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新高考模式研究

2019-10-21夏成楠

写真地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夏成楠

摘要:这几年国家教育改革同时也对高考进行了改革,其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发生重大变更,在多年的高中语文实践教学经历中,我也总结了一些语文教学经验,本文将从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高考新模式出发,进行相关的一系列论述,希望给其他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共同适应高考改革新变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语文高考

1引言

当前已经开始全面启动和实施新一轮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取消了文理分科,从更为综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就需要注意学生们在每一学科当中所学到的核心素养,以语文这门学科为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加强语文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新高考模式之下,如何站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视角下进行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2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价值

当前时代在飞速的发展和发生新变化,教育领域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和同步进行的新教学模式的改变也给语文课程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带来全新挑战,新课改背景之下要求我们除了要向广大学生传授基本的课本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进行文化积累和核心素养提升,帮助其完善道德观、人生观、鉴赏观几个方面,提高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等。

这些能力和观念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实质性体现,更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是今后更好的工作学习的基础,基于语文的多方面功能作用决定了语文的核心地位。总之,语文作为高考必考科目,每年也都是考试关注的焦点,高考的难点也重点在于是否明确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从笔者角度看,语文核心素养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积累语文学习知识提高自己能力,从科学角度看其应该具有教育人的功能和一定的科学意义,是体现育人立人的重要工具。

进一步研究语文的核心素养,其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能力、审美、价值、思想和知识等多个层面,语文核心素养的范围越来越广也日渐延伸,但是其不能够过度放大失去边界,以至于核心无法确定。因此构建语文核心素养首先是语文本身,其次才是核心素养,也正是由于其包容性更应该找到其实效性,我们要培养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自行提炼核心要素,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学习过程当中,尽量的简练凝华,否则一旦超出学生的自身认知范围就会模糊语文高考学习的界限。

3新高考对语文的界定

不论何时,高考作为一张大规模的考试类型都有一定的考试标准,其通过不同题目类型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各科目的核心素养,设计高考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标准主要有四个维度需要注意。第一是能力目标学科化,高考考查重点在于考察学生高层次思维和鉴赏能力,对应的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创造和审美发展;第二是阅读量化的适度,考查更加侧重于阅读速度和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如语言构建和思维提升等。以语感考察为例,要求学生在具备语言实践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思维意识,通过阅读速度和质量考察其语感,培养语感也需要有大量阅读为基础,以此提升想象力、感知力以及领悟能力;第三,取消选考模式,增加实用文学类,这也是文本阅读重点,此变化体现了考核学生全面素质,同时也强调并且重视审美创造素养,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语文学科审美的轻视的思想;第四,语文古诗词阅读当中,添加了对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考查,所对应的语文素养是文化的理解传承。通过这四个方向,我们不难发现,新高考更加注重对语文学科基础性与综合性的考查。

4新高考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高考模式实行之后,很多核心素养的缺失可能会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局面。以语文为例,需要学生具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几项核心素养。当学生掌握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之后,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学习成绩提升。

特别是在今后,高考更加重视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考查死记硬背与大量计算,所以掌握学科素养对于考试的帮助会越来越大。

同学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时虽然背下了所有的知识点,但遇到难题还是不会做,这是因为题目的考查非常灵活变通。虽然背下了知识点,但没有掌握能将知识点加以运用的学科素养,依旧只会纸上谈兵,遇到复杂一点、灵活一点的题目就束手无策。具体以语文来说,语文的题目几乎没有直接考查知识点的,大部分都是考查素养。比如简答题,当考生组织答案的时候,体现的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阅读题考查考生对文学美的鉴赏能力;作文既考查思维,又考查表达能力。除过对高考的作用,这些核心素养还能让学生受益终生。上了大学以后,当学生开始自主的安排学习,自主的选择目标,高中学过的很多具体知识已经用不上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学生学到的核心素养,判断力、思考力、毅力等等。

5结语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新高考模式,需要广大高中生立足阅读教学,不断地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拓宽自己的阅读广度再向着深度方向发展,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空间,不断提高审美品味,也为新高考模式应用夯实基础。总之,任何一种新模式的出現都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引导人才培养方向和选拔模式进行优化,提升学生成绩的前提就是建立在核心素养之上的,也是教育之根本,希望每个教师都能够不断研究自身所学和所教学科,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应对考试难关。

参考文献:

[1]孙文君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 中华少年, 2017.

[2]黄润生.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7):48-49.

[3]谢芳.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我见[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 0.

[4]郭先妮.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下), 2017(6).

[5]吴东升.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文教学探索[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7):44-45.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