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对策
2019-10-21毛萍
毛萍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普及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在素质教育普及的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整体素质;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因此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在接受正式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对于学生三观以及整体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小学教学必须要有针对性,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一、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达到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必须归还学生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和创造性力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以及行为方法去摸索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进行授课,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學水平,进而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例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普通的生字词学习的课后作业;而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思考问题对于部分文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学习《背影》后给父母写一封信,并且亲自念给父母听。因此,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学以致用,实践教学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是终归还是需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通过客观事实来检验自身的学习内容。此外,通过实践学习,学生还会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此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以致用”教导学习者应该将自身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客观实践中去,并通过客观世界的客观存在来检验学习的内容是否正确。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谚语的时候,“今年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等谚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来查询相关知识,或者通过老一辈人的务农经验来获取相关信息。因此,通过实践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全面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通过实践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索,提高教学效率。
三、德教合一,陶冶情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学生的思想教学也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同时,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学生体现自我素质的基本方式之一,不论是在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奉献精神。此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的信念。语文作为中国学生的母语,是开展爱国主义教学的主要阵地之一,并且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坚定自身的爱国信念和爱国热情,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投入到为祖国的奉献中去,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个人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爱国主义的经典课文,比如《金色的鱼钩》《小英雄雨来》等优秀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这些优秀文章进行爱国主义的教学。例如,在课文《小英雄雨来》中,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的方式来展示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凶狠,让学生对抗日力量进行抗日斗争的危险环境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感受抗日英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展示完幻灯片后,可以对雨来宁死不出卖通讯员的行为进行点评,从而弘扬“舍小我、保大家”的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导学生学习奉献精神,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从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出发,因此,本文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从教学方法出发提出实践教学的方法,针对爱国主义的教学目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