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航标管理与维护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19-10-21江虹
江虹
摘要:随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交通运输业发展也向着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对航道周边环境切实保护,实现航道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内河航运的重要发展方向。内河航运有着占地面积小、运输成本低、运能大、能耗低、水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对于这些特点我们要认知并加以运用,以便对航道和航标维护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问题;改进策略
本文对当前我国内河航道和航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从实际经验出发,给出了航道和航标管理与维护的改进措施。事实表明:做好内河航道和航标管理与维护工作对推动内河运输网络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做好内河运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航道和航标管理维护
第一,航标配布。航标配布是结合内河水域环境和航道尺寸等具体情况,按照国家设计规范,采用适当助航标示,为通行于此水域的船舶标识出安全、经济的航道的一种技术过程。航标配布过程主要包括试航检验、图上作业、实地勘测以及图上分析等内容;其次将岸标与浮标的统一协调性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切实保证标志作用的发挥;对于深槽河段沿岸航道而言,其航行范围应是航道标准两倍,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必须在碍航物且接近航道的一侧进行浮标的设置;在进行潮汐河段航标配布的过程中,应当进行航道基准面水深的检查,避免出现意外,影响航运安全。
第二,航标检查。通常情况下,航标检查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全面检查。其中航标日常检查主要是对基层站点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标灯技术状态、标志位置和外观、航道变化、航道水深等。而定期检查内容主要是以基层站点到辖区为检查范围,对浮标状态、积水情况、夜航灯光、灯质以及光源亮度等进行检查。航标全面检查主要应用在较为恶劣的天气情况,对标志的位置、标体、灯器、电源等主要内容进行检查,一旦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此外,航道维护。内河航道维护应根据航道等级和通航要求确定维护类别,实施分类维护。在维护过程中应根据航道测报信息分区段、分类别进行维护和管理。航道测报主要包括航道尺度、航标异动和其它航道变化内容,航道测报数据通过航道水文观测、航道浅滩维护测量、长河道测绘等方式得到。航道区段的划分应根据河道特性、类别和航道网构成等因素统一考虑,一类二类航道要由专业施工维护队伍维护管理,同时配备相应的维护工具和设备。
二,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中的问题
第一,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内河航道、航标维护管理资金来源主要以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自筹资金等为主,近几年来资金投入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航道航标管理维护资金逐年增加,但航道、航标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却和实际资金投入未实现同步增长,有些河道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管理的境地,使内河航道职能发挥受阻,航道建设成效大打折扣。大部分资金主要都投到了一些重点或者是局部航道航标管理维护,而投入后的管理不到位,后续资金投入不到位,也影响了内河航运发展。
第二,体制不健全。一方面,对航道上下游所属区域资源分布、管理水平等考虑不全面,由于不同的省份和行政区的航道管理维护水平参差不齐,所属航道基础性设施建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大多数航道基础性建设投入少,建设进度慢,资金不到位等问题较突出,当航道、航标需要维护时各地从当地区域经济利益出发,各地维护标准低且不统一、维护中各地的进度也不统一,这样势必影响航道的正常通行;另一方面,分割管理维护制度的实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航道管理的混乱,分割管理维护影响了航道之间的贯通性,影响了对枢纽通航监控的统一管理,由于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航运不畅,甚至对船舶航运安全构成威胁。
此外,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各地区对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几方面问题:内河航道基础设施监测水平较差,无法及时获得详细的实时检测数据,一些内河航道有关信息的采集还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影响了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信息化程度的建设;受到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工作信息化应用范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造成不同区域之间的航道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三,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的改进措施
第一,拓宽资金筹措途径,加大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资金投入。一方面,对于经济欠发达水网地区,由于其对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费用要求不高,中央政府部门应当作为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资金投入的主体,或者是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予以扶持,所谓的建养拼盘就是指在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资金筹措过程中,构建养护专项资金,这样一来即使航道建设完成后,也有一定的养护资金支持,保证了投资方、养护方、使用方等多方利益。
第二,完善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制度。内河航道航标管理和维护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作为一项复杂性工程必须不断地完善。一方面,要落实管理维护责任人制度,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上,谁管理谁负责,最大限度的保证航标管理维护工作的成效性。另一方面,相关管理维护单位在具体管理维护工作中应当不断的优化管理维护任务结构,能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使管理维护工作能顺畅实施,进而有效的提升内河航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强化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信息化建设。对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工作信息化建設,各地方相关部门应从思想上真正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智能设备的资金投入,提高河道参数的监测水平。这样才能及时掌握航道信息变化情况,一旦航道、航标出现问题,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予以解决。
另外,各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管理维护信息化平台、水上智能交通系统等来提高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信息化建设。其中水上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可涵盖航道图文信息、航道交通指挥、港口管理、运输管理、电子政务、航运信息等多方面内容,实现水上航道航标信息的查询、控制以及管理,是当前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还需要人才的支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现有职工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结语
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在内河航道航标管理维护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内河航道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先桥,针对桥区虚拟航标优化布设的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01
[2]刘临雄,航道管理行政审批行为的实施及其责任机制【J】,水运管理,2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