市值从60亿元增至274亿元。

中国是玉米种子企业和经销商最多的国家。回溯源头,以1979年中国种子公司成立为标志,种子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变迁。

2000年12月《种子法》颁布,要求种子企业实行政企、政事、企事分开,从单一的国有经营到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2007年11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紧急通知》,全国90%以上的种子企业迅速派对重组。2008年8月,原隶属各级农业部门的国有种子企业,脱钩完成率为85%,其中省、市、县三级分别完成91%、87%和84%。2010年12月,全国注册5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8700多家,其中国有种子公司2000多家、民营种子公司增至6400家。

在全球农资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兼并重组新形势下,国务院2011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国企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到2017年底,全国种企从8700多家減至5203家,其中玉米种企1264家,遍及县乡镇的种子经销门店69万家。特别指出,玉米育种仍以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主,育种科研与生产经营脱节,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不足10%,大部分经营型企业以购买品种为主。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种业上市公司共有11家。

1997年“中国种业第一股”丰乐种业率先上市,其后,隆平高科(亚华、秦丰退市)、农发种业、万向德农、敦煌种业、登海种业、大北农科技、荃银高科、神农基因以及苏垦农发等种业公司先后迈步资本市场(北京奥瑞金股份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种企登陆资本市场之初仰仗本公司优势作物品种,随着形势发展均转向重点发展玉米种子业务。哪家公司玉米研发投入和品种数量在种子市场占据优势,哪家股票就受到关注。股值要飘红,玉米必当家!

6   西北建成最具竞争力的制种基地

杂交玉米种子是具有天然性和再生性永续利用的资源,年年制种,岁岁盈利,被誉为“黄金产业”或“常青产业”。中国玉米制种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北麓以及新疆平原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高产优质的玉米种子,发展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

玉米制种业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中国玉米种业与国际种业接轨的支撑。立足于全国农业宏观发展的高度,玉米制种业纳入中央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议事日程。2009年国务院发布《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12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再次将建设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摆在重要地位。

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稳居全国第一,特别是以河西走廊为主的10万hm2玉米制种基地,每年产种量约占全国玉米生产用种的60%。张掖市、临泽县、甘州区、凉州区、肃州区、高台县、永昌县、古浪县等一市七县区,2013年8月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新疆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机械化作业超过80%,玉米制种实现精量播种、膜下滴灌、机械去雄和机械收获,发展成为玉米制种基地后起新秀。玉米制种面积逐步增加至近6.67万hm2,产种量约占全国的1/3以上。2013年7月原农业部认定新疆10市县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玉米品种审定营造西北制种基地繁忙形势。每年春节过后,种业老板紧急奔赴西北制种基地直面“制种关”!无论新审定品种还是购买产权品种,都要千方百计地繁殖种子进入全国市场。种业老板禀承前瞻性判断,尽可能做到精准把控。就全国玉米种子市场总体容量而言,有一个需求的限量值,每年需玉米种子10亿~12亿kg。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资料,新世纪以来,随着全国玉米面积的增长,玉米制种面积逐年增加,从每年13.3万hm2增加到20万~26.7万hm2,2012年达到29万hm2;随着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创新与普及,种子从每穴3~5粒减至1粒,土地用种量急剧减少,这就要求玉米制种技术精益求精,确保玉米种子纯度和净度,种子发芽率从过去国家规定85%提高到98%以上。2013年全国玉米制种面积减至25.5万hm2,2014年减至19.7万hm2,2018年再减至15.8万hm2,2019年17.3万hm2。从供需形势说,玉米种子产量依然多出30%~50%。

7   库存高企渐成中国种业新常态

玉米品种审定“大跃进”是库存持续高企的主因。无论新审定品种还是购买产权品种,企业都要千方百计地繁殖种子进入市场,连做梦都想赚个盆满钵满。连续5年种子库存高企,可以说“一年制种两年用”,夸张点说“一年不制种两年都够用”。私繁滥制的疯狂和库存积压的无奈,交织折磨一些基地公司被迫举高利贷,产生了永远还不清的债务,即便是上市公司亦處于亏损的窘境。玉米种子库存持续高企构成一个环环牵制的链条,既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有品种需求萎缩的问题。如果没有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种子市场供求失衡的局面或将重复演绎。

中国种业的高库存已经到了畸形变态的程度,严重威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合理的利益空间。库存高企一直是种子行业挥之不去的梦魇,每年都有大量库存种子转商,同时又重新积压新种子。预计许多没有研发能力和过分依赖国家投入的企业,仅仅产品积压还不至于压垮企业,但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仓储运输费用额外产生、种子质量下降或报废、再销售赢利严重下滑引发的亏损等,种子企业出现问题甚至倒闭。虽然决定有多么雄厚的固定资产实力,要看掌控几个品种和营销多大规模,但只要企业发生资金流动性不畅甚至资金链断裂,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就可能出现问题。这是一个抑制创造市场价值和消耗企业积累的过程,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发生逆向淘汰的潜在风险:流动资金的占用、仓储运输费用的额外产生、来年种子质量的下降、再销售面对的难题、质量事故的频发、报废引发的亏损等,都可能导致种子企业走向万劫不复的困境。

8   种子企业市场竞争尽显洪荒之力

实施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后,新审定品种快速增加,让有限的市场无限饱和,种子营销从“卖方市场”演变成为“买方市场”。全国玉米种企1 264家,遍及县、乡镇的种子经销门店69万家,每年近万个玉米品种进入市场,种子企业尽显洪荒之力开展种子市场激烈争夺战。

种子营销根本目的是赢利,只有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才能赢利。种子营销显示罕见的新形势。有报道介绍:大田玉米刚刚露出天缨,种业老板就开始借助行业名义精心策划,组织所谓的“地展会”“观摩会”“品比会”等。企业借助网络和微信反复宣传自家的玉米品种,媒体推波助澜。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商贾云集,专家站台。可以说,有多少个新审定的品种就可能有多少观摩会。最繁忙的还是经销商,应接不暇地受邀参加各家品种展示会,有人领取的红蓝会衫就有十好几件,花样繁多的纪念品可装一麻袋。观摩会、品比会越开越难,请人难,签单难。直白地说,简直就是种业老板央求经销商“请您销售我们公司的品种啊!”可以预料,大品种的种植面积将持续萎缩,新审定的品种千方百计都要在市场分得一勺羹。

种业老板和经销商一改往年被动局面,从坐商变游商,赶大集进村庄,在春节前后就开展促销种子宣传战、价格战。老板站台,明星代言。到处有经销种子的宣传车,锣鼓声声,彩旗飘飘,标牌林立,采取各种花样翻新的诱惑营销方式诱惑农民购买种子的欲望,摆酒宴、砸金蛋、摸大彩、送赠品。招徕瞩目的种子名称让农民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让农民心烦意乱,蛊惑人心的花样赠品让农民方寸混乱。所有活动的目的锁定在种子销量上,售出即利,净仓是福!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生物进化乃至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要清醒意识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力量,研发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命脉,品种是种业发展的支柱和保障。科研强,则种企强;种企强,则种业强。种业没有常青树,科技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也品种、败也品种”,即便是上市公司,一旦陷入“没有好品种”窘迫之境,也难逃销售额逐年下降的厄运。创新思维和解放思想,说得到但做得到的人是极少数。谁能活下去?谁能走出来?有多少种企老板和经销商面对无限的困惑与纠结不知能否逆势突围?

9   中国种子市场有1/4是套牌种子

中国种子行业存在众所周知的潜规则:育种不如买种,买种不如仿制,仿制不如套牌。新品种刚刚通过审定,套牌品种随后登场;基地刚刚繁殖种子,市场上已经花样翻新;经销商刚刚拥有一个主销品种,转瞬间这个品种就蜂拥低价促销了;制假造假链条上的始作俑者坐享渔人之利。

猜你喜欢

制种玉米种子种业
山东:全面实施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政策
宁波谱写现代种业发展华章
制种:受益行业政策推动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贮藏中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问题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
农业部:深化科企合作加快种业创新驱动发展
汪洋在北京考察现代种业发展工作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